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暴后的重庆农商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曾因掩盖不良贷款等收千万级罚单

2024-06-18 19:56:29 作者:林羽 收藏本文
A- A+

  近日,一则女职员表白行长的视频,将这家上市银行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传闻称,重庆某商业银行支行一名80后已婚女员工发布表白60后已婚副行长的视频,从而引发全网热议。后经核实,重庆某商业银行即为重庆农商行,该行针对此事回应称:“所涉双方均已分别于2010年、2019年离婚至今,与网传已婚言论不符。”

  虽然此事件已有结局,但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商行近年来可谓深陷“多事之秋”,不仅频因信贷业务违规而遭到监管处罚,两年前更是被开出超1200万元的巨额罚单。同时,该行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亦不乐观,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息差下行压力犹存。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上年资产清收使业绩同比波动

  重庆农商行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重庆市农村信用社,2010年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上市银行;201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2020年2月正式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西部首家“赤道银行”。

  截至2023年末,重庆农商行下辖7家分行、35家支行,共1751个营业机构,并发起设立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理财公司、12家村镇银行,从业人员1.5万人。

  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A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的业绩表现自然备受市场关注。不过,自2022年以来,该行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2022年、2023年,重庆农商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9.91亿元、279.56亿元,同比减少6%、3.57%。而在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规模则首次突破300亿,至308.42亿元。该行在2023年报中解释,受净息差持续收窄影响,营收同比有所下降。展望明年,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下降的趋势仍在延续,该期数据为71.28亿元,同比下降2.88%。国信证券报告对此解读,主要是受益于债市利率下行,一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7%。同时,手续费及其他佣金收入同比增长0.2%,2023年全年则下降6.4%。

  在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的同时,该行归母净利润同样有所下滑,具体来看,该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5.24亿元,同比减少10.81%,此意味着该行在今年首季出现了营收及净利“双降”的局面。

  与此同时,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35.0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30%,其解释为主要是由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引起。

  具体从信用减值损失情况看,一季度,该行信用减值损失1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03亿元,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该行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金额占全年比重为70.76%,因此,该行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比较基数较低,净利润比较基数较高。

  2023年报显示,重庆农商行称将在保持对资产审慎计提减值损失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力争保持全年回款金额稳定。此外,一季度该行拨备前利润为5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4%。

  国信证券指出,该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去年一季度不良回收规模较大带来的高基数影响。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对利润表现形成支撑,预计2024年该态势仍有望延续。

  净息差持续收窄,

  去年涉房不良率抬升

  除了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外,重庆农商行当前仍面临息差收窄压力。该行披露的一季度净利息收益率为1.64%,较2023年全年下行9个基点。而净息差的下降,也拖累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9.18%。

  另外,近两年利息净收入的表现亦不乐观,重庆农商行2022年、2023年分别为254.04亿元、234.93亿元,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3.17%、7.52%,同比减少8.31亿元、19.11亿元。

  不仅如此,重庆农商行近年中间业务收入亦出现负增长。2021-2023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27.24亿元、19.13亿元、17.91亿元,同比减少6.16%、29.77%、6.37%。

  不过,在今年第一季度,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止跌回升”,为5.23亿元,同比微增0.19%。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今年一季度,该行不良贷款余额82.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亿元;不良贷款率1.19%,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367.54%,较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行一季度及2023年不良率均为1.19%,与2022年末相比有所下降,但房地产业不良率不降反升,从2022年末的7.28%升至去年末的9.27%。

  该行曾在2022年报中解释,受行业整体风险等因素影响,个别公司客户风险有所暴露,如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较差等因素影响,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资产质量下迁,房地产行业不良余额及不良率有所上升。

  信贷业务违规频出,

  曾因掩盖不良贷款等被罚超1200万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可谓深陷“多事之秋”,前有息差下行压力,后有“隆鑫系”债权风险。

  据该行2022三季报显示,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鑫控股”)为其第四大股东,曾持有其5.70亿股股份。

  据了解,在2021年12月,隆鑫控股持有的该行4.33亿股限售流通股由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划转至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占重庆农商行总股本的3.81%;2022年1月,隆鑫集团破产重整申请被法院受理;同年3月,重庆农商行披露与隆鑫集团等13家公司的债权情况,合并申报债权金额为72.62亿元。

  2022年11月21日,隆鑫集团重整计划经重庆五中法院裁定通过,但由于破产重整进展不达预期,未在限定日期内完成重整计划,重庆五中法院于2023 年11月20日裁定延期6个月至2024年5月21日。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隆鑫控股在该行信贷业务已完成核销。

  除此之外,重庆农商行及其分支机构近年频因信贷违规、内控合规等问题遭到监管处罚。

  比如,今年4月28日,重庆农商行万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今年2月,重庆农商行梁平支行因未执行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贷款“三查”不尽职被罚款65万元。

  去年12月,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被罚款120万元,时任该分行副行长罗某被警告。

  去年4月,重庆农商行酉阳支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流向关联公司、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信贷资金被挪用等罚款105万元。

  2022年11月,重庆农商行收到该行史上最大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285万元,罚单剑指该行及其相关责任人九项违法违规行为: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同业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不尽职,部分业务出现风险;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形成重大信用风险;同业投资业务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未执行统一授信管理。

  而就在重庆农商行今年2月召开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后,该行原副行长舒静便在随后被官宣“落马”。

  具体来看,今年3月,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重庆农商行2023年年度报告中,该行曾提及,该行根据监管要求,结合行内实际,开展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评价、“合规体系建设强化年”活动、案件风险排查、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消保专项检查等工作,持续提升条线履职能力和效果,不断增强员工合规意识,进一步提升业务发展的合规性和内控管理的有效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林羽

林羽

金融原创方向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