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孙梅欣
界面新闻编辑 |
1
4宗地块触顶摇号,共计揽金180亿元,2023年南京首场土拍热度明显回升。
3月17日上午,南京首批地块出让在线上举行。此次出让地块共计13宗,其中有11宗涉及宅地,分别位于河西、江宁、雨花台区、江北、溧水等区域,用地面积约41.06万平方米,起拍总价163.628亿元。
最终,11宗宅地全部成交,其中包括4宗触顶地块和3宗溢价地块,另有4宗宅地为底价成交,土拍金额共计179.52亿元,其中宅地总成交价为176.7亿元,为今年的土拍市场迎来“暖场”。
作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热门区域,河西地块仍然抢手。此次出让的河西南G03地块,上线仅53秒就冲到31亿元的触顶价格,成为当天成交最快的地块。
需要强调的是,河西南G03地块成交楼面地价达到43173元/平方米,是南京土拍历史上地价第二高的地块,河西的南京房地产市场“顶流”地位再度加持。
最终在摇号后,该地块由浙系民企伟星房产拿下。去年7月,伟星房产曾以21.2亿元竞得雨花台区一宗地块,当时是这家公司第二次在南京拿地。
伟星房产现任董事长是58岁的章卡鹏。这家房企的母公司伟星集团更为知名,最早是在浙江台州临海一带靠卖纽扣起家,此后成立的伟星水管在行业内也有一定知名度。
在地产圈,伟星房产的名头并不显,但却是近两年土拍市场的大“黑马”。在2021、2022年间,曾豪掷460多亿元在长三角的合肥、临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拿得39宗。
据伟星房产官微公布的数据,2022年实现销售额333亿元,在三年时间内业绩翻了一番,在克而瑞榜单上排名全国房企第42位。
伟星房产去年的拿地总投入约243亿,新增土地20块,在民营房企中拿地金额位居前列,仅落后滨江等房企。
今年前2月,伟星置业的权益销售额为38.9亿元,排名全国房企第41位,排在它后面一位的则是央企中建东孚(中建八局),最近两年同样在土地市场上大举拿地。
在伟星置业本次刷新地价之前,南京第二高地价的地块还是在2016年创下。当时上海建工以64.8亿元拿下河西中G68地块,楼面地价为42561元/平方米。该地块后来建成海玥花园项目,直到2021年9月才正式上市,目前售价超过6.77万元/平方米。
南京至今的最高楼面价地块同样在2016年拍出,也位于河西南板块。央企葛洲坝当时以32.8亿元的价格拿下,楼面地价达到45213元/平方米,这一“天花板”价格至今无人能破,开发项目是南京市场熟知的葛洲坝中国府,二手市场价已经冲破8万元/平方米。
此次出让的江心洲G04地块,则以27.2亿元的底价成交,被中海地产拿下,显现出同一区域的市场分化。
土拍当天另一宗抢手地块为雨花台G05地块,经过61轮报价后触及27.5亿元的限价,楼面地价达到28177元/平方米,成为区域“地王”,由万科通过摇号拿下。
同为雨花台区的小行G06地块经过38轮报价触顶,地块总价15.85亿元,楼面地价26365元/平方米,由昆山钜康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
江宁科学园G08地块也成为近期江宁最抢手的地块之一,经过47轮报价冲至最高限价18.15亿元,楼面地价为17415元/平方米,该地块由招商蛇口拿下。
相比之下,除了上述江心洲G04地块之外,位于远郊溧水的3宗地块则表现平淡,其中2宗为底价成交,另有一宗溧水01地块小幅溢价1.2%,以0.845亿元成交。
另外此次唯一的江北新区地块、南工大G01地块对热度则有所消退,最终以14.7亿元的底价被江苏通宇拿下,成为今年江北新区成交的首宗地块。
另外南部新城G02和南京南站G07地块也溢价成交,其中G02以24.1亿元被保利拿下,G07地块则以13.95亿元被大悦城拿下。
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认为,今年南京首轮土拍溢价地块增多,市场整体有所回暖:“房企拿地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此次出让地块全部成交没有流拍,并且参与土拍的20多家房企中,虽然仍以国企、央企为主,但民企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同时他也认为,市场局部回暖趋势明显,但分化较为严重。“触顶摇号和溢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域或较为优质的地块上,外围板块仍以底价成交为主。”
事实上,随着2月份南京购房市场逐步回暖,本场首轮土拍也被视为南京楼市风向标。
在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最新数据中,南京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6%。但两项数据同比仍有下滑,其中新房同比下降0.3%,二手房同比下降1.3%,二手房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我爱我家南京研究院数据显示,3月第二周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640套,环比涨幅7%,已经连续6周环比上涨,创下今年新高,交易热度回归到2年前水平,预计3月全月成交量有可能超过万套。
张辉认为,土地市场热度与房地产市场高度挂钩,此次土拍结果也会成为买房人购房决策的参考:“尤其是此次河西南地块的冲高,对于提振南京高端市场,打破南京房价天花板是一剂强心针。”
但他也表示,目前南京楼市库存量仍处于高位,需要进一步加大需求端刺激力度,释放更多利好:“必要的时候要减少土地出让和上市规模,才能推动库存量加快回落,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