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飞向房企

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作为一名长期跟进格力地产的投资者,林洵这几天忙着索赔的事情。

格力地产被立案调查这件事,对他打击不小。砸进去不少钱,连续亏了好几天。

虽然还未知道格力地产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具体是什么,但如若性质严重,后续对于投资者影响怕是不小。

按照规定,投资者有权对格力地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进行索赔,且不以行政处罚为前置条件。

最近,不仅仅格力地产的投资者在着急,首开股份、宋都股份等接连被立案调查,几家投资者都很焦虑。

今年以来,不少房企频繁被执行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华侨城、阳光城、融信、云南城投置业、上海陆家嘴等均因为各种问题而被出具警示函。

地产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在强监管之下,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渐渐暴露。

违规浮现

格力地产收到《立案告知书》当天,股价一字跌停。

7月13日-17日,短短几天时间,格力地产股价跌幅达到15%左右。

公告并未说明立案调查的具体事项,只提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市场对此反应较大,格力地产曾因前董事长鲁君四被立案调查而深受影响,最终鲁君四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当时,格力地产重组珠海免税重组事项受此事影响,耽搁了近两年时间。

眼下,格力地产再度陷入立案调查的困境,后续重组事项或会继续受影响。实际上,5月份,格力地产已经申请中止审核与珠海免税的重组,称财务资料过期,需花时间进行加期审计。

格力地产董秘则在互动平台提到,“公司将全力配合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工作,待相关工作完成及相关条件具备后,公司将力争尽早向监管部门申请恢复重组审核”。

但不管原因如何,格力地产也开始重视监管信息。其陆续发布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内容,以及回复上交所监管工作函部分内容。

格力地产披露,部分存货项目在2018-2021年度未能准确估算预期未来售价,存在前期应计提减值未计提的情形。并解释说明,其不存在前期应计提减值未计提、2022年集中计提大额减值进行利润调节的情形。

同样作为国企的首开股份,也于近期收到了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

原因也是同样,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具体事项尚未披露。

在此之前,首开股份今年已经两次受到监管层的关注,都是关于2022年业绩报告,包括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存在较大差距等问询内容。

今年4月,首开股份已经披露《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厦门同珵置业有限公司,2021年末未准确估算存货的预期未来售价,予以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补提存货跌价准备,调减2022年初存货和未分配利润。

调整了存货项目等,影响2022年初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数据。调整后,首开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从6.92 亿元调整为2.64亿元。

多次修正业绩之后,首开股份最终仍躲不过被立案调查。

此前,宋都股份也是因为业绩预告与实际年度业绩差异幅度达137.6%的问题,被上交所对通报批评,进行纪律处分。

宋都股份随之便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该函提及,宋都股份于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至-10亿元。而4月,其披露《关于2022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将上述金额更正为-35.8亿元至-30.8亿元。

眼下,宋都股份也收到了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原因同样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纵观这些被立案调查的房企,共同点都是此前多次受到监管,具体原因在于业绩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等。

秋后算账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房企频繁被执行监督管理措施。除了上述提及的格力地产、首开股份、宋都股份等被立案调查,性质较为严重以外,还有不少房企因为各种问题而被出具警示函。

根据资料介绍,出具警示函主要在于上市公司有违规现象,不构成行政处罚,一般以信披未全、违规减持、占用资金为主。

像是云南城投置业,被出具警示函的原因在于重大诉讼信息披露不及时,上海陆家嘴则是由于原监事张征涉及短线交易而被警示,融信则是未按规定披露对控股子公司商业票据已逾期未兑付情况而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至于华侨城,则是由于年报资产减值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而被警示。

证监会经查,华侨城以前年度未充分评估部分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资产存在的减值迹象,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及时、不充分;部分项目不同报告期未保持会计估计的一致性;部分项目存在存货跌价准备测算依据不充分的情形。

此外,华侨城有关房地产业务下滑原因的披露不充分、不完整。

因此,证监会采取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华侨城应按照以下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并于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另一被采取监管措施的典型房企为阳光城。6月底,阳光城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内容涉及对外担保披露不规范。

阳光城曾对济南兴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借款作出差额补足担保承诺。但是,上述两笔担保均未经阳光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也未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

阳光城迟至2023年4月29日才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情况均不符合相关规定。

不难看出,包括融信、阳光城、云南城投置业等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房企,大多数都面临一定的资金困境,甚至有的到了退市关口。

近期退市的美好置业,此前也收到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该决定书披露,美好置业存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不规范情形。

公司治理上,提供财务资助、对外投资(委托理财)、对外转让股权均存在一定的不规范行为。

内部控制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存在个别房地产项目个别资产无原始入账凭证及实物、部分工厂期间费用无原始入账凭证。

另外,会计核算不规范,存在信用减值损失计提依据不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核算标准不一致等不规范问题。

强监管下的罚单

地产正在进行深度调整,不少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不断寻找补充资金、提升市场信心的办法,不规范行为更加频繁地出现。

房企也开始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做出一些调整,但在强监管之下,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渐渐暴露。

对于一些出险房企而言,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到行政监管已是常态。

泛海控股于今年4月、6月两次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其违约事项包括未及时披露相关债务逾期情况、受让子公司股份信息披露不准确、股份回购事项违规等。

更早之前,2021年9月,北京证监局曾发布关于对泛海控股陆洋、宋宏谋、张喜芳、舒高勇4名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彼时,涉及的内容亦是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等等。

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相关违规行为会被记入诚信档案,不影响公司具体经营活动。

但如若涉及信息披露等问题到了立案调查的地步,则面临着股票波动、企业声誉受损等市场反应,一旦确认违规事项,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业务限制、注销营业执照等种种后果。

之前阳光城实控人吴洁被立案调查,最终确认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其中涉及关联方ST龙净及其原实控人吴洁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ST龙净通过多个中间方账户划资金至阳光集团、阳光龙净、阳光科教的账户,导致关联方违规占用公司资金共计4.32亿元。而ST龙净未按照规定披露该资金占用事项。

于7月8日,阳光城公告称,吴洁已收到福建证监局下发的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基于违法事实,福建证监局拟对吴洁处以150万元罚款;对ST龙净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同时对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165万元。

阳光城强调,本次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事项非其相关,目前其经营活动正常,此次行政处罚为对其生产经营、治理等产生重大影响。

眼下,被立案调查的格力地产、首开股份、宋都股份等房企均未披露具体涉及事件,后续如何处理也未知。

不过,已有部分投资者准备进行索赔事项。根据规定,发行人在证券发行市场虚假陈述,导致原告损失的,原告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索赔范围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而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不再要求以行政处罚为前置程序。投资者可以提前提起诉讼,至于最终能否索赔成功,则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据业内透露,格力地产部分投资者已经在为索赔行动。

(文中“林洵”为化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4 长华化学 301518 --
  • 07-21 鸿智科技 870726 13.28
  • 07-20 敷尔佳 301371 55.68
  • 07-19 逸飞激光 688646 46.8
  • 07-19 浙江荣泰 603119 15.3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