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明:农发行员工夏雪华“常年不上班吃空饷”声誉风险分析

2021年12月17日15:09    作者:李利明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利明

  12月14日22:01,网友@刘银月676878在新浪微博实名举报其前婆婆夏雪华吃空饷,称夏雪华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支行员工,常年不上班月月领工资,拥有8套房产、9间商铺、4辆汽车,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等情况。此前的12月8日,刘银月已经发了微博称其“被骗买房‘假离婚’变真离婚”。在刘银月实名举报其前婆婆夏雪华,并透露夏雪华“农发行太康支行员工”的身份后,马上引起网友关注和传播,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报道,直接导致了农发行的重大声誉风险。

  12月15日晚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表示,周口市分行纪委经核查,目前没有发现夏雪华本人收受客户礼品、礼金及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等问题;夏雪华“常年不上班吃空饷”问题不属实,但核查发现夏雪华存在请假天数较多,以及旷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周口市分行已于2021年6月对夏雪华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扣发绩效工资,对太康县支行时任行长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处理。并于6月29日下午向举报人刘银月反馈了核实查处情况。

  农发行的回应一出,网上一片哗然,评论众多,质疑不断,举报人刘银月对回应的录音视频驳斥,并发出一段录音,称“银行保安曾说过‘夏雪华天天都没来过’”;央广网16日发评论,称“银行对举报的回应速度很快,但内容语焉不详,且有回避关键问题、玩弄文字游戏的味道,难以令人满意。”17日人民网发表评论,称“这一通报稍欠说服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核查结果是针对刘银月在2021年上半年的举报而得出的结论。换言之,这是拿大约半年前的核查结果来回应大众,略显仓促、略为敷衍,结果自然是难以服众。”众多媒体纷纷跟进挖掘,从报道农发行的回应,到报道刘银月对农发行回应的回应,再到报道“刘银月的前公公被查了”,引发农发行的声誉风险持续升级。

  面对媒体和网上舆论对于农发行回应的质疑,12月16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省分行纪委已于14日约谈了夏雪华,后续处理情况将会及时向媒体通报。

  这是一起由声誉风险应对不当而导致声誉风险升级的典型事例。到12月17日为止,农发行的声誉风险应对有三个明显失误。

  第一,对重大声誉风险隐患不够重视。从农发行的回应看,早在今年6月该行就对刘银月举报夏雪华一事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并向刘银月做了反馈。刘银月对于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并不满意,并通过自己的微博持续发声,这就是声誉风险隐患,就应该引起农发行的重视,采取措施积极消除隐患,避免引发关注登上热搜。特别是“前儿媳举报前婆婆”、“常年不上班吃空饷”、“8套房产、9间商铺、4辆汽车,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等话题,都是符合舆论关注炒作特点、极易快速传播发酵的声誉风险敏感语汇,属于重大声誉风险隐患,足以引起农发行的高度重视。农发行应从源头做工作,极力避免刘银月举报作为农发行员工的夏雪华,至少应避免其在举报中把夏雪华的“农发行太康支行员工,常年不上班月月领工资”作为举报内容以吸引眼球。

  第二,虽然回应较迅速但表述不当。正如大量网评以及央广网和人民网评论所言,农发行的回应语焉不详,有点应付了事,难以消除外界的质疑,甚至回应本身成为引发声誉风险升级的导火索。这类声誉事件的回应,应该是表明态度、澄清事实,而不是避重就轻、语焉不详,更不能体现出“罚酒三杯、下不为例”的味道。具体而言,回应的“目前没有发现夏雪华本人收受客户礼品、礼金及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等问题”,可以介绍夏雪华的职务、岗位和权限,解释为何通过纪委核查而不通过审计,以证明核查结果可信可靠;回应的夏雪华“请假天数较多,以及旷工、迟到、早退等”,应具体说明某个时间段如去年以来夏雪华分别有多少天这样的情形;按照农发行的考核制度规定,应该给予其什么样的处理;最终具体的处理是扣发了多长时间的绩效工资,是属于严格执行考核制度规定还是从轻处罚;对太康支行行长的通报批评是不是从轻处罚;农发行对于此类违反规定人员的一贯态度和立场是什么,等等。这样才能够取信于人。

  第三,避免陷入二次回应的被动局面。从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的内容看,面对声誉风险压力,农发行将会二次回应发声,回应的内容既可能是在首次回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某些事实,也可能是对首次回应的部分纠正调整。无论如何,二次回应必将引发媒体的后续关注和网络的广泛传播,无助于声誉风险的缓释和降温。面对这种情形,回应最好是一锤定音,充分回应媒体和社会的关注,避免当事人和媒体的质疑,将回应作为媒体报道的结束,而不是被迫回应发声引发媒体进一步报道。如果农发行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确定性回应,就要快速回应,表态将立即启动全面核查,核查完成后第一时间发布结果,这样的回应是给自己留下启动核查、决定处理、准备回应的宝贵时间。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道誉声誉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原民生银行办公室新闻宣传处处长。)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声誉风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