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2023上市行分析报告出炉!银行高管近几年薪酬是升是降?哪家“含绿量”最高?

2023-10-17 19:19:44 作者:林羽 收藏本文
A- A+

  2022年,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收官,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在监管指导下,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建设和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国内外发展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上市银行治理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上市行高管及董事薪酬水平、绿色金融业务情况、ESG风险管理、房地产贷款等多方面对我国上市银行进行分析。

  从薪酬方面看,2022年,上市银行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和高层管理者的平均薪酬水平分别为152.32万元、28.47万元和145.56万元,降幅分别为3.75%、3.03%和2.97%。值得注意的是,86%的上市银行披露已经实施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64%披露已经实施绩效薪酬扣回制度。

  与此同时,去年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业务保持快速增长,ESG风险管理逐步加强,碳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有序开展。

  股份行、城农商行高管去年均薪下降,大型银行近5年垫底

  2022年,中国上市银行高管平均薪酬为145.56万元,相对于上一年(150.02万元)下降2.97%。具体来看,除大型银行高管平均薪酬(99.67万元)相对于上一年度增长11.31%之外,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高管平均薪酬均呈下降趋势,相对于上一年度分别下降1.03%、6.12%和6.55%。

图1:各类上市银行2018-2022年高管平均薪酬水平(本文图表均来源于《报告》)图1:各类上市银行2018-2022年高管平均薪酬水平(本文图表均来源于《报告》)

  从2018-2022年数据看,各类上市银行高管平均薪酬的高低次序基本保持不变,即股份行最高,城商行和农商行依次占据第二和第三位,大型银行最低。

  《报告》分析表示,考虑到执行董事通常为高管层中级别最高的成员,对比执行董事和高管层的平均薪酬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高管层内部的薪酬差距。

  在各类银行中,大型银行较为特别,2022年度高管平均薪酬(99.67万元)高于执行董事平均薪酬(83.76万元),意味大型银行高管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薪酬差距的“倒挂”,即董事长、行长、常务副行长等薪酬水平反而低于其他职级相对较低的高管层成员。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型银行纳入中管干部范围的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受到“限薪令”的影响,而高层管理者(通常为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等)的薪酬水平则不受“限薪令”影响。

  对于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其2022年度的高管平均薪酬水平分别为199.29万元、146.08万元、119.56万元,均低于执行董事的薪酬水平(分别为209.58万元、147.70万元、138.35万元)。因此,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高管层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是正常的,体现出此几类银行采取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高管聘任与薪酬决定机制。

  此外,《报告》还指出,薪酬递延制度的引入,能够促使董事和高管获得的薪酬与相关风险的持续时间相匹配,从而减少道德风险和经营行为的短期化;薪酬扣回制度,则为违法违规行为和不当经营行为提供了经济处罚,强化了薪酬的约束效应。

  截至2022年底,共有50家上市银行在其年报中披露已经实施董事和高管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占比约86%;共有37家上市银行在其年报中披露已经实施董事和高管薪酬绩效薪酬扣回制度,占比63.79%。

  上市行积极将ESG纳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工行绿色信贷余额摘冠

  2022年,我国上市银行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末,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5%,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1倍。

  从绿色信贷方面看,截至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其中,55家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6.39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绿色贷款总余额的比重为74.4%,同比增速达到45%。

  具体来看,在六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0.4%,绿色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总额比例为17.1%,均为最高。

  上市股份行中,2022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000亿元的有5家,分别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其中,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6370.72亿元)及占比(12.8%)均为最高;民生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67.6%)最快。

  上市城商行中,江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015.00亿元)最高,成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145.1%)最快,贵州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比例(15.9%)最高;上市农商行中,渝农商行绿色信贷余额(487.15亿元)最高,江阴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增速(177.6%)最快,瑞丰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比例(9.3%)最高。

  从绿色债券方面看,上市银行中,股份行和城商行在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发行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末,上市股份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2400亿元,占上市银行发行总额38.4%,排在首位;其次为国有大行,累计发行规模1900亿元,占比30.4%。

  在发行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上市城商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数量为53只,占上市银行发行总数量的58.2%,排在首位;其次为股份行,累计发行15只,占比16.5%。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与推动下,银行机构对ESG风险认知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将ESG相关因素纳入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之中。比如,建设银行研发适用于全量对公客户的自动化ESG评级工具,并于2022年12月完成系统上线在全行推广应用,由系统自动生成客户ESG评级结果,支持信贷投资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兴业银行明确将ESG相关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运用到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三大业务条线的授信流程中,根据相关风险评估标准将客户分为A、B、C、D四类,采取差别化的管理策略,并融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合同签订、融资发放、存续期管理等授信流程各环节。

  多家上市行对公房贷平均不良率上升,警惕民营房企流动性危机

  2022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结构性分化仍较显著持续。《报告》指出,国内经济总体恢复,房地产行业累积风险持续显现,部分前期盲目扩张、负债水平较高的大型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

图2: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及变化情况图2: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及变化情况

  2022年末,上图29家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33%,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除苏州银行贵阳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外,各家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率均有所上升。

  从不同银行类型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对公房地产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58%、2.84%、3.00%、3.75%,较上年末分别上升了1.85个百分点、1.26个百分点、0.15个百分点、1.4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政策面支持叠加需求面回暖有助于房地产风险稳步出清,但房地产复苏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当前房地产存量风险仍处于释放期,银行仍需警惕民营房企流动性危机,防范增量风险扩散,对公房地产贷款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图3: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及变化情况图3: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及变化情况

  2022年末,上图20家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51%,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从不同银行类型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个人住房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为0.46%、0.46%、0.5%、0.67%,较上年末分别上升了0.14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0.31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称,2022年受疫情反复、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等因素影响,居民就业、收入、预期承压,购房意愿偏弱,刚需与改善性需求的购买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2023年以来商品房销售景气度呈回暖迹象。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前5月,排名前100房企销售总额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为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审批需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

图4: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及变化情况图4:2022年部分上市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及变化情况

  此外,《报告》显示,受前期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居民信用卡贷款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承压。2022年末,上图26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平均不良率为2.98%,同比上升0.87个百分点,除盛京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外,各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

  从不同银行类型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卡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为1.80%、2.50%、3.21%、4.20%,较上年末分别上升了0.03个百分点、0.37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2.36个百分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林羽

林羽

金融原创方向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