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冬奥建设怎样贯彻“无痕山林”理念?延庆两大比赛中心这样作答 来源:上观新闻
2月5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比赛就将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打响。如今,场内的赛道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场外的海陀山区域,人、建筑和山林达到了美妙和谐。
殊不知,建设初期,这里是一个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四无”山区,运输全靠人力和骡马,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中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赛区。
从“四无”到“四有”,并且做到生态和谐,这是北京冬奥会的建设者制定实施强制性的奥林匹克生态补偿计划、全面推行“无痕山林”理念的结果。
“无痕山林”理念是指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身体力行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表现在北京冬奥会上,就是在场馆邻近区域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实行先补偿后占用、先补偿后建设,而且尽可能不砍伐树木,而是移栽或原址保护。
四种措施完成贴近自然修复
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余脉军都山以南的海坨山区域、小海坨南麓山谷地带,南临延庆盆地,生态环境较为复杂。
建设前,北京奥组委就聘请了以钱易院士为首,包括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8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分成植被与景观恢复、地灾与水土保持、水文与水环境3个专家组,完成赛区及周边2000公顷范围内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全程监督指导冬奥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
延庆赛区的生态修复范围主要包括因临时占地、道路施工等造成的边坡等裸露山地,建设者们为此采取四种措施,即亚高山草甸剥离、表土剥离、边坡生态修复、雪道植被恢复及养护。通过将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相结合,实现了贴近自然的修复。其中,草甸存储装置、高陡边坡修复等技术,还申请了技术专利。
北京市延庆区区长于波介绍,目前,延庆赛区已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工作,实现生态修复面积214万平方米。
场馆建设运营践行“绿色奥运”
在完成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延庆赛区在场馆建设和运营方面也积极践行“绿色冬奥”的理念。
如今,赛区内的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推进低碳管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场馆100%由绿色电力供应;推广场馆绿色交通,200多辆氢能源大巴车交付使用,为赛时提供交通服务;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处理后达标的再生水可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灌溉、厕所冲洗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植物保护,“避让”为第一原则
根据专业团队的调查结果,延庆赛区内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植物方面涉及86科284属447种,包括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北京水毛茛。
“保护难度非常大,但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冬奥工程建设一体推进。历时六年,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核心设计理念由蓝图变为现实。”于波说。
在植物保护方面,场馆建设坚持“避让”为第一原则,能避则避、能让则让,尽量就地保护原生树木。比如,在索道设计上就避让了天然次生林。而对于确实无法避让的地带,则采取了近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的措施。
截至目前,延庆赛区内共建成5个就地保护区,原地保护树木313棵;建成2个近地保护区,近地移植灌草1.1万株;建成近300亩的冬奥会迁地保护基地和480亩的冬奥森林公园,迁地移植乔木2.4万株,成活率达到90.7%。同时,实施表土剥离8.1万立方米,完工后再原土覆盖、原貌修复,最大程度保存种子库,降低生物入侵风险。
动物保护,兽类增1种、鸟类增6种
为了最大化减少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建设者们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比如,减少夜间施工,道路照明使用定向遮光罩,减缓光污染对动物的影响;结合赛区现场微地形特点,依托赛区内桥梁或涵洞,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保障小型兽类和爬行动物活动空间;在赛区周边布设600多个人工鸟巢,补偿场馆建设过程对鸟类动物影响;采用DNA个体测定方法监测赛区周边动物分布范围、活动轨迹、种群数量等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研究工作;布设超过200台红外触发相机,监测赛区周边野生动物活动状况等。
2019年以来,延庆赛区周边多次监测到野猪、狗獾、斑羚等野生动物。统计显示,仅2021年,红外相机拍摄到有效照片和视频1.4万余张(条),监测到兽类11种,较2019年增加1种,鸟类18种,较2019年增加6种。目前,延庆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95科452种,包含392种鸟类、38种兽类、22种两栖爬行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