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质量持续“领跑”的大鹏新区再“出圈”,以2022年上半年100%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珠三角片区第一。
去年,大鹏新区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深化、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背后,大鹏新区正加快推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建设,以更具突破性举措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以改革凝聚“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新合力,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
生态立区
生态保护加力度
持续健全“绿水青山”守护机制
近年来,对标“最美科技小城”的坝光,让每个走进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靠山面海的一流“颜值”。与此同时,坝光不断推进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输入更多创新“DNA”。
在坝光,调整河流宽度、改变道路走向,只为保护一棵古树;12条河流经综合整治,成为集山、岛、河、海于一体的生态廊道,而防洪防潮整治后的西部海堤A段也已经成为火遍全网的“打卡点”。
“将产业变成绿地,虽然降低了开发价值,但是极大尊重了本土风貌和本土文化。”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增长极,坝光是大鹏新区“生态立区”的积极实践,是生态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样本,也是大鹏新区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的精彩演绎。
2021年,大鹏新区印发《大鹏新区EOD模式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编制《大鹏新区EOD模式项目评估技术指南》,率先建立区域EOD管理模式,持续健全“绿水青山”守护机制。
今年,大鹏新区将深化实施EOD模式,探索建立EOD模式下的组织领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宣传推广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并且完善大鹏新区EOD模式项目评估技术指南并申报深圳地方标准,推动新区EOD项目优先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
深化之外,更有扩容。大鹏新区将扩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护圈,助力全区域全要素生态资产保值增值。
过去一年,大鹏新区在建成区县级全要素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上卓有成效,并且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今年,大鹏新区将初步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以提高法治水平,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其中,包括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推动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探索合理有序用海用林机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效能;探索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空间治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海洋空间统筹利用水平,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布局,促进海洋空间的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协同并进。
经济强区
产业升级提速度
搭建“双谷”新平台,赋能文旅新亮点
6月,大鹏新区海岸线上再添“新气象”。深圳海洋大学项目已经批复,将进入政府投资建设程序,这所对标国际化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的高等学府,将为新区打造集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海洋科教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蓝影暨蓝韵医学科技园奠基仪式也于6月29日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举行,这是大鹏新区首个以医疗器械为主的产业园区。
国际一流海洋大学和生物产业重点项目纷纷选择大鹏,大鹏新区正以改革为动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点燃加速度,全面“沸腾”起发展新动能。
生物家园项目是坝光片区首个即将投入的产业载体项目,也是大鹏新区创新实施“筑巢引凤”——通过为新兴产业“量身定制”发展平台,汇聚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含新量”。
2022年,大鹏新区持续深化国际生物谷建设机制创新,其中包括健全完善创新资源引入机制,以吸引更多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入驻,同时积极探索深圳国际食品谷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推动建设精准营养健康示范区。
6月6日,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广东大鹏LNG)40008号阀室开口扩建工程正式投产通气,最高年供气量可达18亿立方米天然气,将极大推进“煤改气”工程。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绿色力量,大鹏新区还将大鹏LNG走廊、天然气自由贸易港区等列入2022年的“改革清单”,以清洁能源产业为重要改革着力点,探索氢能开发利用模式,以此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去年,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获评“广东省文旅融合示范区”,加上国内首家乐高主题公园推进建设等,为大鹏新区加快推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添加新亮点,更赋能文旅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山海资源的“含金量”,还体现在大鹏新区将依托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探索海洋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大鹏新区开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建设新篇章。日前,新区召开的相关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区将积极融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谋划推进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参与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探索引入香港科技园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深港更紧密务实合作作出大鹏贡献。
福民兴区
民生福祉升温度
聚焦“民生七有”托举稳稳的幸福
步入盛夏,大鹏新区的民生福祉也持续升温,亮点频频。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大鹏站围护结构首根咬合桩顺利开工,这标志着大鹏站正式开工建设。
深惠城际、轨道交通8号线和其他路网在热火朝天建设的同时,大鹏新区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规划“软联通”,探索建立“陆海空轨”立体对外通道体系,便利居民出行之余,更创新提升区域发展能力。
“幸福大鹏”的应有之义,既是内联外达的便利交通,更是医疗、教育等“民生七有”的全面加码。
7月15日,大鹏人民乃至深圳东部人民翘首以盼的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项目II标段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将成为大鹏新区第一所三甲医院,也是深圳东部片区首家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疗养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同时,大鹏新区将于今年深化新区医疗健康集团运营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新区医疗健康集团运行机制及分级诊疗体系,探索医保支付改革创新试点、特许医疗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大鹏新区将推动形成以精准医疗为主导,以生物资源开发、食品科技、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工程、生命健康、医药制造和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医改先行示范区的推动创建背后,是大鹏新区对民众“病有良医”的承诺。而随着“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大鹏华侨中学(暂名)”正式成立,大鹏新区积极引入名校资源,推动以名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名校带新办学校等多种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大鹏新区还将探索建立学前师资专业化与标准化培养体系,探索组建学前教育幼教集团,实现学前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全力打造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事业发展示范标杆,促进“幼有善育”。
在“民生七有”的其他领域,大鹏新区将紧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模式,创新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
生态环境不断“出圈”,产业品质持续升级,民生福祉加码优化,大鹏新区正不断凝聚“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改革新合力,开创改革新局面,为推进“两山”实践创新源源不断汇聚新动能。
原标题《大鹏新区坚持“生态立区”,吸引未来产业齐聚“双谷”》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关越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