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本土公司,9个月共卖了80亿

这两家本土公司,9个月共卖了80亿
2021年10月27日 09:27 界面新闻

原标题:这两家本土公司,9个月共卖了80亿

10月26日下午,上海家化贝泰妮相继披露了2021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两家公司分别实现营收58.3亿元、21.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73%、49.05%;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和3.55亿元,同比增长了34.71%和65.03%。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原材料不断上涨,两家公司的营业成本和毛利率也受到了影响。透过国内上市公司和外资们的财报,今年前三季度,整体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也展现出来。

2家公司卖了8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化妆品零售总额为2783亿元,同比增长了17.9%。由此可见,贝泰妮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远远超过了行业水平,而上海家化仍未跑赢大盘。

从近5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上海家化今年一改去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颓势,实现了这两个关键财务指标的增速转正,并取得了近三年来最高的营收、净利增幅。

财报显示,在2017-2021年这5年的前三季度中,除去年以外,上海家化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业绩增长。不过,在净利润方面,上海家化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则依旧未能回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仅与2018年(4.54亿元)同期基本持平。

相较于上海家化业绩的起起伏伏,贝泰妮则始终保持着营收、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从目前贝泰妮已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该公司的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而这样的高速增速也令贝泰妮的业绩节节攀升。

财报显示,贝泰妮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21.13亿元)已超过其在2019年全年的营收(19.44亿元)。

冰火两重天

值得关注的是,仅从第三季度来看,上海家化的营收还下降了3.41%,为16.2亿元;净利润则保持了4.6%的增长速度,为1.35亿元。对此,上海家化在今日下午召开的财报会议中称,第三季度营收下滑主要原因系公司海外业务mayborn收入下降10.55%,特渠在Q3下降了43%,以及线下受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线下业务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截自上海家化三季度财报截自上海家化三季度财报

此外,上海家化还表示,前三季度,公司的护肤美妆品类总体实现超25%增长,远超化妆品行业平均水平。而单从第三季度来看,这一增长比例则为18%,也超过了行业水平。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家化旗下护肤品类实现营收5.3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9.11%。

截自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截自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玉泽与李佳琦的合作到期后,部分网友先后两次在社交平台上指责玉泽并引起风波,且最近一次的风波就在双十一预售的前几天(详见《这个美妆品牌又遭“狙击”》),此事会否影响玉泽在双十一的表现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上海家化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目前玉泽在双十一的预售成绩符合预期,没有受到风波的影响”。

相比上海家化在第三季度的营收下滑,贝泰妮在今年7-9月实现营收7.01亿元,同比增涨了47.29%;净利润达0.9亿元,增速更是高达64.29%。

截自贝泰妮三季度财报截自贝泰妮三季度财报

在今日财报发布的同时,贝泰妮还发布公告称,为充分利用公司在国产化妆品领域的资源、发挥公司丰富的行业经验,打造专业化的皮肤大健康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公司拟出资4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南贝泰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核准为准)。

此外,贝泰妮还宣布终止港股上市计划。公告显示,“自港股上市方案公布以来,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鉴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并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融资环境等因素,决定终止港股上市计划,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据悉,今年6月,贝泰妮在距离A股敲钟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宣布启动港股上市流程,8月,贝泰妮向证监会递交了港股上市的申请报告及相关文件.

原材料上涨,毛利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两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也普遍受到了影响。

上海家化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34%。此外,财报会议上,上海家化还透露,今年第3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8.93%,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虽然,贝泰妮并没有披露毛利率相关数据,但是其财报也显示出,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成本增加了48.6%。

此外,上海家化公告还显示出,该公司在第三季度报告期间的主要原材料,如皂粒油脂、表面活性剂、溶剂、包装物等的价格均上涨了不少。尤其是皂粒油脂,较去年同期的采购价格上涨了4000元/吨左右(不含税),涨幅超 60%。

不光是品牌端,工厂端也同样感受到了压力。诺斯贝尔母公司青松股份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中也表示,公司化妆品业务第三季度预计亏损,其主要原因中即包含了“化妆品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

宝洁和联合利华也在财报中同样提到了成本的压力,而涨价则成为外资们转嫁成本的首选。譬如,宝洁公司日前宣布,将提高一系列家庭日用品、美容、口腔护理和梳洗产品(比如剃须刀)的价格。联合利华也表示,“成本通胀仍处于高水平,并将持续到明年。我们已经并将继续在我们的各个类别和市场上做出反应,采取适当的定价行动,并实施一系列生产力措施,以抵消增加的成本。”

不过相比外资而言,国内的美妆企业则鲜少有发出“涨价的声音”。今天的财报会议上,上海家化负责人称,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已通过多种举措方式进行调整,暂不会波及到终端价格。值得一提的是,今年Q3期间,上海家化的护肤和母婴品牌的产品售价还同比下降了9.66%和18.96%。

截自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截自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此前就有不少行业人士发问:“原材料上涨,终端价格提不起来,企业还有利可图吗?”就目前这些公司披露的数据和反应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可见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家化 财报 净利润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金埔园林 301098 --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 10-29 强瑞技术 301128 29.8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