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用“张艺谋老师”作讣告标题,缺的岂止一个字

热评 | 用“张艺谋老师”作讣告标题,缺的岂止一个字
2023年09月06日 14:27 文汇报

“张艺谋老师逝世”冲上热搜!点开标题,果不其然,内容并不是“张艺谋逝世”,而是这样的一则新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原主任司徒兆敦逝世,学生中最出名的有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等。

明明可以用“张艺谋的老师”、“张艺谋恩师”等消除歧义的表达方式,却偏偏用“张艺谋老师”,个别平台将小聪明运用于诱导性的文字游戏,弃新闻伦理、社会道德于不顾,其博眼球、骗流量的动机昭然若揭。

对讣告新闻搞标题党,蹭逝者和名人的流量,手段低劣,极其缺德,伤害的何止是无辜躺枪的张艺谋导演,更是对逝者本人不尊重,对本已陷入悲痛的逝者家属造成次生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不合适,而且不合规。国家网信办2017年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去年九月,国家网信办又出台《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弹窗推送新闻信息的,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在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法规、多次开展“标题党”整治行动的背景下,个别平台依然顶风作案、消费逝者,此种行为已然引发众多网民的强烈不满,也将受到监管机构的严肃处理。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而弹窗又相当于加了层镜片。无论标题还是弹窗,其初衷都是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新闻信息。但遗憾的是,“流量至上”的取向背离了标题制作、弹窗推送的初衷,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新闻的价值,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更践踏了新闻职业的操守和底线。此次弹窗标题党事件中,需要问责的是恶意截取内容、制造舆论漩涡的浏览器内容方,同时需要反思的是在标题中使用模糊措辞、间接促成舆论漩涡的新闻报道单位。在什么场合,对什么新闻,使用什么标题,产生什么效果,主流媒体从业者理应更审慎地考量。

一场舆论风波,起因可能只是一个字的省略,但这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新闻价值取向的严重误判和新闻职业伦理的缺失。省略一个“的”字,固然收获了超高流量,但流量换来的效益,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答案不言自明。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艺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
  • 09-11 中研股份 688716 --
  • 09-11 飞南资源 301500 --
  • 09-07 崇德科技 301548 66.8
  • 09-06 富恒新材 832469 5.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