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inakd20220401s/623/w400h223/20220401/abfa-e03d71baaf8ac8c33defc18c35581da4.jpg)
谢俞老茶翁遥寄罗岕新茶:
碧叶凝香罗岕来,
清风习习荡胸怀。
茶翁遥寄山野绿,
拂我禅心明镜台。
(作于1999年5月12日)
“拂我禅心明镜台”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茶诗,曾经自书一个条幅,高悬在我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每每静观,总能让我在浮躁的世风和繁杂的俗务中,渐次回归清静冲融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好似一剂清心醒脑的良药,目遇神会,顷刻见效。故而,在我职场生涯的后二十年间,虽因工作变动,办公室搬了好几次,这个条幅却一直紧随着我,须臾不离。
这句诗出自我答谢浙江罗岕茶翁俞家声先生遥寄新茶的一首小诗。罗岕茶乃是产自浙江湖州长兴县茗岭大山中的一种野茶,名声很大而识者极少。说它名声大,有明清两代著名茶人的五六种茶书为证,为一种野茶而写出这么多专著,大概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说起识者少,盖因罗岕茶一直是野生的,隐身于密林丛树中,只有少数长年出入于茗岭山野中的茶人,方能采摘出山,故而极其珍贵。明代名士文震亨在其名著《长物志·岕》中写道:“浙之长兴者佳,价亦甚高,今所最重。”清代余怀在《板桥杂记》中写道:“厚予之金,使往山中贩岕茶,得息颇厚。”可见岕茶在彼时文人心目中是有钱难买的稀罕物。
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寇丹先生引荐,进山访贤,结识罗岕茶翁俞家声老先生,品茗畅叙,一见倾心,遂成忘年之交。自此之后,每年都会收到俞老寄赠的罗岕新茶。这首小诗就是1999年春天,当我收到俞老寄来的罗岕茶后,回赠给老人家的一首答谢诗。忽忽一瞬间,二十多年过去了,俞老先生驾鹤仙逝,也已十多年了……
2014年,我与田耘兄联袂去山东淄博一瓷厂游艺。我在瓷板作书,他来配画。我乘兴写下这句茶诗,田耘则以茶壶茶盏点缀,成此小品。此作在天津智慧山《诗意丹青》展览首次亮相,后来又在广州、深圳先后展出,如今就挂在深圳寄荃斋里,依旧是“目遇神会”。
(2022年2月23日于深圳寄荃斋中)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