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证券“阵痛”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华融证券“阵痛”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日前,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公告称,决定维持华融证券及“20华融G1”AAA等级,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在调整评级结论的原因中,联合资信除了提到华融证券去年的大额亏损外,还提及“未来公司股权变更情况仍有待观察”。

  早在今年6月,市场就曾传出有机构与中国华融(2799.HK)接触拟购华融证券控制权的消息。不过,中国华融方面对此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机构瘦身过程中,公司“对非金融类子公司整合压降,不断优化金融类子公司牌照布局”。

  另一方面,且不论华融证券股权是否存在变更可能,就2020年年度、2021年上半年相关经营数据来看,华融证券正在经历化解风险的“阵痛”。同时去年以来,华融证券董事会、高管团队亦几经调整。如何渡过难关、稳步向前发展,成为控股股东和公司领导层当前亟待回答的重要议题。

  评级调整系去年大额亏损所致

  根据公告,联合资信认为,“华融证券2020年出现大额亏损,净资产出现大幅下滑,另外,若后期对风险资产的处置及金融资产投资底层资产回现状况不达预期,华融证券资本或将继续受到侵蚀,并对其业务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根据年报内容,‘本公司之母公司中国华融同意,将会且有能力在本公司审计报告出具日起12个月内或本公司不再为中国华融之并表附属机构之日(以先到之日为准)为本公司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全面支持。若未来根据安排转让所持本公司控股股权,将受让方为本公司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不低于中国华融所提供的财务支持作为股权转让先决条件’,未来公司股权变更情况仍有待观察。”

  就联合资信提到的大额亏损问题,华融证券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受重新评估、测试持有资管产品的减值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以及子公司华融瑞泽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权投资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影响,公司2020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下降63.66%,净利润为亏损82.35亿元,同比减少82.82亿元。

  同时,截至2020年12月末,华融证券总资产61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受净利润大幅亏损影响,净资产较上年末下降67.75%,为38.9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3.7%,较上年末的81.63%大幅增加。

  在9月9日东兴证券发布的关于华融证券相关债券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中,对上述业绩情况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4.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59.22亿元,导致净利润大额亏损,华融证券发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百分之十重大损失。而发生如此大额的计提,主要是中国华融出清赖小民任期内造成的相关风险资产的背景下,华融证券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华融证券对风险资产重新进行了评估及减值测试,确认了上述合计高达74.02亿元的损失,“当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反映了发行人风险资产的风险敞口。”

  而如联合资信所提及,后期风险资产的处置和相关底层资产回现状况会否导致华融证券资本继续受到侵蚀,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情况。

  对此记者联系华融证券,相关人士回应提及,相关问题“已在2020年年报以及公司债券相关公告中披露,后续如有新的情况,我司也将及时进行披露”。

  根据2020年年报、华融证券关于信用评级展望调整的公告,华融证券认为,当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强了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并不代表终极损失。“目前公司经营正常,各项业务稳步开展,正在有关方面的坚定支持下,研究实施一揽子解决方案,挖掘存量资产价值,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处置,全力减少终级亏损金额,控股母公司中国华融将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协助风险资产化解、履行股东补充资本义务、提供流动性支持等,对公司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全面支持。与此同时公司目前资金状况良好,对存续债券本息兑付已作出妥善安排和充足准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融证券2020年度财务报表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因为2020年华融证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其他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就截至2020年12月末的信用减值损失进行了重新评估,但无法对上述资产于2019年12月末的公允价值、信用减值损失相应进行重新评估,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就其2020年度确认的相关损益是否有部分应计入以前年度利润表进行合理判断,所以对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无法发表意见。

  亟待“破局”

  可以看到,在华融证券的相关披露中,当前阶段,中国华融对华融证券的支持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在2020年充分计提后,2021年上半年华融证券营业收入实现3.78亿元,净利润0.61亿元,总资产环比下降至522.59亿元,但净资产规模环比小幅攀升,达到40.62亿元。不过,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0年的净流入93.53亿元变为净流出52.2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0年的净流出22.64亿元变为净流入82.5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则从净流出57.83亿元,下降至净流出26.76亿元。

  而今年5月华融证券与中国华融签署了流动性支持协议,截至今年6月末,华融证券实际向中国华融申请流动性支持总金额为31.93亿元,本次借款用途为补充经营和管理资产的流动性,借款期为一年期信用借款。可以看到,该申请的流动性支持总金额已超过6月末的净资产规模一半以上。

  在此关头,联合资信提到的“未来公司股权变更情况仍有待观察”不由得让市场联想到今年6月,曾有媒体报道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新控股”)正与中国华融就收购其旗下华融证券展开洽谈。

  对此股权转让预期,中国华融方面回应称:“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指导下,金融资产公司积极研究回归主业、机构瘦身。我公司积极落实监管要求,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稳步推进机构瘦身,对非金融类子公司整合压降,不断优化金融类子公司牌照布局。相关工作如有进一步进展,公司将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华融证券是中国华融持有的唯一券商牌照,同时华融证券旗下还拥有期货、公募基金牌照。目前,中国华融直接持有华融证券71.99%的股权,位列第一大股东。公司第二大、第三大股东分别为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24%和4.07%。而今年8月,华融证券旗下此前存在股权冻结的华融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华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已完成全部解封。

  在目前的情形下,另一个问题是华融证券的人事变动频繁。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华融证券董监高人事调整不断,2020年董事会换届后,高管团队也随着调整。但今年上半年,上述新一届的领导队伍再度调整,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含变更)人数就有4人。

  目前华融证券董事长为张海文,董事会中两位董事离任,董事会成员合计9人,除董事长外,分别为三位独董姚长辉、张连起、杨生斌,以及5位非独立董事杨铭海、严红波、高洁、刘晓群、葛群。高管团队方面,2020年上任的原总经理童艳因个人工作变动不再继续担任,总经理再度空缺,期间再次暂由张海文代为履行职责,最终确定为由副总经理曾建勇主持工作。

  此外,根据今年半年报,高管团队共计6人,除曾建勇外,还有齐宁接任刘月平执委会委员、董秘、副总经理、合规总监职位,并兼任首席风险官,原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杨金亮不再担任这一职务。2020年换届后的新一届董事会审议通过的高管任命中,黄芳、李虎、高鹤以及董事杨铭海仍担任高管。不过华融证券官网显示,该高管团队成员为8人,除上述6人外,还有副总经理汪强、主持纪委工作的总经理助理韩惠。

  目前这一领导班子、高管团队能否保持稳定暂不可知。同时,随着控股股东中国华融增资引战的推进,中国华融是否存在人事调整,其后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华融证券的人事任免,亦存在不确定性。而华融证券若存在股权转让预期,则可能再度增加上述人事继续调整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摆在华融证券眼前的是,无论股权变动与否,控股股东、领导班子、经营团队需集中精力帮助华融证券度过当前的“阵痛”,为可持续发展给出解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6 君亭酒店 301073 --
  • 09-16 中捷精工 301072 --
  • 09-16 华尔泰 001217 --
  • 09-14 大地海洋 301068 --
  • 09-14 凯盛新材 301069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