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伏
96年前的今天,重庆市民强烈抗议英帝国主义炮轰南京的罪行,在打枪坝召开群众大会,遭到军阀镇压,酿成了“三·三一”惨案,陈达三为掩护学生壮烈牺牲,时年44岁。
写信控告知县罪行被通缉
1882年九月二十五日,陈达三生于铜梁东郭岳阳村。爷爷是清咸丰年间的武秀才,曾任铜梁县衙管带,协助知县管理治安;光绪年间,叔父也考中武秀才。他的父亲却屡试不中,就把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在陈达三身上。母亲上过私塾,能识文断句。
陈达三6岁时,父母送他到离家一里多的书院发蒙,12岁送入八里外的观音堂师从县内名师。陈达三聪慧好学,子曰诗云之外,爱读《三国》《水浒》《说岳全传》,崇拜精忠报国的志士、劫富济贫的英雄。陈达三18岁考取了秀才,接下来的目标自然就是中举了。
但是,人生拐点在前面静静等着他。1899年中秋,大足县余栋臣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统率队伍浩浩荡荡进逼铜梁城,焚毁天主堂,活捉法国神父。这在陈达三的英雄梦里画上了深深的一笔。陈达三的家,距铜梁城十余里,成都到重庆的南大路穿村而过,成渝两地的大事件很快就会传到这里,信息并不闭塞。清王朝签订的种种丧权辱国条约,豪强劣绅制造的人间悲剧,百姓的血泪呼告,都是风声雨声,声声传入他的耳,搅动他的心。
当他得知本县知县钟尔谷中饱私囊,受贿又行贿,刻意勒索百姓钱财,再无法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出于义愤,他联络几位知心好友,改名换姓,向省督衙门控告知县的罪行。钟尔谷得知写控告信的就是陈达三,立马部署兵丁前去缉捕。
于是,就有了陈达三星夜作别家乡,出逃成都这一幕。哪曾想,成都却向他展开了一条转折之路,一条戎马一生探求民主共和的人生之路。
回川当教官成了刘湘老师
1903年,陈达三来到成都,碰巧赶上总督岑春煊筹建的四川武备学堂招生,他以秀才资历报考,招录入学。这是四川最早的一批本土化军官学堂,效仿西方培训军事人才模式,请日本军官任总教习,开设有步、马、炮、工、辎五科,操练德国步兵操典,专为四川新军训练初级军官。学员中出了一批像尹昌衡、刘成勋等先后任都督、省长的人物。
1906年,陈达三以优异成绩毕业,被保送到河北陆军军官学堂深造。该学堂被誉为中国“将军的摇篮”,目标是培养清军中高级指挥人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陈达三秘密加入了同盟会。第一次找到了政治上的信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学成后,受同盟会派遣,陈达三先是奔走于北京、南京等地,联络会党。1908年他回到四川,由时任总督赵尔丰聘为陆军速成学堂教官,教授军事课,秘密培养反清志士,也训导出一大批川军名将,如刘湘、杨森、潘文华、唐式遵、贺国光等。
当赵尔巽从东北调任四川总督,其干将朱庆澜1909年随之入川,后者和陈达三发生了深刻的命运交集。朱庆澜幼读诗书,二十出头任统领驻军锦州,后协助赵尔巽整编军队。
赵尔巽将扩编四川新军一镇的重任托付朱庆澜,简授朱庆澜为陆军第17镇统制官。该镇装备精良,干部配备齐全,多是四川陆军武备学堂、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等毕业学生,成为西南重要的军事力量。陈达三作为教官,也在该镇充任要职,与朱庆澜相交甚深。
在辛亥巨变中,陈达三与同盟会骨干吴玉章、张培爵等人暗中联系,组织四川反清力量,策应武昌起义。
历史往往是仓促的急就章,难以按编排的剧本展开。1911年12月成都独立,刚过10日,巡防队索饷兵变,才上任副都督的朱庆澜被迫离川;随后南北议和,进入民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聘请朱庆澜为总统府军事顾问,翊赞共和。陈达三心向共和,追随朱庆澜经上海而至北京,在陆军部拱卫军任副官,随后改任第8师30团第1营营长,兼骑兵团团长。他戎马倥偬,1914年参与平息白朗之乱,授陆军中校衔,调回陆军部;1916年又调任第8师募兵处处长,兼任总督练长。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此时的中国干戈不止,不是他孜孜以求的民主共和。
1917年,陈达三母亲病逝。带着人生的迷茫,游子回到家乡,蛰居巴岳山下淮远河畔。
不甘同流合污 愤然弃职回川
同年,北洋段祺瑞政府公开宣布废除《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倡议“护法”,老同盟会员、新川军首脑熊克武在重庆通电拥护“护法”。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熊克武邀请陈达三任督署少校参谋长,兼四川讲武堂教官。铜梁好男儿再次出发了。
曾任铜梁中学校长的彭世勋与陈达三有交谊,通过他清通简要的文字,可一窥陈家的家风:“(民国)八年,川滇之战,达三始携眷来渝与吾季同住江天一色,两子上楼竟日不闻讙呶(欢闹)。达三邀余饭,最终献淹菹(腌菜)诸色椒苾以泽,大啖而饱。客曰‘是夫人手异数也,非君在不设’。”
善于教子的夫人,乃陈何氏。她做的咸菜、泡海椒让客人大快朵颐,视为珍品。她长于持家,也善于理财。刘伯承为陈夫人取名陈何万,笑言陈家有她,未来家产何止千万。
陈达三与刘伯承相交,始于1920年反西南军阀唐继尧等部的护法战争。当时陈达三出任川军第1军少将参谋长,刘伯承为该部第2混成旅1团团长,刘伯承尊称陈达三为二哥。他们密切配合,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1923年10月,第2混成旅从荣昌追击退守大足的黔军王天培部,黔军凭借险要地形设防线数十里。刘伯承率部仰攻大足七星庵(一说斩龙坳),激战两日久攻不下,在前沿阵地察看敌情时右腿被射穿,血流如注,陈达三急送刘伯承经内江到成都救治。两人分别之后,刘伯承因吴玉章的影响选择了共产主义,踏上了崭新的道路。
陈达三仍在各派政治势力厮杀的漩涡中,随部队转战川黔湘粤,行程万里驻扎连州,准备到广州共图北伐大业。然而,该部首领熊克武1925年10月被蒋介石囚禁虎门炮台,陈达三披肝沥胆参与建设的新川军就此夭折,人员或被遣散,或被军阀接手。
陈达三走到了人生的又一个瓶颈,不甘与蒋介石同流合污的他愤然弃职回到四川。
参与领导“顺泸起义”
1926年,军阀刘湘图谋称霸四川,需要一个能与国民党左派拉关系的渠道,便以师生之礼,聘陈达三为公署高级顾问,兼训练总督。在此期间,他与吴玉章、杨闇公、刘伯承等共产党人合作,执行新三民主义、改组莲花池国民党四川省党部。1926年12月,在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陈达三被选为监察委员。
此时,革命军挥师北伐,为了牵制川军东下威胁武汉,发动起义迫在眉睫。陈达三参与了杨闇公主持的泸州、顺庆(即南充)起义军事会议,刘伯承为革命军总指挥。1927年12月1日,泸顺起义的枪声打响。陈达三奔走于泸州、合川等地,策动各地军阀易帜,协调起义军向南充转移。
“顺泸起义”令坐镇重庆的刘湘万分恐慌。刘湘对起义者百般诋毁,恶意攻击。
1927年3月29日,刘伯承从泸州致电重庆莲花池党部,委托陈达三代设宴会,宴请刘湘及其师旅长等军界人物,宣传泸顺起义的正义性和革命意义。
宴会设在重庆万国储蓄会楼上西餐厅。在马蹄形的筵席上,主宾刘湘和陈达三、杨闇公等四人分坐首席,一边是莲花池左派人等,一边是大小师旅长,两军对峙,气氛紧张。陈达三代表刘伯承致欢迎辞,庄严申明泸顺起义是国民革命的正义之举,严词驳斥诬蔑义军的谬论,说起义军是“深明大义,非叛徒可比”,希望各将军团结一致,坚持反帝、反军阀,为民众谋利益。面对陈达三慷慨刚正的言辞,刘湘侧身而坐,强作笑颜。
这时,刘湘的一个副官匆匆上楼,对刘湘贴耳密语。刘湘转动眼珠,似乎很不满地说:“那不行!”随即对副官吩咐了几句。原来,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等人躲在幕后,准备趁此杀害陈达三及赴宴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刘湘怕当场下毒手,难逃学生杀老师的骂名,更担心自己脱不了身,遭到误伤,于是责令制止,一场横祸幸得避免。
刘湘等人并不心甘,加紧策划新的阴谋活动,以实现蒋介石即将在全国开始的大屠杀计划。
1927年3月31日,重庆市民为了强烈抗议英帝国主义炮轰南京的罪行,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由“重庆工农商学兵反英大同盟”发起,在重庆打枪坝召开市民大会,杨闇公、黄慕颜、陈达三等人坐在主席台上。
上午9时许,会议正准备开始,进口处排枪齐放,屠杀开始了!陈达三奔下主席台,肝胆俱裂,怒不可遏,挺身掩护一群学生和群众向出口冲去,振臂疾呼:“不准开枪!不准打群众……”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射进他的左肋骨,又从肚脐右边穿出。陈达三仰躺在五福宫寓所前的血泊之中,殉难于“三·三一”惨案,时年44岁。
大江日夜流,转眼即百年。在今天陈达三先生故居,还存有廊柱础石,俗称塞凳。陈达三年少时,指着石头问同伴,能举起吗?皆摇头不能。他径自上前环抱而起,缓缓举过肩,心雄万夫之状,令人遐想。他的一生起伏跌宕、不断求索,用生命托举的民主共和精神,是激励我们继往开来的动力。
(作者系重庆市铜梁区文联秘书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