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
中华双扇蕨,其形状酷似大蒲扇而得名,原生于二亿年前,比恐龙还要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1999年,中华双扇蕨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为二级重点保护。中华双扇蕨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濒危(EN)。
重庆江津四面山,有地球同纬度线上仅存的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林带,被专家们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库。
中华双扇蕨在四面山的发现结果,让人惊奇,但过程,却是着实惊险。
1990年8月暑假期间,江津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中学生科技夏令营,科考四面山,我是组织者之一。这次活动,让我终于见到了中华双扇蕨,并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喝完盐白菜活汤,吃完冷馒头
大家分头上路
8月17日的任务,是考察水口寺和朝源观周边的原生态动物、植物。
上午,30多名夏令营师生沿着险峻山道,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朝源观,在丛林里采集了生物标本,也观看了明代道教遗址朝源观。中午,在山下农家烧了一大锅盐白菜活汤,热汤伴自带的冷馒头,填饱肚子,我们又继续上路。
下午,夏令营分两组活动。我随第一组,沿着飞龙河顺流而下。组员们肩背着植物标本木夹,手持昆虫捕网,沿途采集林子与道路旁的植物、昆虫,还观赏了河畔的明代飞龙古庙与灰千岩史前巴人崖画。
收获满满,大家兴致勃勃,有说有笑,来到了预定集合点。
带电台的通信兵和十多个中学生
竟然集体失联
按约定时间,第一组按时返回了,第二组却失去了联系。日渐西沉,天光暗淡,大家紧张了起来。天黑后,在遮天蔽日、野兽与毒蛇经常出没的森林里,有什么意外发生,难以预料。
第二组虽有野外经验丰富的老师领队,还有三位驻军通信兵带电台随同,但十多名中学生,而且一半是女生,能否安全走出险象环生的深山老林,着实让我们揪心不已。
同行的驻军通信营吕营长也着急了。江津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军地共建是老传统。通信营是教育局的共建单位,地方有求,而且是服务学生科技活动,部队首长很重视,特别安排通信营营长亲自率一个班的战士和两部电台,为活动提供通信与安全保障。
夜幕即将降临,十多名夏令营师生与三名部队战士在原始森林失去联系,怎不让吕营长着急。他命令随行战士在高处架起电台天线,向第二组电台不停地呼叫。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电台仍没回应。大家的心悬了起来,都相视无语,默默静守在电台旁,等待对方回应。
他们不知道,第二组经历了什么……
闯入原始森林后电台没信号
战士爬上古树架天线
下山后,第二组带队老师看见左侧有茂密原始森林,在没有当地向导的情况下,他们贸然走进了这片林子。
开始,有一段杂草丛生的小路,深入丛林后小路没了,再往前,是一道绝壁,完全无路可寻。天色已晚,莽莽丛林中时有野猪、毒蛇出没,退回去危险难料。崖边古树丛生,有几根粗大的树藤垂悬而下,崖壁间有一些凹凸岩石可供踏脚,大家决定从此而下。攀绝壁历惊险,除了部队战士训练时经历过,其他组员都没经历过。听说只能从此而下,组员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前去。
一名部队战士告诉大家,不要紧张,抓紧树藤,登稳脚步,沿着峭壁一步一步地往下移动。然后,自己首先示范,不一会儿就下到了崖底。大家见了,心中有了底,都学着示范动作,相继攀到了崖底。攀崖虽有惊险,但大家相互帮衬着,还是安全地下到了谷底,步入了水口寺游览通道。
这时候,大家发现电台联系不上外面了。是因为功率太小,又处深谷之底,电波信号被阻,难以传递。一名战士急中生智,爬上一棵高大古树架起天线……
惊心动魄却有意外收获
原始森林中采集到中华双扇蕨
晚上七点多,第一组的电台突然传来一声微弱回应,随即回应声扩大。两边的电台终于连通,终于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讲话了。
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了外面电台。晚上九点多,第二组营员终于回到了头道河宿营地,除有两位同学手背被荒草划伤但无大碍,其他人都没有发生意外,我们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第二组遇险虽扣人心弦,但收获不菲。营员们在水口寺原始森林中采集到了中华双扇蕨,为这次生物科考增色不少。后来,夏令营采集的珍稀植物标本在重庆少年宫展出,这也是四面山标本首次在重庆面世。在四面山发现与恐龙同时代的原生态中华双扇蕨珍稀植物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一时轰动,对重庆人知晓四面山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小游客拿恐龙玩具在蕨丛前留影
“恐龙还在,我和恐龙在一起!”
在制作展览标本时,大家查阅了植物学资料。中华双扇蕨,别名八爪蕨,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蕨纲,真蕨目,双扇蕨科,双扇蕨属;原产于西藏、云南、贵州和广西,拉丁学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植株高60~9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木质,被钻状黑色披针形鳞片。叶柄长30~60厘米,灰棕色或淡禾秆色;叶片纸质,下面沿主脉疏生灰棕色有节的硬毛,长20~30厘米、宽30~60厘米,中部分裂成两部分相等的扇形,每扇又再深裂为4~5部分,裂片宽5~8厘米,顶部再度浅裂,末回裂片短尖头,边缘有粗锯齿。孢子囊群小,近圆形,散生于网脉交结点上,被浅杯状的隔丝覆盖等等。
后来,我又到水口寺,在茂密丛林中找到了那片原生态中华双扇蕨。护林员告诉我,每年寒冬过后,中华双扇蕨开始了新一年的生长发育。双扇叶片儿,从小孩手掌般大小,渐渐地变成了一对大蒲扇。叶面颜色也在慢慢换彩,从鹅黄到浅绿,再从浅绿到墨绿。雨后天晴,山雨洗涤后的中华双扇蕨更是生机盎然。绿油油的叶片儿随着山风轻轻摇动,走近了,带着蕨叶清香的山风格外惬意、凉爽。
如今,游客们来到水口寺景区,看到中华双扇蕨繁衍生长,欣喜而激动,都要在茂密的蕨丛前合影留念。特别是那些小游客,听说中华双扇蕨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植物,一定要在蕨丛前单独留影。有小游客还从背包里取出恐龙玩具,双手举过头,兴奋地叫喊:“恐龙还在,我和恐龙在一起!”
(作者系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