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7月6日主讲了NIO Power Day 2022,晚上与媒体晚宴,第二天一早,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又火速赶高铁去武汉参加2022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匆忙中撕破了衣服。到武汉后,跟接他赶往会场的蔚来道路服务专员小哥换了一下衣服就上台了。
秦力洪先讲了刚刚发生的这个故事,然后以小现大了一下:“不同的人在奔向那班即将关门发车的列车的过程中,大家的体验不一样,有人可能会丢了行李,有人可能会划破了衣服,有人可能会崴脚。但是我想今天我们全行业要面对的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怎么在关门前上那班车。”
然后,近半小时的演讲只有一张PPT,全程临场发挥,没打一个磕巴。
讲的是这趟时代列车有什么不一样,要如何赶这趟车。除了人人都感知到的电动化、智能化,秦力洪还提出了另一大变化:传播方式和零售模式的变化。企业不仅自己卖车,还自己做媒体了——“蔚来自己研发自营的公司的APP现在每天的有效日活40万,有效日活40万汽车行业的APP就把它放到汽车垂直媒体里面去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媒体,但这是我们自己经营的。我们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整个车辆在物流、仓储、分销、销售服务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变化。”
之所以临场发挥全程不打磕巴,除了口才好,还因为这些东西他们想了超过8年,能在2014年成立之前就想清楚未来的世界,比如坚持当时完全没有成功案例、已经被业界判了死刑的换电路线。
而现在,“截止到今天,我们在中国部署了1013座换电站,平均每座换电站每天理论吞吐量服务能力300台车,投资几十个亿。截止到三天前7月4号晚上,我们蔚来车主的真实换电的数量突破了一千万次,每天现在增加3万多次,平均每2.7秒钟就有一辆蔚来的车换完电出发。就在我说这句话的时候,10辆车换完电了。”
认知领先的重要性。
以下是秦力洪演讲实录全文。
尊敬的刘书记、尊敬的贾可老师,还有各位今天莅临的专家们、老师们、朋友们,大家好!
我今天在过来参加活动的路上有一点小的寄语,我今天一早从上海坐高铁过来,因为时间特别早,也特别挤,差点赶不上那个车。在一路奔走拥挤的过程中,就把自己本来为活动准备的衣服给划破了。到了武汉以后,我们公司的道路服务专员一位小朋友开车来接我,我看他身材和我差不多,我就跟他说,“你把你那身脱下来给我穿上”,所以我今天是穿着蔚来的道路服务团队的工作服,没有任何对大会不敬的意思,给大家做一个小解释。
这个故事我觉得特别适合今天的主题,刚才我在想我是怎么把衣服撕破的呢?因为我为了赶上那班车。那班车它到点关门就走了,你说等我做好所有的准备,很从容地过去的时候可能就赶不上那班车了。那班车就是我们今天大会的主题,就是我们要“刷新”的内容。
这个行业在发生剧变,我们做好准备没有?都需要去上那班车。那么不同的人在奔向那班即将关门发车的列车的过程中,大家的体验不一样,有人可能会丢了行李,有人可能会划破了衣服,有人可能会崴脚。但是我想今天我们全行业要面对的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怎么在关门前上那班车。
所以我也是一路上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决定把我今天本来准备好的一个PPT就不用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内心深处这几年来很多的感受和想法。
刚才看了长明老师(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的演讲以后,我觉得不翻PPT是对的,因为他那边已经太全面了。作为刚才长明老师讲的市场变化的趋势、数据,背后我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包括蔚来汽车的一点感悟,给长明老师的数据做一个鲜活的助教。
今年1到5月新能源在乘用车里的渗透率20%多,去年全年大概是13%点多,四季度达到17%。但是前年,2020年,这个数字只有5.6%。再前一年,2019年,这个数字只有4%点几,2018年只有3%。我们蔚来汽车是2014年年底创业的,2014年三季度筹备,我们筹备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是神经病,因为看不到这个市场。当时整个的渗透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几。
汽车是一个长周期的产品,从我们创业到现在不过八年时间,动作快一点两代半的产品,稍微稳重一点,一代半的产品,它就过来了。所以呢,当别人都觉得你是神经病的时候,你开始想的事可能才是有价值的。当别人觉得你是神经病的时候,你上那班车,你可能就会划破衣服,丢了行李,踩着别人,都有可能。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刷新”的一部分,如何把握这个时机。
刚才通过长明老师详实的数据可以看到现在是机会已经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我记得前年工信部做了一个规划,工信部提出希望在2025年,咱们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20%。2030年还是2035年要超过35%。但是我看今年我们就已经把2025年的事给实现了,今年下半年如果没有颠覆性的变化的话,我觉得今年的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全年做下来应该会在25%左右,最高的城市像深圳已经到了40%了,上海到了35%了。刚才长明老师给大家展现的没有任何限行限购,没有任何对新能源特殊政策支持的地方,完全市场选择,也迈向了接近20%了。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小众细分市场。
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行业剧变的过程中,作为革新的一部分,革新者现在开始看到了红利。但是一个事情都有另外一面,另外一面是什么呢?当窗口开得很大的时候,机会可能就要关上了,这个车可能要关门发车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贾可老师还有各位专家组织这么一个主题叫“刷新”的论坛,我觉得恰逢其时。
咱们回顾一下,汽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行业,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任何国家都是民用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都是供应链,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当前为什么感觉到那么大的变化呢?因为我是看到三个百年一遇的潮流在这个地方碰头了。
第一个潮流是持续了一百年以上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汽车的动力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的老领导,也是老大哥许敏教授在下面,许教授曾经是美国的发动机燃烧学会的院士,内燃机的年代,任何问题我觉得许院士是最知道的。为了把百公里油耗降低一点,为了把燃烧效率提高一点,几十亿美金投下去不一定能够取得成果。
但是过去大家一点一点进步,到了一定的程度,现在一个新的赛道出现了,就是新能源,它不是在一个技术路线上的渐进,它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讲得不好听一点,好多年的积累今天不一定有用,或者在某些领域吧,在我们看到的20%到30%的市场里面已经没用了。而这个数字呢每年还在扩大。汽车的动力形式的变化是一个百年一遇的现象。我觉得我们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间碰到这个现象,不管你是革新者还是跟随者,我觉得是我们的幸运。
第二个大的变化就是智能化,数字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全面渗透。这个数字技术不简单的是一个自动驾驶,也不简单的是一个智能座舱。它在车辆本身的产品上,它已经成了底层平台架构的一部分。过去我们车辆谈平台架构没有太多智能化的事,最多有一个附属的电子架构系统,它是作为一个平台的附属存在的。现在智能架构和机械架构至少是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
它又分成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还有车和周围环境的互联,车与车的互联,以及驱动整个公司中后台的这些大的数据运营这个智能系统,甚至会改变一个汽车公司的组织模式。
所以智能化对汽车行业的全面渗透,车成为一个既是复杂的机械产品,同时也是一个智能终端,这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个变化也是百年一遇的。
第三个大的变化是传播方式和零售模式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对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占据,所有的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的方法和营销组织的方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天严格地来说,每一个个人都是媒体,十年前不是,过去我们都是受众,过去当你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你发表,别的观众是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今天当你看到一个观点你发表你的想法的时候,别的读者是知道你在想什么的,这是一个本质的变化。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理论上都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听见。
厂家可以不依托任何中间渠道直接触达我们的用户,我举个例子,我们蔚来自己研发自营的公司的APP现在每天的有效日活40万,有效日活40万汽车行业的APP就把它放到汽车垂直媒体里面去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媒体,但这是我们自己经营的。我们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整个车辆在物流、仓储、分销、销售服务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变化。
我们再回顾一下,汽车动力形式百年一遇的变化,叠加智能化和汽车的百年一遇的结合,再叠加这个社会的信息分发和营销模式百年一遇的变化,这是三个完美风暴的重合。在这么一个三个完美风暴重合的年代,我觉得变与不变不是任何企业有自由去选择做与不做的事。我觉得我们作为企业界的人,我们唯一需要思考的方法就是怎么去变,怎么去变能够不被风暴所摧垮,而成为这个风暴中心的弄潮儿。
刚才徐老师讲了非常重要的也是本质的观点,第一是产品力;第二是成本,当然成本会传导过来是价格、性价比。这是汽车产品最重要的两个属性。我在这里做几点补充,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觉得也是需要考虑的。
除了汽车产品本身之外,在新能源这个赛道崛起的时候,我觉得服务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事。我们过去可能已经习惯了把服务交给经销行业,厂家主要是出政策、出激励、检查、兜底。现在我觉得服务不管你以什么模式必须要做,尤其是电动车的品牌,充电、换电服务必须要做。这个观点可能有一定的争议,但是我是发自内心地说,不做能源服务电动车企业它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电动车品牌。
汽油车的年代为什么你可以不做呢?因为有经营了70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出门往任何一个方向走三个路口一定会有加油站。但是充电它真的那么方便吗?我记得在我们蔚来公司创业前,我们的创始人董事长李斌,他当时还是易车集团的董事长,利用他的职务之便在易车集团搞了一个样本量有8万多的调研。问题非常简单:你为什么不考虑电动车?当时有很多人分析说技术不成熟,品质、安全。真正用户的心声排第一位的就是充电不方便,排第二位的是电池太贵,因为电池贵,搞得车就贵。
刚才徐老师讲了我们要打的是同价位或者同级别的燃油车你跟它价格拉齐才有竞争力,电动车电池包10万块一个怎么跟它拉齐呢,所以那时候靠补贴。现在补贴没了怎么跟它拉齐呢?今年电池涨价涨得很厉害,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上游原材料不是涨了百分之多少,是涨了10倍、20倍,最近稍微回落了一点点。
电池包的直接成本,不同的厂家选择电池包不一样,涨30%到50%是常态。如果你的电量大一点,续航里程高一点,这个电池包均价可以到10万来算大数,10万块的30%到50%,一台发动机的钱今年就涨出来了,你怎么跟它性价比一样。
所以这是当时消费者的忧虑,充电不方便,电池贵,所以我不买电动车。因为大家不买电动车,所以电动车卖得慢,保有量小,没有人投资去做充电桩,没有人投资控股矿山改善电池技术,把它的成本降下来。成本是靠规模和技术成熟降下来的,没有消费就没有规模,而对这两个事的担忧就没有消费,这是一个死循环。
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把这个蛋糕从今天的20%干到将来的80%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而不是不同的电动车企在今天比,我这个月比你多了200台,你比我多了3000台,当然媒体老师们很喜欢去排序。但是我觉得根本就不算,这是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我们要看的是高考。必须要做服务,必须要做充换电能源相关的服务来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用户痛点解决了,消费就能扩大,消费扩大了,市场就有规模,市场有规模了,投资、成本方方面面什么都有。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政策驱动的年代转向由消费驱动的年代,由消费驱动的年代我们就要真正关注消费者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快乐和痛苦。
昨天我在上海跟我们蔚来的用户,还有一些媒体朋友们沟通了一下我们蔚来的能源体系,也简单给大家做个汇报。截止到今天,我们在中国部署了1013座换电站,平均每座换电站每天理论吞吐量服务能力300台车,投资几十个亿。截止到三天前7月4号晚上,我们蔚来车主的真实换电的数量突破了一千万次,每天现在增加3万多次,平均每2.7秒钟就有一辆蔚来的车换完电出发。就在我说这句话的时候,10辆车换完电了。
昨天我又看到了公安部披露的一个数据,中国的新能源车保有量截止到6月底突破了一千万辆,一千万辆的市场,我是觉得我们如果没有一千万次换电,没有一千座换电站,我们是对不起这个市场的。
所以在这里呢第一次跟各位同行的领导、老师、专家们沟通;第二个,我个人作为用户也发表一个小小的倡议,我提议我们这个行业在关注车本身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能源补充这个领域,一定要做,而且大家在做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它成为对别的品牌的用户可开放、可共享,该收钱收钱,那是市场化,但是不让别人用,我觉得这个是本末倒置。不让别人用防的是其他电动车品牌。而我们现在作为新能源的从业者,我们需要吸引的是谁呢?我们需要吸引的是还有78%的燃油车用户。抓到放小,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国家可以节约投资,社会资源也可以集约利用。
昨天我们也向参加蔚来活动的媒体老师们公布了我们蔚来汽车所有的换电技术,以及我们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发布的800伏高压的电池包平台,以及与之配套的换电技术平台向行业开放,欢迎大家来合作。
过去几年,我们在中国非常艰难地部署了9600多根充电桩,我最近统计了一下,这9600多根充电桩它所加出去的电,按电量来算,80%的电都加给了蔚来汽车以外的品牌,我非常高兴。我觉得所有的电动车用户的体验好了就是好,电动车企业之间有竞争,更多的是同行。我发明了一个词叫“竞争队友”,又竞争又是队友,首先是队友,除非电动车的渗透率到了50%、60%、70%以上,才会出现你进一步我退一步的竞争。我们蔚来经常被排蔚小理,各种排,但是我的问题就是我也没少啊,大家都在进步,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
我刚才从同事身上扒衣服的道路服务团队,开通的代客充电业务,过去四年不到的时间为我们的用户服务了82万多次,这82万多次里面,除了蔚来用户以外,还有53个别的品牌的车主的用户。而且在今年上海疫情封城的时候,他们成为了上海市政府防疫保供的一个后备质量的一部分,给防疫保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我觉得这很好。
我们除了做好自己,我们更要关注我们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我们看不到那么大的环境,我们就看好一个小环境,所有电动汽车的用户他们感觉怎么样,他们有没有好的产品,他们有没有满意的性价比,他们有没有满意的服务,他们对于里程焦虑和基础设施缺乏的这种忧虑是不是逐年都在被打消。
今天我借我个人今天早上出行上车的小故事想到这么一段,跟今天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朋友来进行交流,这一列车的门就快关上了,我希望我们大家不管是衣服撕破也好,鞋丢掉一只也好,咱们一起上车,上车以后刷新之道越来越精,我们要依靠贾老师和各位专家多给我们提意见,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