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带动谋发展 乡亲生活“好花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旅游扶贫案例 来源:中国旅游报
01
基本情况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桔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8.8亩,辖14个村民小组,共749户3229人;其中布依族人口3024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3.65%,2015年以前,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工、种植、养殖等。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战略引领下,好花红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先后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2018年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好花红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开发以前,好花红村虽然是著名《好花红》的发源地,但丰富的资源禀赋未能转化会经济优势,大部分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依然靠着在外务工和务农为主。存在主要问题:旅游景区基础配套实施不完善;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弱,导致带动力度弱;旅游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缺乏科学指导;脱贫主体缺乏创新意识,内生动力不足,意识不强。
02
旅游扶贫成效
好花红村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通过“景区带乡村”模式,景区内现有农家旅舍共44家,其中农家乐28家,乡村旅游客栈8家,农家乐兼客栈8家,农家乐户均年收入约15万元。
村旅游助推黔货出山,作为“中国金钱桔之乡”,金钱桔如今已成为村民们致富的又一渠道。2019年,金钱桔年产量达200吨左右,实现年产值120万元,主要以游客现场采购、试吃展销会、入园采摘以及网上销售为主。好花红黑糯米、红米、优质米也是游客必购的农特产品,年销售量约为5吨,销售金额约15万元。从2014年开始,通过与农村淘宝合作,好花红将农特产品挂网销售,销售金额达20余万元,主要销往重庆、广州等地,现好花红村农特产品的销售范围不断扩大。除此之外,好花红村的布依服饰作为民俗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年生产量为350余套,多以附近的企业、农家乐、游客订单式定制为主,销售额为可达15余万元。
好花红村花卉产业基地作为好花红景区特色项目,共投入广州对口帮扶资金120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7栋37248平方米。基地总面积2397亩,产值达到5225万元。花卉产业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效益带动,一是收益分红实现增收,每年可使村集体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76万元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900元以上;二是土地流转实现增收,项目流转土地可为群众带来直接收入268.5万元以上,同时提高土地亩净产值;三是务工就业实现增收,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用工量近1081人次,可吸纳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每年创造工资收入120万元,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48万元以上;四是分散培植实现增收,公司提供花卉种苗给部分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定期指导,兰花出产时统一回购,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实用技能。五是带动景区发展,兰花产业的不断壮大,可助推农旅结合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每年增加旅游收入200万元以上。
好花红村花海景观
03
主要做法
(一)景区带动,让贫困户变成从业者
通过旅游景点打造,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苗木养护、安保、公路养护员、护林员等就业岗位,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务工,解决贫困人口68人就近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0.8万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38人。
(二)产业推动,让贫困户变成创业者
通过开展贫困户厨师、民族舞等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客栈,并扩大金钱桔的种植面积实施小菜园、小加工、小养殖、小作坊、小种植“五小经济”进村,使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带动贫困人口45人脱贫。
(三)资源撬动,让贫困户变成分红者
推行“三变”改革,为贫困户提供特惠贷、恒扶贷等金融政策支持,鼓励贫困户利用资金、土地等资源入股,参与旅游经营并获得分红,带动贫困人口213人脱贫。
(四)文化驱动,让贫困户变成生产者
依托好花红布依文化,强化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将贫困户培育成枫香染、民族服饰、特色食品等具有布依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借助《好花红调》的知名度,打造布依风情歌舞演出,用民族文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增强文化自信,带动贫困人口29人脱贫。
好花红村农家乐
04
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一)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乡村旅游
“朵朵向阳朵朵红”寓意着各民族一心向党、共同繁荣进步。好花红村规范制度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依托,对村干部进行严格地一月一考核制度,实现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目标。村内党员干部实行划网格解难题,带动贫困户就业,宣传乡村旅游政策等方式为乡村旅游业服务,党员不断创新服务意识,坚持以身作则,示范引领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二)产业发展高效带动农户增收
在抓好农特产品扩产增收的同时,不断强化农业园区建设,突出农旅结合,打造了“桔乡花海”“兰花馆”等景点,吸引省内外游客纷纷到此观光游玩,增加景区收入。以乡村旅游为主线,发展旅游+农村电商等,促进黔货出山,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了乡村休闲游、电子商务游、农耕体验游、民族风情游等业态发展。2014年以来年旅游人次80万人次,2019年突破88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亿余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好花红乡村旅游至目前接待人数为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余万元,虽与往年同期下降,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后,好花红乡村旅游经济呈现逐渐向好趋势。
(三)创新机制不断突破路径依赖
好花红景区在建设中突出“三变”改革经营乡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老百姓从中受益。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村级集体资产董事化运作”,盘活村集体经济,将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划入村级经营公司,开展经营抵押担保,有效筹集建设资金,得到国家民委等上级部门的肯定。
(四)村规民约宣传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和“绿色”作为建设的主线和底色,突出农村环境治理和两源污染防控。好花红景区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写入村规民约,通过院坝会、座谈会等形式将保护环境的有关政策多次宣传,深入人心,唤醒群众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层层落实河长制,形成县、镇、村、组四级河长定期巡河,用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生态发展理念。
总之,在今后的发展中,好花红乡村旅游开发还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对扶贫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财政状况;减少政府干预过多的情况,使乡村旅游更多靠市场运作,政府做好监督和服务,引进专业化人才对景区进行长远管理规划、设计,实现乡村旅游各板块的高效运作;增加宣传力度,拓宽商业渠道;对涉旅经营户实施积分考核,完善良性监督强服务机制,营造良性循环的商业氛围,增强好花红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点评
当脱贫攻坚成为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之时,乡村旅游便义不容辞的承担了其相应的责任。被称为“中国金钱桔之乡”的好花红村,紧跟乡村旅游的步伐,通过景区驱动、产业推动、资源撬动、文化驱动,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以乡村旅游为中心,拓展多渠道发展,通过基层党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利用电商等多种营销方式,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