人民政协网9月22日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是吴江”。吴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就是享有盛誉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吴江自然禀赋优越,太湖、京杭大运河、太浦河等在此纵横交汇,2600多条河湖水网密布,列入省级保护的河湖有330个、占江苏全省63%。吴江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费孝通、柳亚子、程开甲、杨嘉墀等一大批杰出英才,有同里、震泽、黎里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江产业基础扎实,是江苏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本土培育了恒力、盛虹2家“世界500强”,拥有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四个千亿级产业,在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中位列全国第八、江苏第一。
“秋风起,蟹脚痒”。太湖蟹,早在2013年就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不仅是百姓舌尖上的美味,也是让百姓口袋鼓起来的重要农产品。在吴江,有许多村庄,从事大闸蟹的养殖、销售等相关产业,其中有座古村叫开弦弓村。
提到开弦弓村,就不得不提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吴江是费孝通“志在富民”思想和“小城镇”发展理论的发源地和样本区。8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从这里出发,为世界观察中国乡村打开了一扇窗,这篇著作也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江村经济到“小城镇发展”,从长三角开发到区域发展,对吴江乡镇几十年如一日的关注和考察,贯穿费孝通先生整个社会学研究生涯。
吴江也没有辜负费孝通先生“扎根乡土、志在富民”的心愿,一直把“江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品牌来打造,不断探索“江村”实践新样本。一直以来,吴江格外珍视农村这片宝贵又潜力巨大的空间,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引入新的生产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成立乡村振兴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抱团发展新路径,连片打造“魅力大运河”“美丽湖泊群”特色田园乡村组团,集中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经过多年实践,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现实图景在吴江加快呈现。2022年,吴江区村级总收入达18.48亿元,村均收入910万元、同比增长11.38%,全区累计建成中国传统村落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临水而居、与水共生、粉墙黛瓦、淡雅精致的美丽乡村竞相涌现。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吴江始终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做精做优做好“土特产”文章。目前,吴江已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49万亩,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118个,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6个,入选省市农产品品牌目录17个。加上刚刚提到的大闸蟹,吴江还拥有“吴江大米”“吴江香青菜”“菀坪柑橘”四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7%。
好东西具有地域性,又不局限于地域性。正如提到法国,会联想到葡萄酒;提到爱尔兰,会联想到牧场;提到中国,会联想到丝绸。早在明清时期,吴江的盛泽就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而闻名于世。直至今日,吴江丝绸仍是最富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它被赋予“地名+商品名称”的特殊标识,已成为中国丝绸的一张靓丽名片,“上久楷”“太湖雪”“山水丝绸”等知名品牌出口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为展现吴江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未来,吴江将继续推动丝绸、大闸蟹等吴江优质农产品,更加积极地“走出去”,丰富国外消费者的“购物车”。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本文为其在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有删节)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