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钦 苍岚 张淑翠
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生效《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以下简称《法案》)。《法案》主要内容涉及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医疗健康、税制改革等多个议题,包含了拜登多项竞选承诺,被美国民主党人称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立法之一”。本文梳理了《法案》的主要内容,结合美国税务基金会的研究数据,深度剖析主要财税条款对经济增长、赤字削减、通胀抑制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具体影响,提出优化我国税收制度、构建国际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机制和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法案》支出端与收入端各有侧重点
《法案》旨在降低美国家庭成本,应对气候危机,减少财政赤字,促进美国头部公司和收入最高的富人阶层缴纳较为公平的纳税份额。《法案》主要涵盖支出和收入两大方面,预计总支出规模达4370亿美元,总收入规模达7370亿美元,计划削减财政赤字约3000亿美元(见表1)。
支出端:主要用于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投资。《法案》中84%的支出用于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投资,具体包含五个方面:(1)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成本,包括对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实施家庭能源退税计划和清洁能源税收抵免;(2)保障美国能源安全和国内制造业,如为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提供税收抵免;(3)实现经济去碳化,为各州公用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税收抵免和拨款支持、加快清洁能源技术开发推广等;(4)维护社区和环境公平,更侧重于社区、家庭的能源清洁化;(5)支持农村建设,主要用于保护森林、城市绿植和沿海栖息地。
收入端:主要依靠增税、强化税收执法和处方药定价改革。《法案》中明确收入来源依靠税收和处方药定价改革,具体包含四个部分:(1)对年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征收15%的最低企业所得税实现2220亿美元的税款;(2)对股票回购征收1%的消费税实现740亿美元的税款;(3)通过税收强制执行实现1240亿美元的追查税款;(4)通过处方药定价改革节省2650亿美元的支出。
二、《法案》中主要财税条款对经济的影响
《法案》维持了拜登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的家庭征税的承诺,其中的税收条款主要涉及个人条款、公司条款、税收执法以及其他税务建议四个方面(见表2),可能对长期经济增长、短期赤字削减、抑制通货膨胀、收入分配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所影响。
《法案》将抑制长期经济增长。尽管该法案避开了《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中一些主要税率上调的提议,但由于其提高了公司税和投资税,一定程度上将抑制美国的生产活动,致使美国长期GDP减少约0.2%。其中,《法案》中15%的最低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最大,预计将使美国GDP减少0.1%,并减少约20000个工作岗位;1%的股票回购消费税也将减少约7000个工作岗位(见表3)。
《法案》短期内不利于赤字削减。考虑到增税将导致经济规模缩小,为此,在动态的基础上,美国税务基金会估计《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约3079亿美元的收入(扣除税收抵免)。但从收支节奏来看,该法案实施的前5年赤字或将继续扩张,从2027年起,赤字规模才将开始减少,每年减少赤字300-500亿美元(见图1)。
《法案》抑制通胀的实际效果不仅有限且有可能反向加剧。从收入端来看,《法案》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征税和追查税款,这实际上是通过加大企业和富人收入向政府的转移力度来提升政府统筹控制通胀的能力,有可能会抑制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从支出端来看,《法案》是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医疗支出成本等方式削减家庭支出压力,同时通过加大对气候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降低对外部和传统能源的依赖,而这些均是中长期目标,短期内作用不大,且加大新能源的投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传统能源生产动力,加剧能源供给和通胀压力。从赤字削减的规模来看,平均每年削减的财政赤字仅相当于美国2021年财政赤字体量的1%左右,对缓解通胀压力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法案》是否能够削减赤字依然存疑,若2022年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美国政府可能会继续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赤字规模将再次走高。
《法案》有利于促进税负公平,改善收入分配。由于医疗保健补贴的增加,到2023年,《法案》将使得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位于后20%的人群)的税后收入增加约2.1%。与此同时,由于能源税收抵免的扩大,抵消了公司最低税和股票回购税造成的收入减少,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税后收入将增长0.1%。而从对长期影响的测算来看,随着大多数税收抵免到期,平均而言,各类收入水平的纳税人的税后收入都会下降,高收入者则面临更高的边际所得税率(见图2)。
三、政策启示
继续推动全方位的税制改革。一方面,要适应我国新经济、新业态下居民收入形式多元化、且生产性费用与生活性费用混合的特点,加快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同时,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改善收入与财富分配结构,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入落实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打造全产业链优势,以彰显税收对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激励及对高排放生产生活方式的约束。
构建国际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机制。随着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多元化、本地化趋势,我国“走出去”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为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国际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机制,持续关注“走出去”企业投资方向、投资方式、产业分布、回报变化情况和难点问题,以充分利用国际税收优势条款,助力我国企业乘势而上,加大国际化市场布局。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税收发挥职能作用和彰显治理效能的重要保证。时下,不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税务机关要坚守“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以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税收征管的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探索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着力提升“以数治税”能力和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张安钦,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苍岚、张淑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