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召开!交行行长刘珺谈绿色发展之路,如同走钢索之人寻求“六个平衡”

2023-09-14 09:48:23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至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绿地外滩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交通银行行长刘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李可东等金融机构高管出席。

  在刘珺看来,绿色转型离不开技术革新,但绝非仅靠技术推动。任何一项重要的科技变革,均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减碳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各经济体、各行业齐心协力。

  同时,他还表示,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绿色科技发展,从应为角度看,金融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交换,本质上便是要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配置,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无可厚非;从可为角度看,除向传统绿色行业提供常规贷款服务外,金融机构还可以打造创新模式,为绿色科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之路充满坎坷,

  如同走钢索之人寻求“六个平衡”

  刘珺在与凯文·凯利对话演讲时表示:“我们正经历越来越频繁的绿天鹅事件,降低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已刻不容缓,生态系统若是崩塌,将带来人类无法承受的后果。必须立即付诸行动,践行绿色经济之路。”

  在他看来,绿色发展之路充满坎坷,如今仍面临诸多取舍和抉择,如同走钢索之人,努力寻求“六个平衡”。

  具体来看,一是平衡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地缘竞争主题,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立场冲突;

  二是平衡减碳要求与生存发展需要,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减碳或直接威胁到其生存权利;

  三是平衡新能源与“旧”能源。当前,欧洲多国重启煤电与核电,事实表明,仅依靠新能源,无法保证能源的自主安全可控。至少在现阶段,“旧”能源很难、或根本无法被大比例地快速替代;

  四是平衡已验证技术、未验证技术以及未来技术。技术发展具有迭代推进的特点,对上一代技术的更新可以提升新一代技术的可行性,与凯文·凯利所提及的“进托邦”理念相互呼应;

  五是平衡不同维度的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与社会利益的对立、国别可行性与全球一体化行动方案的差异、单一技术可行性与合成技术互斥的问题;

  六是平衡代际成本和收益,不同代际承担的绿色转型成本并不均衡。

  他认为:“我们这代人的发展,应做到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威胁。”

  技术发展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

  实现碳达峰需快速摒弃化石能源

  “技术是达成上述六大平衡的关键。”刘珺表示,技术发展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实现碳达峰需要快速摒弃化石能源。

  刘珺称:“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在每一次能源转型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正如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时间有限,分秒必争。” 

  此外,在他看来,负碳技术与减碳技术均是实现零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对于钢铁等高碳行业,与之相适配的绝对零碳技术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大幅削减煤电仍需时间。

  “CCUS(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中和已排放的二氧化碳,但目前可实际投产的CCUS技术仅占三分之一。要实现全球1.5℃温控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所有相关技术的潜力。”

  刘珺表示,绿色转型离不开技术革新,但绝非仅靠技术推动。任何一项重要科技变革,均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减碳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各经济体、各行业齐心协力。

  “绿色金融的概念仍在不断扩展延伸。”刘珺表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供多种ESG金融产品,全球可持续标准不断完善,助推了ESG理念的金融实践。

  他指出,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绿色科技发展,从应为角度看,金融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交换,本质上便是要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配置,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无可厚非;从可为角度看,除了向传统绿色行业提供常规贷款服务外,金融机构还可以打造创新模式,为绿色科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他还在演讲中引用鲍比·麦费林的一首老歌称:“人生难免不尽如人意,焦虑只会让烦恼加倍。”

  金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持续金融开启全球投资新风口

  刘金在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金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通过推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31年前联合国发布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声明以来,可持续金融便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演进。

  刘金强调:“当前,可持续金融开启了全球投资新风口,既是金融业的机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困难和挑战,全球金融业需要携手共进,才能共创可持续金融新局面。”

  “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金融发展,近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刘金表示,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可持续金融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二是金融工具不断丰富;三是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到国际机关、组织之中,落实可持续发展标准。

  在他看来,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源的集聚者,应该为可持续发展的乐观主义增添更多确定性。

  与此同时,李可东在大会上表示,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金融企业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发展命题之一,也是最大的发展机遇。

  他表示:“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恢复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如何处理好发展与安全、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加快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保险服务,需要整个保险业共同努力。”

  此外,李可东还认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ESG作为关注企业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绩效的经营理念和评价体系,与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双碳”目标高度契合,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他表示:“我们深刻感受到,通过推动‘商业向善’,ESG治理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提供了行动框架,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路径。”

  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由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主办,老凤祥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