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张军兵
2月22日晚,芳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报废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扩大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对外投资项目拟投资金额为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建设年报废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二期为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公司称,本次对外投资是公司在新能源产业上的重要布局,符合公司未来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公司将借力于公司在分离提纯及材料技术方面的实力,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今,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也将接踵而至。尤其在2022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形下,多家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锂电回收领域,包括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
2023年开年以来,电池回收赛道扩产依旧火热。宁德时代、天奇股份等公司也在近期新增动力电池回收投资项目,积极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民生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理论寿命4年-8年,因此,2017年前后国内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迎来回收放量期。
芳源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锂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为5年,2017-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为486.5GWh,这也就意味着锂电回收市场需求有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快速释放。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进入关键期。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远超过千亿元。
国海证券研究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是蓝海市场,已具备良好回收基础且已有相关布局的企业均有望一展身手。
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在动力电池退役潮的爆发期来临前,目前来看行业产能甚至有些超前,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且未来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并不会延续太久。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以来,拟扩建的电池回收产能规模便接近百万吨级别。
![来源:高工锂电官微](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223/121/w800h921/20230223/4acc-c9387eceaa4dac58c044802fc7e9a073.jp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