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供给冲击须从三方面着力

应对供给冲击须从三方面着力
2022年02月08日 05:23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应对供给冲击须从三方面着力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小幅高于2019年的5.7%。与之相关联的出口交货值、制造业投资等关键数据,两年平均增速也略超疫情前水平。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内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形势下,取得这一成绩殊为不易。也要看到,当前不少企业生产仍面临缺芯、缺柜、缺工等问题,缺电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依然在高位运行。

  综合梳理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遭遇的供给冲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阻隔、人员流动受限、相关医疗物资贸易管控等;二是贸易保护造成的技术封锁、实体清单等,导致一些企业所需的技术和资金供给不足,同时美国推动的制造业回流也给供给体系带来冲击;三是全球减碳行动导致煤炭、石油等部分高碳行业投资不足、供给紧张、价格上涨,而全球天然气产量增幅有限,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

  针对上述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首次将“供给冲击”概念纳入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会议还对“供给冲击”可能出现长期化、不可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要从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入手,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来积极应对供给冲击,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有效提升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原材料、能源以及关键中间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提升对全球资源供给的主导力、影响力,逐步实现供给方的多元化,减少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产品等对供应方的依赖度。同时,提升重要产品和物资的储备水平,善于运用战略储备等调控方式,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供给冲击。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当市场出现供给冲击时,行业垄断和不合理的产业竞争,将显著增加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的可能性,导致物价上涨、经济增长乏力。要通过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限制行业巨头无序扩张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促进供需保持相对平衡。同时,要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投资中来,通过“混改”等方式不断增强市场活力,提高行业头部企业的供给效率。

  再次,要加大推动科技创新的力度。当前,国内工业企业遭遇到的供给冲击,大多与技术短板有关系,除了市场普遍关注的芯片,大到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发动机,小到传感器、轴承珠等,很多依然依赖进口。对此,我们既要正视差距,瞄准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卡脖子”技术,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又要快马加鞭,在优势产业领域精耕细作,争取形成更多“独门绝技”。需要指出的是,人是创新的主体,要从深化体制机制、培育创新土壤等入手,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金观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经济发展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4 西点药业 301130 --
  • 02-11 金徽股份 603132 --
  • 02-09 比依股份 603215 12.5
  • 02-09 标榜股份 301181 40.25
  • 02-08 华兰疫苗 301207 56.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