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刊文:企业尽责不能只在曝光后

北京日报刊文:企业尽责不能只在曝光后
2022年03月17日 15:12 北京日报客户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s

  原标题:企业尽责不能只在曝光后

  “3·15”前后,一系列消费乱象与典型案例集中曝光,尤其是“国民方便面”的酸菜包,号称“老坛酸菜,足时发酵”,实则“老坑酸菜,足底发酵”,令人大呼扎心。目前,相关品牌均表示立即中止涉事企业供应商资格,深表歉意并将引以为戒,多家电商平台已搜索不到“老坛酸菜”相关商品。

  消费者普遍相信大企业大品牌,是因为默认其能够遵守基本底线。然而这几家方便面巨头,广告铺到大街小巷,热销市场好几十年,却在使用如此低劣的黑心酸菜包,基本品控何在?记者暗访几天就能发现的问题,采购商是受到蒙蔽、毫不知情,还是毫不在乎、闭眼把关?这下子爆了大雷,才想起“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然而一纸道歉声明、几句应急表态,就能让消费者买账,平稳度过口碑危机吗?

  企业责任重在平时,尊重消费者也要落到产品和服务上,这本是最简单的道理。每到“3·15”等节点,都会有一些行业黑幕被揭开。从卫生状况堪忧的星级酒店,到吊牌含绒量虚高几十倍的羽绒服,再到随口要价的货运搬家服务……尽管处在风口浪尖的涉事方都会“诚意致歉”“痛定思痛”,但常常是风头一过便依然故我。一来二去,企业责任成了公关话术,严重透支消费者信心。

  形象信誉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最大的隐性资产。这在今天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下,黑料一经曝光瞬间全网皆知;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质,维权意识水涨船高,对黑心企业会立马“用脚投票”。以此次酸菜事件为例,只怕很长一段时间,相关产品的销售都会跌到谷底。一两家龙头企业的责任缺失,最终冲击的是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前途。

  一个牌子打响不易,砸掉则在一夕之间。遵规守矩,爱惜羽毛,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别等曝光才想起责任,别等凉凉才想到把关,心中有底线红线,又怎么会被一坑酸菜弄翻车呢?(胡宇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3 长光华芯 688048 --
  • 03-23 天益医疗 301097 --
  • 03-22 荣昌生物 688331 --
  • 03-21 仁度生物 688193 72.65
  • 03-18 泰恩康 301263 19.9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