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浏览器已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然而,在利益驱使下,手机浏览器“标题党”、迎合低俗趣味等不规范信息时常出现,令用户不堪其扰。
近日,由澎湃新闻牵头发起,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和上海蜜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数字内容生态实验室”发布的《手机浏览器内容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部分浏览器存在推荐涉嫌低俗、涉政不良、血腥暴力等类型的不规范信息,此类信息大部分来源于自媒体。
涉嫌不规范信息出现频率约0.89%
报告对UC、QQ、360、搜狗、百度、2345、华为、小米、vivo、OPPO等十款浏览器的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在非个性化推荐条件下连续五天定时等量采集各浏览器默认开屏频道的前50条推荐信息),结果显示,本次10472条数据抽样检测的涉嫌不规范信息出现频率约为0.89%。其中,涉嫌低俗类信息出现次数最多,主要特征为标题露骨、封面图低俗不雅;涉嫌涉政不良类信息高发于涉台、军事、国际新闻信息等领域,多表现为故意夸大、挑逗情绪、制造对立等“标题党”现象;涉嫌血腥暴力类信息常以探案、说法、讲史等名义翻炒旧闻,以猎奇等手法聚焦恶性案件。
![不同类型涉嫌不规范信息分布](http://n.sinaimg.cn/sinakd20230922s/593/w852h541/20230922/2bd6-fd562f9a5c5d6e6fb3520b28056c6fe6.png)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浏览器发布信息和发布涉嫌不规范信息呈现高峰期出现在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和晚上8点左右,涉嫌低俗信息发布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变高,晚间达到最高值。
![各类型涉嫌不规范信息数量随小时变化情况](http://n.sinaimg.cn/sinakd20230922s/510/w858h452/20230922/1127-0288605234619f5ead8298f37b1c21dd.png)
涉嫌不规范信息来源多为自媒体
根据本次抽样调查,报告认为在流量经营思维、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商业因素使得浏览器平台不规范信息屡禁不止,需要提高内容生产、传播、使用各环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营造积极健康的流量变现生态。针对低俗、血腥暴力等信息,需要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举措加强治理,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地生效。本次调查中,浏览器发布涉嫌不规范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自媒体,因此,针对自媒体生态的治理尚需进一步完善,浏览器平台应加强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持续完善自媒体生态准入管理和内容治理。
针对相关调查结果和分析解读,报告提出关于手机浏览器生态治理的四点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行业公约和准则等相协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制度规范体系。
二是浏览器平台应当切实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完善网络信息内容事前审核筛查、事中实时监测、事后及时应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
三是通过开展定期评估检测、常态化舆情监测、第三方审计等措施加强浏览器行业的监督管理。
四是加强数字素养宣传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公众的数字素养,引导手机浏览器内容生态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