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财公司银行存量理财业务被压降?有省份在2026年底前完成,牌照入场券愈发难求

2024-06-25 19:15:34 作者:林羽 收藏本文
A- A+

  近日,一则关于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有消息称,山东、重庆、湖南等省份多个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收到监管下发的通知,要求在2026年底前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

  针对此事,有部分省份称已收到监管部门在内部下发的通知,并表示此部分业务一直在压降,已有一段时间;另有部分省份则被口头告知,亦将下发文件。不过,有消息称监管虽然要求压降,但并未明确要求全部清零。此外,还有其他省份城商行工作人员称暂未收到相关通知。

  有专家表示,此次整改对象主要针对未设理财公司的城商行、农商行的理财业务,目前约有218家城农商行存续理财业务。

  城农商行存续规模呈下降之势,

  理财公司去年增至22.5万亿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银行存量理财业务规模在持续压降。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3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末,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合计为4.73万亿元;2022年存续规模为3.53万亿元;2023年末存续规模3.17万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以理财公司为主导的趋势愈发明显,2021年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为17.19万亿元,2022年增至22.24万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至22.47万亿元。

  图1:2021年存续产品数量、规模情况(分机构类型)

  图2:2022年底各类机构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图3:2023年末各类机构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另外,《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续规模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前者同比下降32.8%,后者同比下降48.48%。

  从理财投资收益情况看,2023年,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39亿元,相对来看,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更多,达5242亿元,同比增长0.85%。

  从代销情况看,去年理财公司不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持续下降。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2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

  此外,17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2023全年累计直销金额0.26万亿元。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有49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163家。

  图4: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有32家理财公司陆续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六大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5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其中浙银理财尚未开业。

  银行理财牌照收紧

  表外风险管控趋严

  针对上述压降存量理财业务一事,华宝证券研究团队指出,目前我国已成立32家理财公司,国有行和股份行均已设立理财公司,因此本次整改对象主要是未设理财公司的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业务,目前约有218家城农商行存续理财业务。

  从牌照批复方面看,华宝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在目前已开业的理财公司中,合资理财公司的规模在百亿级别,其他理财公司的规模在千亿及以上,部分理财存量规模较大的银行机构,如上海农商行、成都银行等仍有较大可能获得牌照批复,而部分理财存续规模较小的银行或将加速转型,由产品发行向全面代销转变。

  若后续政策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即在2026年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那么在目前存续的3.2万亿元市场份额中,排除部分可能最终成功申请到牌照的头部城农商行机构,预计将有2万亿元左右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转为代销现有理财公司或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的产品,对于已拓展较多城农商行代销业务的理财公司而言,可能具备了较大的先发优势。

  此外,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称:“对于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银行目前有四种状态,一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且作为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仍有较大可能获得牌照许可;二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非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前路坎坷,申设成功希望不大;三是未开始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但仍心存一丝希望;四是完全不准备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直接为未来代销转型做准备。”

  那么,监管为何会收紧理财牌照的批复发放?中金公司认为,考虑到资管业务对于资源投入和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监管对理财牌照数量的收紧体现出其对银行表外风险管控具有审慎的态度;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机构目前可能尚不具备完善的投研能力与风险隔离能力,过多发放牌照反而可能导致影子银行风险进一步发生。

  中金公司预计,考虑到理财业务转型已有相对充裕的过渡期,预计理财行业供给侧改革或迎来加速,部分未获牌照机构或逐步在1至2年内清退理财业务规模。

  与此同时,周毅钦还提醒:“压降理财产品、乃至最终清零的过程很痛苦,特别是将有一批不良资产要陆续回表。所以,如果不希望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指标、利润指标产生扰动,这些工作都需要早做准备,以时间换空间。”

  自2018年12月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来,监管部门对理财牌照的发放秉承“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模式,有序批设银行理财公司。

  另外,未设立理财公司的商业银行应如何做?今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暨理财公司年鉴(2023)》指出,对于未设立理财公司的商业银行,需提高对理财业务改革的重视程度并要加快推进步伐,从而促进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发展方向包括不限于申请单独成立理财公司、联合其他银行一起设立理财公司、专注财富管理业务等。

  银行理财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多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除了压降存量理财业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理财公司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另有公司将部分产品提前终止。

  具体来看,包括农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上银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广银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均发布公告,调低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从产品类型看,主要涉及固收类产品。

  除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外,还有理财公司将部分规模较小、运作情况不及预期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已有至少20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比如,6月13日,民生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根据产品合同约定,公司决定于2024年6月18日提前终止民生理财富竹安盈6个月封闭6号理财产品,并将在提前终止日后两个工作日内进行收益分配。

  中邮理财于6月11日发布公告称,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目前产品实际业绩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经与客户沟通一致,中邮理财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拟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终止日)提前终止。

  而在业绩比较基准下行之下,很多银行理财公司理财产品费率也竞相打折促销,甚至降至零费率。

  从调降费率的理财产品类型看,主要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为主。同时,调降的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林羽

林羽

金融原创方向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