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红:数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会带来生产性、交易性的融合

司马红:数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会带来生产性、交易性的融合
2020年12月17日 18:19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12月17日,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主办的2021第八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暨2020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字创新金融 科技改变未来”。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出席并发表演讲。

司马红司马红

  演讲中,司马红用“233”对现阶段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2”是指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第一个“3”指数字经济的三大特征,第二个"3”指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

  司马红表示,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就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所谓产业数字化,就是用数字技术武装产业。所谓数字产业化,就是将数据要素武装成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等解决方案。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产业就是数字产业化的典型。在数字产业化过程中,以“ABCD”为代表的底层技术搭建起了一条赋能产业链,在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全面创新,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燃料、新动能。

  她指出,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就是融合共利性、价值双向性和治理风险性。

  融合共利性,是指数字经济的生态特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核心的两化会共建生态圈,进而在圈内融合、圈外扩散,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创新要素和商业动能。

  价值双向性,是指数字经济的伦理特征。数字经济依赖数字技术实现高速发展,在提供便利、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伦理问题。例如个人数字隐私问题、数字遗产传承问题等等。

  治理风险性,是指数字经济的风险特征。由于数字经济具有流动性、虚拟性、融合性、创新性等特征,传统的风险管控手段逐渐失效,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控体系急需建立。

  他称,数字经济的生态特征、伦理特征和风险特征,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融合共利性、价值双向性和治理风险性。

  关于发展趋势,司马红认为,数字经济发展有三大趋势,即数字经济助推力将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的融合性将进一步凸显以及数字经济的规范化将进一步提高。

  数字经济的助推力将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的主推力有两个来源:一是数字产业自身的投资和产出;新基建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点。中国银行研究院测算,2020年“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投资总规模约为1.2万亿元,普华永道分析认为,新基建行业投资规模可达17.5万亿元人民币,并带动相关产业超过80万亿元的增值。

  助推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基于数字产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和协同化增长。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归宿都是生态化,而生态化的发展特征是跨界融合、用户渗透、网络协同、流程联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不断加速,产业的数字化改革将更加彻底,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数据流将不断突破地域、组织和技术的边界,形成以数据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生产、以生产产生数据的正向循环。

  第二个趋势,司马红认为是数字经济的融合性将进一步凸显。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两大融合,一是生产性融合,二是交易性融合。生产性融合是指数字经济渗透到整个生产环节,成为产业发展新基建,全面革新生产的模式和效率,提升服务。交易性融合是指数字经济渗透到整个交易环节,在需求层面建立反馈回路,形成生产-消费的网络系统,推动交易联动的有机结合。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层面上不断渗透,数字贸易化、贸易数字化将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从而改变全球贸易模式。

  第三个趋势,司马红谈到,数字经济的治理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将更加严格。最近特别注意到两个关乎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反垄断。二是数据立法与科技伦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1 三旺通信 688618 --
  • 12-18 伟创电气 688698 10.75
  • 12-18 派能科技 688063 56
  • 12-17 华旺科技 605377 18.63
  • 12-17 法本信息 300925 20.0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