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樊磊:数字经济发展,可能导致中低端的岗位被替代

国联证券樊磊:数字经济发展,可能导致中低端的岗位被替代
2021年12月17日 13:01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1年12月16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数字经济赋能金融产业发展”。国联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樊磊出席并演讲。

  在演讲中,樊磊谈到,如果数字经济进一步进步,可能还是会有低端、中端的岗位被替代。

  他指出,数字化创造出来的是人工智能的研发、大数据搜集等等高端的岗位。“这个过程中间一定会带来更加严重收入分配的失衡,所以如何应对它,我觉得我们政策的安排可能都需要做出一些新的调整。”他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想简单谈一谈数字经济在宏观层面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在影响,还有对于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的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的话,未来10年有可能每年能够提升中国潜在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当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在收入分配产生非常大的冲击,也需要我们用一系列政策加以应对。

  我稍微做一点简单的解释。首先,我们对数字经济进步对潜在增速影响的估算并不复杂。我们知道,数字经济它分为很多个领域,包括像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物联网等等。那我们就人工智能的一些应用来看的话,比如说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呼叫中心等等——这些领域可能都是人工智能可以比较好地最先取得突破、能够去替代劳动力的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很大。

  那我们中国有多少职业司机呢?大概有2600万左右。中国有多少数据中心呼叫工作人员呢?大概300-400万人。当然,现在这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自动驾驶可能只能适用在封闭的领域如上海洋山港区,在没有什么交通事故,没有各种意外的时候使用,但是真正跑到路上还是有些挑战的。但是,如果我们确实能够在相关的领域取得突破的话,如果在10年之间,我们的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一半左右的司机和呼叫中心人员的话,大概就可以占到整个中国城镇地区劳动力4.5亿人的3-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实现现在同样的产出水平的情况下,我们大概可以节约出来额外的3-4%的劳动力。

  而从中国的产出结构来看,粗略的说我们知道资本和劳动对于GDP的贡献大概是在40%和60%的水平上,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额外创造多少GDP呢?2%-3%的GDP。

  当然这只是数字经济在两个非常窄的领域的应用,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它对经济的贡献估算高一倍的话,我觉得中国可能会因为数字经济的进步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有额外的5个点的产出。平摊到每年上来讲,潜在经济增速上升0.5个百分点,我觉得不算是特别夸张的估计。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认为整个蛋糕可能会因为数字经济变得更大,但是它的分配可能确实会存在比较大的挑战。

  就像我刚才所提到的,每当有技术进步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劳动力被取代。但是这过程中间是否会导致失业,一直都有人有担心。实际上,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第三次和头两次确实存在一些差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赶牛车的人害怕被开火车的人替代,但最终大家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有一系列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炼钢、开矿,机械设备制造等等,所以社会整体上是从这个过程中获益的,而且这种获益是比较均衡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也是如此。

  但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之后,我们发现,以美国为代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新创造出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高端的信息科技领域,这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教育水平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大量中端的工作岗位——打字员、电话接线员、制造业工人等等都消失了,当然偏低端的家庭护理,餐馆服务员还有,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扩大非常重要的根源。

  因此,如果我们数字经济进一步进步,可能还是会有中低端、中端的岗位被替代,创造出来的是人工智能研发、大数据分析等等高端的岗位,这个过程中间一定会带来更加严重收入分配的失衡。所以如何应对它,我觉得我们政策的安排可能都需要做出一些新的调整。

  接下来,我想再讲一点关于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科技企业的垄断成为了国内外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垄断?国内外都很关注。我的结论就是,数字经济本身带来的垄断,应该不会像互联网平台带来的那么严重,但是从监管层面上来讲,我们还是需要适当予以关注。

  为什么会有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一般来讲,在经济学上有几个基本的机制。

  第一种是规模效应。更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带来更多的客户,而更多的客户可以导致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成本的降低。比如像钢铁,就很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越大的钢铁厂,生产的成本就会越低——所以全球来看,它的产业集中度是比较高的。但是餐饮业就不是这样,所以餐饮的集中度很低。

  第二种就是社交网络效应相关的垄断。比如我的很多朋友都用微信,我也只用微信。虽然微信不见得是技术最先进的,但是由于社交网络效益非常强大,微信自然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电商也有类似的网络效应——卖家偏好有更多买家的平台,而买家也喜欢有更多卖家的平台。因此,网络效应其实是一种非常强的垄断成因,甚至可以出现一些互联网平台单寡头的生态模式。

  最后一种机制叫“干中学”效应——你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善技能,改善产品。一些精密制造领域有这个机制,所以产业集中度也会高一些。

  数字经济牵扯到的机制主要是规模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例如训练人工智能使用的数据越多,人工智能的性能就越好;云计算的用户越多,成本就越低。但是这两种机制在传统领域也都存在,产业集中度会高一些,但是远远不能和社交网络效应相比。所以过度担忧数字经济或者科技企业的垄断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监管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有很多的数据收集并不容易,非公开所有。比如说像自动驾驶,它产生的数据被搜集到之后,只能用来训练自动驾驶的技术。如果有一些企业拼命搜集数据,它的数据库越大越领先,基于数据库训练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就越好,技术越好之后大家就会越使用它,越使用它就越领先。客观上,这有可能导致竞争对手减少,市场向寡头垄断的方向发展。所以,当数据已经成为一种资源,在监管过程中,如何界定它的所有权是谁,应该怎么样进行交易和分享……这些规则的设置,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设置机制,我认为需要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如果你说完全公有、大家共享,可能企业也没有什么动力去搜集这个信息;但是如果你说完全是企业所有,可能又会产生产业集中度提升增加垄断的问题。这个需要全方面的考虑。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2 中国移动 600941 --
  • 12-22 威博液压 871245 9.68
  • 12-21 天源环保 301127 --
  • 12-21 春立医疗 688236 --
  • 12-21 品高股份 68822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