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交出成绩单: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较去年增长16.2%

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交出成绩单: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较去年增长16.2%
2023年07月12日 22:48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程琦7月12日报道:今天,上海市商务委召开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总结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成绩单揭晓:从4月29日到6月30日,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2%;全市网络零售额日均47.7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6%。其中,“好吃的”“好看的”“保值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12个重点活动IP、1300余项促消费活动的相继举办,则大力推动发展品质新消费和商业新业态。

消费大数据红火,销售客流双增长

本届购物节的首月,上海社零占全国社零的比重达到4.14%,超过首届购物节(4.04%)和第三届购物节(3.85%),与第二届购物节持平。今年1到5月,本市社零同比增长27.5%。

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监测的250家大型商业企业在购物节期间的销售额也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7%;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9.4%。从重点商圈看,位于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商圈、中环(真北)商圈、五角场商圈销售额分别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6.5%、44.5%、23.8%,位于滨江水岸的苏河湾商圈、杨浦滨江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11.6%、6.3%。从重点品类看,“好吃的”“好看的”“保值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购物节期间食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零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39.1%、34.1%、32.1%、11.6%。

购物节期间,外来旅游群体和目的地型消费展现高热度,五一、端午假期,上海外来消费金额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9.3%、 22.8%。首店新品的集中亮相则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的供给品质,2023年5-6月,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83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全球、亚洲、全国首店)19家,占比达10.4%。还有“购物”与“文旅”“美食”“赛事”“展览”联动,打造消费集聚大平台,上海夜生活节成为促进会商旅文体联动的重要载体平台。

惠民措施让利更实,企业参与度高

购物节期间,列入购物节排片表活动1348项,较去年购物节增加1.5倍,列入排片表企业532家,较去年购物节增加87%。

百联、光明、复星、中国银联、上汽、途虎养车、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携程、腾讯等全市15家重点企业合计发放各类消费券补贴358.2亿元,购物节期间消费者累计领用消费券206.9亿元,有力促进了消费。

其中,百联集团联动旗下联华超市、百联股份第一医药、三联、百联汽车、逸刻、好美家等全国4600多个零售网点、i百联线上平台,以及 “一核三柱”企业,充分发挥百联集团全渠道、全业态、全品类、跨区域等优势,针对目标人群,聚焦特色商品、打造特色服务、形成特色消费,围绕“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亮点”,开展丰富多彩、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营销活动。

4-6月,据不完全统计,发放百联消费券约8.3亿元;另据初步测算,相关成员企业通过商品折扣折让优惠投入营销资源约5.2亿元,并联合供应商投入营销资源约7.8亿元。

作为平台企业代表,美团推出18亿元消费补贴、近百亿规模的流量支持。美团副总裁毛方表示,本届“五五购物节”期间,围绕着“做好地标文章、流量文章、联动文章,切实把人气聚起来,把商气汇起来,把消费提振起来。”的精神,美团承办“环球美食节”、参与“邻里生活节”“夜生活节”等多个“五五购物节”重大IP活动,发挥“紧联实体门店,覆盖各类场景”的优势,积极助力上海生活服务消费市场复苏。

据统计,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地区通过美团平台交易的生活服务消费订单量相比2021年增长36%,呈现出节假日消费创新高、“万物到家”消费热、线下消费复苏势头良好、夜间消费潜力释放、高品质商户供给丰富等特点。

 创新政策制度,释放更多消费活力

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不仅有丰富的营销活动,还有创新的政策制度,以此释放更多消费活力。

市商务委介绍,在本届购物节期间,本市推出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例如实施上海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政策,在首店、创意活动和业态模式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36家代表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支持。还有首发政策,浦东、黄浦、静安、徐汇、杨浦、宝山、金山对品牌首发首秀、重大消费活动等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或租金补贴。徐汇、普陀、杨浦、宝山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等经认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此外,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区也有明确的补贴政策。

此外,本市还建立了一批行业管理制度。市商务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上海市优化首发经济营商环境建立“营销活动报批一件事”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网办理、一窗受理制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市文旅局牵头编制《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指引》,促进“露营+”新消费场景规范发展。静安深入推进《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加快集聚国际国内品牌和时尚要素资源。黄浦出台《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指引》《黄浦区“外摆位”实施意见(试行)》《黄浦区临时设摊实施意见(试行)》,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虹口出台《虹口区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营造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全年促消费活动方案,发挥‘五五购物节’溢出效应,继续围绕‘潮起上海 乐享消费’主题,聚焦重要时令和节日,聚焦新客群、新场景和新供给,联动一批重点展会、赛事、演出,广泛动员,持续开展暑期消费季(7月-8月)、金秋购物旅游季(9月-10月)、拥抱进博首发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网络购物狂欢季(11月中旬-12月中旬)、跨年迎新购物季(12月中旬-2024年2月中旬)等‘五个季’促消费主题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保持消费市场热度不减、亮点不断。同时,对标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7 盛邦安全 688651 --
  • 07-17 威迈斯 688612 --
  • 07-17 君逸数码 301172 --
  • 07-17 舜禹股份 301519 --
  • 07-13 光格科技 688450 53.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