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肖翊|北京摄影报道
在班主任郝老师的陪同下,欣冉和馨逸坐上从河南“甲骨文之城”安阳开往北京的火车,参加“2023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企鹅岛智慧城市主题展演”活动。
欣冉和馨逸是河南安阳十四中学同班、同宿舍的同学,也是科技课上的好搭档。通过学校“未来教室”开设的科技课,两个女生接触到3D打印、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等知识,并在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大赛、WRC(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因为科技教育,她俩有机会走出乡村,走上更大的舞台,看看外面的世界。
此前,2022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设立腾讯成长守护专项基金,先后在河南、山西、贵州、宁夏四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建设12间“未来教室”,配备了纳米黑板、3D打印机、激光切割设备等先进设备,还为师生同步提供了编程课程,助力乡村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欣冉、馨逸和她们所在的乡村学校成为受益者。
因为参加“2023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企鹅岛智慧城市主题展演”活动,欣冉和馨逸有机会走进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学习编程,欣冉在上课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背每节课的知识点。班主任郝老师一开始很担心编程课会影响孩子主科的学习。如今,他的担心可以消除了。今年的期末考试,欣冉考了全年级第一。
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学校“未来教室”的老师把科技课安排在午休时间。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学习编程,馨逸主动申请从走读生转为寄宿生。
馨逸发现,编程能带来比被动接受信息更多的创造感和快乐,上网也从刷视频、打游戏变成搜索和编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图为欣冉和馨逸在酒店里优化自己设计的工程车。
8月20日,欣冉和馨逸坐在了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参加由清华大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图为《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与青少年朋友面对面交流,带领青少年系统了解AI前沿技术、畅想未来智能世界,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展演活动现场,欣冉和馨逸在展示各自团队设计的工程车。
本次展演活动将各地来自未来教室的学生和北京地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混编组队,选手以工程师的角色,自由组装搭建工程车,使用编程、路线识别、自动控制、机械臂、摄像机、AI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工程车完成特定的智慧城市任务,以此形式进行竞赛。
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既要让课堂成为滋润科学精神的沃土,也要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让科学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合力形成青少年科学教育新生态。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6期)
2023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