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
2020年12月28日 19:09 中国金融信息网

原标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pdf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8日电(分析师于春春 王金金 张威)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全省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推进青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做好生态保护的文章至关重要。近年来,青海发展成果显著,“两翻番”目标提前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面向“十四五”,青海提出要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

一、青海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千米,占黄河总长度的31%,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青海GDP规模较小,人均GDP处于国内中下水平。近年来,青海GDP总量和人均GDP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GDP为2966亿元,仅占黄河流域九省GDP总和的1%,处在末位;人均GDP为4898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青海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青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6.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44.29%)。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为50.7%,第三产业占比降至39.1%。

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复苏。青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17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3.3和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44.03亿元,增长2.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153.16亿元,下降0.5%,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2.9和0.3个百分点。

产业方面,新兴优势产业由降转增。三季度以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当月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20.6%和16.9%,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3.2和6.1个百分点。

二、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具备六大优势

2020年8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

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青海具备六大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党中央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四省藏区发展、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等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为青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兰西城市群建设等,为青海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是生态优势。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青海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可可西里创造了中国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新纪录。作为“中华水塔”,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既惠及国内20个省区,也惠及缅甸等澜湄流域5个国家。全省现有林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3%,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生态资源价值18.39万亿元,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价值不可估量。

三是资源优势。青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盐湖资源储量大,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05万亿元。光能、水能和风能潜力巨大,富光丰水风好,煤优油多气足,非常规能源潜力大,是青海能源资源地位的写照。

四是改革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秉持“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的理念,青海相继推出843项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64%,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扶贫标准“两线合一”。首开草原生态补奖挂钩先河。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先住院后结算”模式等走在全国前列。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大批牧民从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管护者,形成了青海经验。

五是开放优势。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建设,提升连接丝绸之路的枢纽功能。通过举办环湖赛、青洽会、藏毯展等经贸文体活动,展示青海开放形象。积极争取开通中欧班列,更好融入全球发展。借助对口援青,加强同发达省份交流合作。

六是精神优势。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严酷、工作条件艰苦,青海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两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站在昆仑之巅守望全国和世界的登高望远精神、交流交融不断融入全国和世界发展格局的自信开放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国和世界的团结奉献精神、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新担当新作为的不懈努力奋斗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感召着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奋勇拼搏,不断创造奇迹。

三、力争做好生态保护的大文章

青海全省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脆弱、承载力低,且沿黄地区大多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维护区域生态功能和国家生态安全的责任。如何保护好生态,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面临的难题。

青海确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思路,即坚持生态保护下的发展和发展进步下的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维护黄河生命健康,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流域群众持续共享母亲河的滋润。

目前,青海省境内黄河流域总体形成一“轴”多“圈”规划布局,实现绿色“江河源”,特色“环湖圈”,宜居宜业“大西宁”、城乡统筹和农业现代化“新海东”。从一“轴”来看,采取上游保护与修复、中游旅游畜牧业发展、下游绿色高质量开发;从多“圈”来看,共和县的清洁能源发展圈,贵德、尖扎、化隆、循化县、民和黄河干流沿岸的自然景观旅游圈,黄河流域支流地区的文化旅游圈、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圈等。

一是实施生态水利项目,提高生态用水百分比。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建设湿地保护和河湖水系连通,提高生态用水比例。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系,加强水源涵养保护,维护水系健康。

二是实施民生水利项目,提升水利惠民生水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农林灌溉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水网工程等与农牧民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

三是实施重大水利项目,提高流域供水保证率。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配置能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构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格局。重点是尽快建成引大济湟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西干渠灌区、黄河谷地四大灌区等在建工程,加快推进引黄济宁、共和盆地及其外围水资源配置、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早日开工建设,适时建设必要的中小型水库,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四是强化水安全建设,初步解决水灾害严重问题。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中小河流,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防洪达标、河流顺畅,设计和谐、环境协调的绿色生态廊道;积极推进山洪沟达标治理工作,率先提高防洪问题突出、近年来发生较大灾害河段的防洪能力;全力推进病险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

五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基本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严格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个环节,一是抓好合理分水,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推动开展生态流量确定与管控,严格用水总量指标控制。二是抓好管住用水,完善监管标准,严格取用水监督管理,落实节水评价和取水许可,做好非常规水利用,严格地下水管理保护。三是抓好科学护水,推进水源地长效管护和标准化管理。

六是强化水环境整治,共同解决水环境恶化问题。推进河湖保护行动,以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快河(湖)立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持续推进清河行动和“清四乱”工作,使各河流水环境得到改善,实现河畅、水清。

四、青海的“十四五”展望

据了解,青海的“十四五”规划包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巩固能源发展基础、强化信息设施领域弱项、培育新动能等多方面多领域。其中,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大保护、国土绿化等领域,谋划推进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板块生态保护与治理等工程,全力加快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等。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党晓勇介绍,青海还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谋划推进国网干线、城际铁路、跨区域引调水、防洪枢纽等工程,着力优化交通枢纽布局、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谋划推进输电通道、新能源开发等工程,持续打造“绿电特区”;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工程;探索深加工产业链,谋划推进碳纤维、高纯氧化镁、镁合金产业集群构建等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青海省政府党组务虚会强调,要辩证看待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从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一优两高”战略、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论证、合理提出明年、“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廉洁政府。坚决守护好源头活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河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凝聚保护黄河的“青海力量”。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青海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pdf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4 浩欧博 688656 --
  • 12-31 传智教育 003032 --
  • 12-31 重庆银行 601963 --
  • 12-30 征和工业 003033 --
  • 12-28 惠泰医疗 688617 74.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