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点击视频,欣赏微纪录片《携手,为人民》
建党百年之际,新华社推出一部特殊的微纪录片:主角,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手。
8分半钟的微纪录片《携手,为人民》,由中联部与新华社联合出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承制,以8K影像技术和杜比视界呈现钟南山、张桂梅、卓嘎、杜富国以及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手,网络总浏览量突破5亿次。
同样是“手”,这部片子里的手有什么“魔力”?什么样的拍摄,需要导演穿5层外套,里里外外都是沙子?顶级设备闹“高反”怎么办?采访对象为什么频频“拒绝”记者的镜头?
让我们走近《携手,为人民》的制作团队,讲述镜头里看不到的故事。
除拍摄花絮照外,本文配图均出自微纪录片《携手,为人民》
相同的手,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手,相同的故事
百年大党,千秋伟业,纪录片该怎样拍?创意短视频?老照片视频化?讨论了一圈,团队决定走纪实路线,拍纪录片。“真人真事、见人见事,才能让观众见真实、感真情、动真心。”该片监制阎涛一锤定音。
百年风华,峥嵘岁月稠,片子该拍些什么?本着“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则,团队广泛调研国际社会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最感兴趣的议题,抗疫成就、减贫密码、环保举措、文化传承等都列入“最热榜单”。
近9515万名中共党员,纪录片该如何破题?团队尝试“化大为小”,以一个核心意象作为视觉语言的抓手。意味着责任与担当的“肩”,象征着奋斗与实干的“脚”……最终,他们锁定了“手”——“手上有肤色,有人生经历的痕迹,手中所持折射着心中所系,既可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象化,又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符号。”著名纪录片导演、该片艺术指导梁碧波“双手赞成”。
于是,在片子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有故事的手——
张桂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入党23年。她的手贴满了膏药,难以伸直,总是握着一个大喇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读书时。这位“燃灯校长”,就是伴着大山女儿们朝读暮诵的灯烛,燃烧自己,照亮她们的前路。
杜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雷战士,入党5年。他的手,排除地雷2400多颗,粉骨碎身都不怕,而今留给镜头的,只有空空的袖管。穿上军装,他腰杆挺直,精神抖擞,用空空的袖管行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军礼。
还有将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的手,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挥毫舞墨的手,塞罕坝务林人渍着泥土的手,抱着大熊猫的年轻饲养员戴着手套的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各国“携手”。国情各异,制度不同,中共的经验无法照搬,但理念可交流、做法可借鉴。怀着真挚而朴素的愿景,片子展开中共与世界其他政党的对话:用双手,我们可以创造什么样的世界?
亚吉铁路建设者杨健的手,援非医疗队队员翁侨的手,中国维和战士郝奋卿的手……共商、共建、共享,携起手来,政党可以为人民创造山清水秀、健康快乐、远离贫困的世界,发展、和平、美好就在你我手中。
拍摄花絮:莫言挥毫
一段精彩的分屏,将片子引向最后的高潮。一边是遒劲的书法竖钩,一边是穿梭如箭的中欧班列;左手茶香,右手咖啡;弗拉明戈和中国舞蹈家黄豆豆的长袖“共舞”,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和橄榄球运动员“同框”,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一起”欢笑……
一双双不同的手,有的沾着泥,有的带着伤,有的力无穷,有的会“魔法”;这又是一双双相同的手,它们的主人都是中共党员,共同托举起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这是中国的故事,也是属于世界的故事。
追故事的人: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
2017年,联合国环境署将“地球卫士奖”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以表彰三代塞罕坝务林人;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一个集体,荣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拍摄之前,团队的心头盘桓着一个问题:“塞罕坝务林人精神”到底是什么?
第一代务林人,是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369名创业者。1962年,他们走进风沙肆虐的塞罕坝,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上演最真实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誓将黄沙的天下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
如今,他们多已是耄耋老人,党龄都已有半个世纪。任仲元就是代表。面对镜头,老人羞赧而朴实:“种树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我这一辈子也只是种了树,不值得上电视!”
过了几天,执行导演苏轶人收到老人辗转递来的几张纸,上面写满了字。原来,老人怕自己“讲得不好、太乱”,把记者的提问全部重新回答了一遍。
第二代务林人,艰难中见坚守。都说“十年树木”,可华北落叶松等很多树种在干旱的塞罕坝,十年并不足以根深叶茂。1977年,一场雨凇灾害让十余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又是一场罕见的大旱,洒在数万亩树林里的心血付诸东流。
再战,勇气从何而来?他们面对拍摄团队,一字一顿地说:“树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倒了可以站起来。”
“90后”小伙子时辰,接过爷爷、爸爸的接力棒,成为第三代务林人。献完青春献子孙,子孙依旧献青春。时辰觉得值。“世界这么大,我就不出去看看了。把塞罕坝建得更绿、更美,就是我这辈子认定的事。”时辰的话,让同龄人苏轶人感动不已。
先挖掘到感动自己的好故事,再好好讲故事来感动观众——这是团队一直以来的遵循。
团队拉着沉重的超大型拍摄设备,跟随扛着铁锹的务林人,一起爬到沙地里。清晨的沙地格外冷,那天又刮起沙尘暴,团队给摄像机细细包上一层保鲜膜,以防吹进沙子,然后把外衣脱下来全给苏轶人穿上,自己只剩短袖,缩进车里瑟瑟发抖。
而苏轶人穿着5件外套,甚至把司机师傅常年放在车上备用的油乎乎的大衣也穿上身,站在大风里操作机器。深深插在沙地里的三脚架,在风中不住抖动。
风沙中的导演将风沙里的主角留给了务林人的手。挖沙,捧沙,拈起一根小小的树苗,指甲盖里攒着沙,跪在地上,再用手把树苗插进黄土里,另一只手再“沙沙”地把黄土埋上。一捧土,两捧土……眼下这树苗还不及手掌大,但它足以供后人遮阴乘凉。
那是一双双树皮般的手,粗糙,褶皱,包裹着生命力和创造力。
镜头记录下这一切。当苏轶人回到车上时,整张脸被风沙刮得通红,热辣辣地疼,耳朵里都是沙子,一边脱外套,沙子一边扑簌簌往下掉。
拍摄花絮:好冷,但是我不说
“哪怕经历了这些,都还不足以‘感同身受’——三代务林人在沙窝里造树林,他们经历了什么,战胜了什么,牺牲了什么?”苏轶人感慨。
在如今已郁郁葱葱的塞罕坝,能用无人机拍摄到大片大片绿色的人工林,光秃秃的沙地却只能拍“特写”——经过近60年的努力,塞罕坝尚未由沙变林的面积已经非常小,现已进入攻克“石质阳坡”等攻坚造林阶段,并在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林场维护也是一项光荣传统,塞罕坝这几十年间从未发生过一次火灾。
拍摄花絮:指挥若定
而无人机的眼睛也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每一抹绿色,都是塞罕坝务林人在沙地的底色上,一棵棵、一片片,倒了之后再一棵棵、一片片地种起来的。这是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
回到拍摄前的那个问题,塞罕坝务林人的精神是什么?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入党22年的陈智卿用一句话回答:“塞罕坝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个人都是答案。”
到现场去:
虽千万难,吾往矣!
极致的环境造就极致的故事,而为了极致的视觉效果,团队将重达100多公斤的RED MONSTRO设备运上青藏高原。这是电影级的设备,可达极佳的清晰度,能够保障画面在大屏幕上依然呈现完美视效。
可它在潮湿雾重、海拔超3500米的西藏玉麦乡,竟然有了“高反”,刚拍了两个镜头就出了故障,连开机都开不了。
这是前所未遇的情况。设备无法远程修理,只能返厂。玉麦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属于中印边界地区,到拉萨要开12小时的车。两位司机一辆车,轮换着开,把“受伤”的设备像120转运病人似的送到拉萨机场空运回北京厂家。而紧急协调的同款新设备也已飞抵拉萨,司机马不停蹄,再开12小时的车回到玉麦继续拍摄。
在西藏,漫长的车程意味着风险。玉麦由于常年多雨,山体特别松动,经常塌方,留下满路石头,很多还是尖状石头,很容易出现扎胎事故。拍摄过程中,团队遭遇两次扎胎,导演、摄影、录音、助理一齐上手,撸起袖子,在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海拔达4000米的狭窄山路上换轮胎,换好后继续赶路。
“我们通常白天拍摄、晚上赶路,而晚上由于气温降低,山体更容易塌方。”执行导演洛登回忆,拍摄期间,团队每天4:30起床,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窗户看天气。“作为纪录片导演,我最头疼的是天气,天气里最头大的就是起雾下雨。可那几天我们就没见过太阳,天天雾深深雨蒙蒙。”
拍摄花絮:雾深深雨蒙蒙
这样艰险的拍摄经历,却坚定了团队“拍摄卓嘎”的决心。斗雨雾斗高寒,雪山横亘,交通落后,卓嘎巡守半个上海那么大的面积,有多艰难?罕有人烟,孤苦难耐,卓嘎一家两代人的坚守,有多伟大?
这是导演武笛第一次去玉麦。身材娇小的她,高反严重,一路呕吐,说两句话就要喘几口气,走两步路就得吸几口氧。就这样,她随着团队翻越了4座海拔达5000米的大山。
终于见到玉麦乡党支部前任书记达娃,武笛问他,路意味着啥?达娃答:路是生命线。
在过去漫长的时光中,一场普通的感冒就可能要了玉麦人的命,因不通公路,进出要4至7个小时翻越雪山。卓嘎19岁时,母亲就因生病没能及时出山医治而离世。
2001年,玉麦乡历史上第一条通往外界的砂石路修通了,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守着路,看到第一辆汽车驶来时,给这辆“铁牦牛”献上了哈达。
拍摄花絮:定格巡边“格桑花”
而如今,玉麦乡通路、通水、通电,家家户户有WiFi,还有修路队保障道路四季畅通。曾经的“三人乡”竖起一幢幢藏式民居,旅馆、小卖部、快递站都有了,蔬菜基地瓜菜长势喜人,艺术团老师蹲点教授锅庄舞……
“这一切都值得记录,不管千辛万苦,我们一定要来。”武笛说。
“先别拍我”:
采访对象的心里,在想着什么?
最初,团队找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身为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奋战在新冠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一线,被广大网友尊为“重症八仙”之一。
约定的采访日期到了,可国内局地突发疫情,邱海波整装驰援,执行导演李光正只来得及在机场匆匆和他见上一面。“疫情就是命令,抱歉!”邱海波奔赴“战场”。
团队又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采访同为“重症八仙”之一的该院院长康焰。他有33年党龄,是四川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在武汉,他完成了医疗队的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第一例有创机械通气+ECMO患者转运等高难度工作,救治了200多名重症、危重症患者。
拍摄花絮:与“大白”在一起
“新冠疫情刚发生,一瞬间我们的医护人员基本上就把名额报满了。”康焰说,“我们组织了131人的队伍,其中40%是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
经过新冠疫情淬炼的医护人员的手,最熟练的动作也许是戴上口罩、橡胶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拿起手术刀、针管、药瓶,和病魔掰手腕。片子记录下他们做了成千上万遍的动作,这是独属于他们的“行云流水”。
“即使每日都在重复的动作里,也有一份热血在涌流。”武笛说。
对医护人员的采访需要“争分夺秒”。因为,“记者跟他们聊上一会儿,总会听到他们说‘等我一下’,我得给病人换个药,我先去给几床量个血压。”武笛说,“医护人员的心里只有病人。”
片中还有一位医生,钟南山。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是一位85岁的老人。拍摄期间,局地疫情反弹,钟南山立刻从家人和朋友身边“消失”,奋战在一线,吃住都在医院里。这位党龄56年的老党员,用一生来践行“为人民服务”。
直到本片发布的前一周,团队才拍到钟南山的出镜视频。
“‘拍不到’的医护人员,反而让我们看到他们真实的工作常态。只要病人需要,他们就燃烧自己,点亮生命之烛。”武笛说。
在制片人王璐看来,多位采访对象都有相同的特点:朴实,接地气,晒得黑黑的,笑起来很憨厚,心里只装着一件事,校长惦记着学生,务林人惦记着种树,巡边人惦记着赶路。
“我甚至觉得很多中共党员都是这样的气质,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形容自己的工作,不会把自己拔得很高,觉得自己做的是简单的小事,渺小如一滴水,但汇聚起来是如此磅礴的大海!”武笛说,“我们拍纪录片,希望采访对象善于表达,但这次的采访对象不是用语言在表达,而是用行动。”
各行各业优秀的中共党员,用双手创造时代,团队也用双手,记录下他们的奉献。
敬业、专业、乐业以及熬夜,
为“新闻老店”挣得口碑
“我们团队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超越自己、挑战极限,总是选择‘更难的那条路’,不创新不成活。”丁汀说。这份自豪与骄傲,源自“团队每个人的钻劲和拼劲”。
这是一个颇具实力的硬核团队,自2018年摄制了荣获当年十大纪录片奖、最佳发展报道奖等荣誉的《与非洲同行》之后,他们又推出《“一带一路”上的智者》《中国减贫密码》等高质量纪录片,此番原班人马再“携手”,记录“为人民”的故事。
为了呈现各行各业中优秀共产党人“手里”的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内,执行导演孟菁与执行导演兼制片主任牛小溪拍摄了法官的手、残障儿童护士的手、交警的手等数十人的数十双手。
团队往往要提早一两个小时赶到拍摄地点,踩点、选景、架灯、布景,忙个不停。
片中,消防员举起“守护万家平安”的手,身后消防车整齐列队、枕戈待旦的画面,虽只有一帧,团队却拍了一晚上;邮政快递员举起“让上万件包裹准时抵达”的手、身后的“邮政绿”整装待发的画面,团队仅是寻找适合拍摄的场景就去了3次。“场景要干净整洁,构图要美,光线要明亮而柔和。”王璐要求。
“我们团队有‘三业一夜’——敬业、专业、乐业,还有常态化熬夜。”坚赞笑着说,“最可贵的不是前沿技术,也不是先进设备,而是团队小伙伴。”
因为敬业,任务来临时,每个人都做足功课,“守土有责”地完成好自己这一环。“团队就像拔河运动员,拍摄任务就是手里那根绳,所有人劲往一处使,使出浑身解数。导演探索更好的讲述方式,摄影寻找更好的机位,剪辑尝试更好的景别、拼接,配乐努力突出氛围,调色尽量还原画面……每一个岗位都在尽最大努力,不断争取‘得高分’。”武笛说。
拍摄纪录片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无论是什么险远之地,团队中也无论男女从不含糊,遇到困难默默化解。
拍摄花絮:女将出马
近年来,新华社在视频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一大批轻量化的融媒报道,同时“两条腿走路”,投入“重工”,力图创作有分量的扛鼎之作。这背后,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
“国社必须有能经得起时间和同行检验、能给时代留下烙印、能载入史册的视频作品。”多次担任大型纪录片制片人的王璐说,“纪录片堪称‘电视领域皇冠上的珍珠’,并非新华社的‘老本行’。我们愿做探路者、登高者,为国社这家90年‘新闻老店’在纪录片领域燃起一个火种、挣得一份口碑。”
在多场“硬仗”的历练中,团队一起扛大风,一起冒大雨,飞过多少里程,颠过多少山路,斗智斗勇,战天斗地,通宵达旦的节奏早已成习惯。“大家在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甚至会‘判若三人’,皮肤状态、精神状态都不一样。”坚赞说。
是乐业精神为大家注入不竭的动力。8K的高清晰度,意味着拍摄难度和后期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意味着出差所带的设备越来越重,“也意味着团队又要成长进步了”。“大家对纪录片都怀有深沉而真挚的热爱,对新华社的金字招牌有由心而发的珍爱,完成作品的那份成就感,也足以消弭过程中的一切艰难困苦。”牛小溪说。
为谁辛苦为谁甜?片子发布后,终于可以“松弦”的团队不约而同地刷起手机:看网友评论。
“感谢片子让我看到最美的手。坚定了我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作贡献的决心!”
“务林人、张桂梅、卓嘎、钟南山的手……看完我只想说:中国共产党万岁!”
“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之作!”
新浪微博、B站等平台上,广大网友的留言涌入眼帘,化作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感谢这部作品,让我们的职业生涯多了一份特别的履历,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也感谢拼尽全力的团队,现在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不负那段光阴,亦不辱使命。接下来,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了。”王璐说。
监制:卢刚|责编:王若辰|校对:张慧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