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多方资源高匹配度 培养复合型人才

汇集多方资源高匹配度 培养复合型人才
2023年08月05日 00:00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北京等城市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面对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出现的人才缺口,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简称北电科)今年6月成立集成电路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方式,高质量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作为全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高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相关龙头企业的产业人员规模为1.91万人,2025年将达到2.56万,2027年预计达到3.01万,人才缺口大,亟需多渠道保障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持续供应。

位于经开区的北电科是全国双高建设学校A档之一,在集成电路专业建设方面具备比较雄厚的培养基础。据了解,新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将构建“1+N+N”人才培养体系,即由1个政府、N所学校和N家企业联合负责,发挥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汇集政产学研用各界资源,探索新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路径。

“集成电路企业需要大量的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人才,集成电路学院将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高匹配度培养,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两个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北电科副院长辛秀兰透露,2023年9月,集成电路学院将招收第一批300人左右新生,其中包含90人规模的贯通制培养人才。

集成电路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和相应教材,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均来源于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院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团队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并向企业派驻学校教师开展不少于半年的岗位实践,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向本科院校选派合作的中职和高职院校访问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学院还鼓励教学团队“挂帅揭榜”,解决集成电路行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促进基于国产化的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同时,经开区在北电科成立集成电路测试中试基地和开放型集成电路实践中心,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学生在校就可以零距离对接就业岗位,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院将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职工培训实训项目,并建立企业一线优秀员工特招入学等新型招生方式,为企业员工提高生产技能,解决员工继续深造培养的难题,更好地服务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任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7 国子软件 872953 10.5
  • 08-07 信宇人 688573 23.68
  • 08-07 乖宝宠物 301498 39.99
  • 08-04 广钢气体 688548 9.87
  • 08-04 德福科技 301511 2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