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可谓家喻户晓。农耕时代的人尚且无法终生厮守家乡,当代社会的人出门远行早已常态化。对于高等学府来说,让教师定期出去访学、游学,开阔眼界,增进交流,完善自身,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确有必要。被称为“青椒”的大学青年教师在出国访学、游学前,可否有“慈母”充分考虑其盘缠和待遇问题,使他们安心学习?如果单位就是新时代“青椒”们的“慈母”,“慈母手中线”将免除多少“青椒游子”的后顾之忧。
7月22日,自称扬州大学教师的网友“麦格纳”发文称其3月工资仅372.11元,而且学校要他退还7万元的留学奖学金。8月1日,当事人表示学校将全额补发自己出国期间暂扣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不用还7万元“欠款”。8月4日,当事人称学校相关部门、学院正在与其密切沟通,愿意给予各种形式的帮助。
经过十多天的舆论发酵,这起高校老师“倒欠”事件终于以近乎“大团圆”的形式落下帷幕。涉事学校、学院积极妥当处理这一事件,相信网络舆论会给予积极的肯定。
此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青椒”外出读博、访学和游学期间与学校的微妙关系。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担心年轻有为的“青椒”打着外出深造的幌子,一出去就如断了线的风筝无法控制,闹个鸡飞蛋打。而对正处于上升期的“青椒”而言,不外出进修难以得到成长的机会,既然政府和学校在政策上鼓励、经费上资助出去深造,为何要放弃这样的机会?然而,“青椒”一旦选择外出进修,可能感受到的并非都是“慈母”的关爱,有时却是“骨感的现实”,让“青椒游子”有一种被人提防的感觉。“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艰难”,歌曲《游子吟》的这句歌词,道出了他们此时此刻的酸甜苦辣。
人是情感动物,尊重与关心,可以拉近人与人(供职单位)之间的距离,高校对“青椒游子”的关心,同样可以让游子顿生“报得三春晖”的感动。反思“倒欠”事件,高校和青椒群体之间需要新版的《青椒游子吟》。
续写“青椒游子吟”,需要高校莫把“青椒游子”当贼防。没有人才流动,也就无所谓人才引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会让高校更加充满活力。人才需要一个成长过程,从“青椒”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高端人才,需要“青椒”外出进修百炼成钢。高校送“青椒”外出进修肯定有风险,遇到“润”的,学校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果一方面颁行外出进修政策,另一方面却提防“青椒”一去不复返而暂扣薪酬,必然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正如有网友所言:“终于知道为什么留学生回国的比例在逐年减少。”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高校,全体师生都是学校的宝贝疙瘩。高校如果放心送“青椒游子”出去,并通过所在地的校友会向他们传递学校的爱心,这样续写的《青椒游子吟》只会激发“游子”报春晖的热情。相反,先行的处处提防,反倒可能闹出意外的网络舆情事件,这方面的事例并不少见。
续写“青椒游子吟”,需要学校甘当“青椒游子”之慈母。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真正的校园文化中必然包括尊师重教,包含着对师生的人格再塑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工作和学习。高校作为人才密集区,需要形成善于从细微处关心师生健康成长的良好传统。不论是到学校学习的学生还是在学校工作的教师,良好的校园文化都不会忽视任何一个人(群体)的存在,这就需要学校当好全体师生的“慈母”,师生的喜怒哀乐就是“慈母”时刻关心的大事。
对外出进修的“青椒游子”也不例外,需要学校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这个群体,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很多时候,不需要学校投入多少人财物,定期的联络和问候就足以打动“青椒游子”的心。当然,演好“慈母”这个角色,需要高校从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做好“青椒游子”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慈母”的行动让“青椒游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单位的关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组建了党委教师工作部,这个部门除了做好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也不妨多关心“青椒游子”这样的小众化群体,系紧他们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就是最好的留人之举。
许多高校不缺师资,但缺少人才是长期性问题。“青椒级”人才需要其他学校培养,更需要用人单位的“养育”,送“青椒”出去进修,是特殊的“养育”之举。续写“青椒游子吟”,关键在于学校要把对包括“青椒游子”在内的全体师生的尊重与关爱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如果“慈母”之爱延绵不断,又有几个“青椒游子”愿意“孔雀东南飞”呢?
责任编辑:李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