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科学报
“年轻人只要有创意的想法、有奇思妙想,不一定要很完整的方案、不一定必须要落地,我们都欢迎他们来参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告诉《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面向气象及相关行业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首届青年AI创意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活动旨在面向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挖掘AI在气象行业的创新应用,发现和培养青年气象创新人才,推动气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注青年 激发创意
2022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纲要》提出,要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同年12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成立了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由政企学研用多方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生态。
“在气象科技创新过程中,项目必须与需求结合,面向具体应用,我们这一创新平台就是希望解决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创新创造能够真正‘接地气’,得到应用和实践的检验,得到用户的认可。” 许小峰指出。
有了气象科技创新平台,需求更加明晰和聚焦:AI在能源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AI在交通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灾害性天气预警的智能推送……
许小峰介绍,组织青年创意征集与交流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发挥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调动青年积极参加气象科技创新活动。
此次活动面向全球在读博士研究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上具有气象AI创意能力的创意青年,鼓励个人参加。
许小峰说,过去在科技创新项目征集过程中,基本都要求团队参与,完整的项目,这对于学生或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容易,而事实上,这些青年创新能力更强,思路更开阔,是最富有激情与创造意识的年纪。“我们想给这样的青年群体一种可能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创意活动,分享想法。如果这些想法被大家认为是好的、可行的或者富有应用前景的,那么也是可以获得奖励或得到支持的。”
“该竞赛能给学生一个实质性的平台,将他们在论文或项目中的理论思考转化为有用和有趣的产品,比如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模拟降雨过程,或者开发一个短时降雨预报APP或者大语言模型来安排自己的出行。”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气象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黄小猛表示,参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项目经历和实践能力,也很可能得到未来合作或就业的良好契机。
AI赋能气象未来
AI赋能气象,创意点亮未来。本次创新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犹如一次大规模的“头脑风暴”。创意青年们将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找到更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他们挖掘AI在气象感知、气象预报预警、气象行业服务应用中的创新创意研究和探索,借助优秀的方案解决企事业单位在实际业务应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天气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动态复杂的系统,受大气运动、地形、海洋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天气预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谈及活动举办初衷时,许小峰介绍,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算法,提高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气象预报、天气模型建立和优化、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已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用AI技术解决气象实际业务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开创性的实践案例。
人工智能技术将给气象行业带来革命性影响。
黄小猛介绍,通过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卫星遥感等技术以及海量观测和模拟数据,我们能够大幅提高当前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一些人工智能大模型如盘古天气模型、FourCastNet模型、伏羲模型和风乌模型,其预报效果已经初步超越了传统数值模式。未来人工智能将与传统模式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和物理驱动的混合建模方式来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
“AI会成为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未来工作的重要工具。此次竞赛活动将充分发挥AI在气象领域的潜力,通过联合学术与产业实力来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黄小猛说。
社会力量加持 协同构建气象产业生态
对于首届青年AI创意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许小峰最期待的不是一定要产出成熟的作品,而是能促进青年人的参与,推动气象应用与AI科技创新的结合,产生更多思想的“火花”。
“AI引发的行业变革才刚刚开始,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企业、机构相继发布AI气象大模型,并初步得到实践检验。通过青年AI创意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我们期望能挖掘出更多高水准创新性的创意作品、人才出现。”许小峰说。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AI+气象科技创新中不可缺失。
作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副会长单位,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是本次活动的社会支持。
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告诉《中国科学报》,气象行业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社会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式,在气象关键核心领域实施技术攻关,依托自主创新实现原创技术供给,推动气象科技进步,为气象事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支持。
此外,社会企业可以积极探索“气象+”服务前沿技术阵地,发掘和拓展更多的气象应用场景,将气象服务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提高气象服务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提高气象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产业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人工智能在产业应用端的融合创新,光靠一家企业是不够的。” 王宇翔表示,航天宏图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社会共创模式下的科技创新,通过持续的生态侧投入和赛事活动举办,不断挖掘优秀项目创意,与算力、模型和应用层的产业伙伴和创新团队开展生态合作,协助创业者的成果落地转化,这也是此次支持青年AI创意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的初衷和目标。
AI市场已经由技术、资本时代进化到应用时代,许小峰希望,充分调动气象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优势,以创意征集与交流的方式推动产学研用联动,对于推动气象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通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官网“第一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青年创意作品征集与交流”栏目在线申报,将于10月31日截止申报。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