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宋昆冈:反浪费应从原料、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入手
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6月18日,在新京报“摒弃浪费 守护食安”食品安全与反浪费宣言行动上,国际乳制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表示,反食品浪费应从原料、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建议增加临期食品销售货架。
宋昆冈认为,反食品浪费,除了餐桌外,加工、销售企业也应大有作为。以乳制品为例,在原料端,部分企业要求牛奶酸度在13°T至18°T之间,一些生鲜酸奶会因为酸度不符合范围而无法进入加工环节。但酸度过低的牛奶中,有的是因为每年6月-8月天气炎热,奶牛产生应激反应,体内的电解质代谢异常,导致生产的奶酸度低,但仍然适合于食用。而酸度过高的牛奶中,有的是因为冷链储存时间较长,虽然不适合食用,但是也有其他经济价值。上述两种情况酸度不符合的牛奶相比倒掉,可以参考加工成奶油等奶制品。
而在生产过程中,乳企则可以通过提升杀菌技术,减少食品浪费。如低温奶中,巴氏杀菌奶保质期最初是2天,后来技术提升后可以延长到7天,而目前,如果使用超洁净灌装技术,巴氏杀菌奶的保质期可以延长到2-3周。同时,食品企业也应以销定产,结合现代化大数据管理,减少过期食品。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应转变消费观念。“现在很多消费者追求新鲜,恨不得当天生产当天喝,但是这种过度关注货架期的认识是错误的,巴氏奶在保质期内,营养成分完全符合要求。”
此外,不仅限于乳制品,食品企业都应结合现代化大数据以销定产,同时通过对临期产品捆绑销售等变相降价方式,减少食品过期情况。超市等销售端则可增加临期产品货柜,尝试设立到期产品专柜。“食品保质期有充分的安全余地,超过保质期不代表食品一定变质。”不过宋昆冈也提示,对于到期产品的处理也要注意法律问题,因为食品到期后,消费者要对产品质量自负,生产企业和商店不对产品质量负责任。“所以,对于快消品,我更建议通过临期货柜的方式减少浪费。”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