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表现哪家强?每股社会贡献值哪家高?一文详解14家银行2021社会责任报告

2022-04-08 19:17:20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文/新浪金融研究院 翘楚 

  伴随双碳战略目标推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持续升温,各大银行机构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备受关注。

  目前,已有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陆续披露了2021社会责任报告。

  总体来看,14家银行绿色贷款总量达100278.66亿元,其中,6家国有大行发放绿色贷款86792.07亿元,8家股份行发放绿色贷款13486.59亿元。此外,兴业银行以每股社会贡献值15.5元位居榜首;工行以普通股现金分红总额1045.34亿元位居总额榜首;招行以每10股现金分红15.22元位居榜首。

  14家银行绿色贷款破十万亿,

  工行位居榜单首位

  绿色金融是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银行机构纷纷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据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

  从6家国有大行及8家股份行披露数据看,14家银行绿色贷款总量达100278.66亿元。其中,6家国有大行发放绿色贷款86792.07亿元,8家股份行发放绿色贷款13486.59亿元。

  国有六大行方面,截至2021年末,工行绿色贷款余额以24806.21亿元位居14家银行领先地位,较上年提升34.41%;农行绿色贷款余额为19778亿元,较上年提升30.6%,在六大行中排名第二;建行以19631.29亿元排名第三,较上年提升46.21%;中行绿色贷款增速最高,较上年提升57%,绿色贷款余额为14086亿元;交行绿色贷款余额为4767.63亿元,较上年提升31.37%;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3722.94亿元,较上年提升32.52%。

  股份行方面,截至2021年末,中信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000.79亿元,同比提升140.75%;光大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245.92亿元,同比提升20.12%;招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638.42亿元,同比提升26.49%;民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073.17亿元,同比提升103.76%;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91.35亿元,同比提升204.6%;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39.4亿元,同比提升42.11%;浙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042.44亿元,同比提升32.75%;恒丰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55.1亿元,同比提升140%。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恒丰银行、民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幅均超过100%,增幅分别为204.6%、140.75%、140%、103.76%。

  此外,从绿色贷款投放方面看,各大行主要方向包括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生态保护、清洁能源、风电项目、绿色交通等相关需求。

  每股社会贡献值备受关注,

  交行、兴业分别位列大行、股份行之首

  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每股社会贡献值”。公开资料显示,每股社会贡献值是指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计算形成的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

  同时,上交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指出,公司可以在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每股社会贡献值,从而帮助社会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司为其股东、员工、客户、债权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真正价值。

  下表9家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交行以4.9元位居国有六大行每股社会贡献值榜首,兴业银行以每股社会贡献值15.5元位居股份行首位。

  具体来看,工行每股社会贡献值为2.79元,同比增长0.72%;农行为2.56元,同比增长9.4%;中行为2.6元,同比增长31.31%;建行为3.8元,同比增长11.44%;交行为4.9元,同比增长2.51%;邮储银行3.78元,同比增长7.69%;中信银行5.64元,同比增长7.43%;招行为14.36元,同比增长9.62%;兴业银行为15.5元,同比增长10.32%。

  除此之外,股东回报情况一直深受投资者关注,截至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中已有12家银行披露现金分红相关信息。

  从普通股股东分红情况来看,工行以普通股现金分红总额1045.34亿元位居总额榜首,成为总额唯一突破千亿的银行;招行以普通股现金分红总额383.85亿元位居股份行首位。

  从每10股现金分红来看,建行以每10股现金分红3.64元位居国有六大行榜首,招行以每10股现金分红15.22元位居榜单榜首。

  各大行加强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

  绿色金融迅速发展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银行机构纷纷加速布局绿色金融领域,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战略发展中。

  在绿色金融战略定位上,各大行将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高度。工行提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绿色银行,成为具有良好国际声誉的绿色银行,同时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农行提出将深化交流合作,融入国际标准,不断提升绿色银行形象;中行提出将紧扣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主动融入全球绿色治理,打造“绿色金融”首选银行;建行提出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局,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制订全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

  在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上,绿色信贷依然是绿色金融业务重点。比如,交行印发了《关于加快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的意见(2021年版)》等政策,深入推进绿色金融管理工作;中行制定《中国银行对公绿色信贷相关支持政策》,为绿色业务发展提供细化指导和支持;招行制定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节能环保行业信贷政策》等;光大银行严格执行“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控制高能耗企业授信。

  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上,绿色金融工作主要由各大行董事会负责统筹、监督,比如,建行董事会负责督促管理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定期听取绿色金融推进情况汇报。此外,管理层也会下设绿色金融委员会,比如,交行建立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就集团绿色金融发展的重大政策制度、重要事项议题等进行决策部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赵般娇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