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后,随着原材料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步入深水区,储能经济性与需求也将迎来重要变化。多家储能电池企业定计划、扩产能、忙签约,行业高景气度延续。据起点锂电不完全统计,2023至今,国内主要储能企业签约海内外订单金额已超百亿。
机构指出,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的核心,给新能源插上翅膀。储能可以对新能源电力即时储存和释放来削峰填谷。主要分为抽水蓄能(目前约占九成)和电化学储能,根据碳达峰行动方案,预计2030年前,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装机规模都将达到亿千瓦级别,其中电化学储能具有数十倍的发展空间。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海兴电力在新能源业务方向主要聚焦在户用侧光储、工商业储能、新能源电站储能及海外弱电网、无电地区的微电网应用场景。
星帅尔子公司富乐新能源与长风智能进行储能业务战略合作,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公司开始跨入储能新赛道,强力打造一体两翼“以家电板块为基础、以新能源板块为先导”的发展模式。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