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中国香港报道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著名学者、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教授张隆溪和澳门大学教授、资深历史学者王笛,都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们从成都开始学术生涯,在多所高校任教,如今两位在中国香港、澳门工作,是四川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的杰出代表。7月20日上午,“从成都出发:中国与世界”——王笛、张隆溪教授学术分享会,在香港书展上举行。
张隆溪和王笛都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作者。本次活动,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董事罗军,新华文轩副总经理马晓峰,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真真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李真真介绍了四川人民出版社近年来的社科学术出版情况,简述了两位嘉宾张隆溪教授和王笛教授的学术经历与成就,并预告“张隆溪作品系列”和王笛教授新作《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的出版规划。
张隆溪
张隆溪教授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求学、工作时,与钱锺书、朱光潜等大师的交往,总结了当时中国与西方在各自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其后,他又以其代表作《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为例,阐述了他对中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与会通的研究成果,认为中西方关于语言、意义、理解和解释等方面的理论是可以互相参证、互相启发的。张教授同时谈到自己近年来关于构建超越西方经典文学叙述、全面描绘世界各国和地区文学的“世界文学”学科思考。在此期间,他也有了重新审视伟大的中国文学传统的机会,今后将继续做好扩大中外学术交流的工作,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学术研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王笛通过视频分享学术之道
王笛教授以线上视频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研究视野的变化,提到自己的学术底色是在国内受到的扎实的历史学学术训练,并吸收了西方时兴的新文化史、微观史等当代历史学理论和思潮结合而成的。其后,他又谈到了他创作“成都三部曲”(《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的过程,以及它们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分享最后,王笛建议青年学子在学术之路开始时,可选择小题目来做学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