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办理商住房“零首付”、“假首付”,多家银行被监管开罚单

违规办理商住房“零首付”、“假首付”,多家银行被监管开罚单
2023年07月12日 17:51 界面新闻

  近期,多家银行因为违规办理商业住房“零首付、“假首付”等行为被监管开罚单。

  711日,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黔南监管分局630日对贵州都匀农村商业银行做出行政处罚。

  处罚信息显示,贵州都匀农村商业银行因重大关联交易未按规定进行审查审批,违规发放零首付商业用房购房贷款,被罚款50万元。

  同一天,中国银保监会萍乡监管分局公布了一张罚单,剑指中信银行萍乡分行。

  罚单显示,中信银行萍乡分行存在下列违规行为: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假按揭、假首付贷款。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中国银保监会萍乡监管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分行罚款50万元。

  今年5月,邮储银行郑州多家支行因违规办理假首付个人住房贷款被处罚,其中邮储银行郑州市金水东路支行被处罚款90万元,邮储银行郑州市文博东路支行、邮储银行荥阳市支行均被处罚款50万元。

  监管也提示过假首付、“零首付”等带来的风险。5月,浙江银保监局发文称,今年以来,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暖。近期,部分中介机构以零首付购房为诱饵,违规从事房产转押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行为,导致购房人深陷高额债务陷阱。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会先行垫资以虚高房价协助购房人购得房产。同时,通过新注册或受让企业等方式,将购房人包装成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再协助伪造虚假交易背景、账户流水等材料,帮助购房人向银行机构申请经营贷和信用贷,所获资金用于支付中介前期垫资款及高额手续费。

  此外,中介还会诱导购房人以该房产做第二次、三次抵押,获取民间借贷资金,中介再次获取手续费。

  此类模式下,购房人看似零首付购得房产,实际却因前期人为做高房价、支付中介服务费和税费等,承担了远高于房产实际市场价值的负债,甚至面临个人信息泄露、涉嫌违法等风险,得不偿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7 威迈斯 688612 --
  • 07-17 君逸数码 301172 --
  • 07-17 舜禹股份 301519 --
  • 07-17 盛邦安全 688651 --
  • 07-13 光格科技 688450 53.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