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大手笔回购,关注阶段性修复窗口

多家基金公司大手笔回购,关注阶段性修复窗口
2023年07月12日 02:4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妍

  尽管今年5月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调整,但基金公司却在逆势入场,用“真金白银”自购旗下产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后市的信心。部分基金经理认为,A股有望迎来今年以来难得的阶段性修复窗口,或类似去年底修复行情的“弱化版”,当前位置可关注左侧布局的机会。

  多家基金公司大手笔回购

  7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在该公告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5000万元认购旗下的交银施罗德启嘉混合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7月6日,融通基金也公告称,已使用固有资金 900 万元认购公司旗下基金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董事长与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认购该基金的数额达296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 年。

  从5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公告来看,还有不少基金产品被基金公司或公司从业人员自购,比如天弘国证绿色电力指数发起、上投摩根时代睿选股票、华商创新医疗混合等。

  另外,部分此前成立的“老基金”也受到基金公司青睐。湘财基金5月曾发布公告表示,自5月26日起的两个交易日内,以1000万元申购旗下的湘财长源股票基金。

  Choice数据统计显示,5月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次数接近80次,涉及基金公司近50家;年初以来,基金公司的自购次数为217次,涉及基金公司63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金公司、公司高管、基金经理及从业人员自购的原因较多,可能为了助力基金新发,也可能看好某只基金的投资价值或在某个市场节点择基入市等。基金公司用固有资金自购,对投资者信心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窗口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二季度至今,库存和预期的波动放大了投资者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担忧,A股市场出现较为显著的回调。但展望下半年,考虑到库存周期触底回升、经济内生动力不断积累及政策再度发力等的综合作用,经济及预期有望持续好转。

  “6月以来,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后续政策变化也值得期待,市场情绪或逐步恢复。同时,市场对于海外市场波动等外部风险的反应也在钝化。展望后市,A股市场有望迎来今年以来难得的阶段性修复窗口,或类似去年底修复行情的‘弱化版’。”农银汇理基金经理邢军亮说。

  广发基金也认为,考虑到目前A股估值并不高,当前位置可关注左侧布局的机会。在库存周期下行期后半段,建议均衡配置,其中兼具低估值、低库存特征的行业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具体来看,可关注受益于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的食品饮料、物流、零售、家居等方向,以及科技方向估值相对偏低的电子板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吴剑

基金 基金公司 基金经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7 盛邦安全 688651 --
  • 07-17 威迈斯 688612 --
  • 07-17 君逸数码 301172 --
  • 07-17 舜禹股份 301519 --
  • 07-13 光格科技 688450 53.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