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创业挑战赛论坛回顾 | 产业投资与零碳社区

SDGs创业挑战赛论坛回顾 | 产业投资与零碳社区
2021年07月02日 15:07 新浪财经综合

  导读

  2021年6月23日(上周三)19:00-21:00,SDGs创业挑战赛举办了第三期“产业投资与零碳社区”论坛。本期论坛邀请了朗诗地产华南区域公司总经理谭伟光先生、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女士、青云创投合伙人卢琦女士、新浪财经ESG频道负责人李涛先生,整合产业界、投资界力量,聚焦产业投资,就“碳中和”趋势下的投资机遇、投资趋势等方向进行探讨,共同展望零碳社区的未来。近十万网友在线同步观看论坛直播。

  主旨分享一:绿色地产投资版图

  朗诗地产华南区域公司总经理谭伟光先生发表主题为“科技助力碳中和的实践”的主旨演讲,分享碳中和背景下地产企业的低碳实践。

  一、朗诗地产的低碳探索

  谭伟光先生表示,面对“双碳目标”,朗诗作为中国房地产的百强企业,一直敢于担当绿色建筑的推动者和领头羊。因为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据整体碳排放的近四分之一,因此建筑行业的碳中和路径,是至关重要的。就建筑行业的低碳路径,谭伟光先生分享了以下四点:

  • 被动式围炉结构节能技术

  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被动式建筑”,是指以不使用机械设备为前提,完全依靠加强建筑物的遮挡功能,通过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技术、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层面保温隔热技术、高性能外窗与遮阳技术、气密性控制技术及冷热桥控制技术,来达到室内环境舒适的环保型建筑。这些技术被统称为“被动式围炉结构节能技术”,是整个“被动建筑”的底层技术。

  • 智慧节能

  通过建筑信息化技术、建筑能耗监控技术,收集大数据建立模型,从而在能耗上进行分时段按需监控,使整个建筑系统有人性化控制、智能化调节。

  • 超高能效设备

  高能效的冷热源设备、变频调节设备、LED照明设备以及温湿度独立控制设备等。不断推动研发更高效、稳定、低成本的超高能效设备,也是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可喜的是,越来越多设备从进口转向国产化,并且能持续使用运维达十多年。

  •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应用

  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应用、暂时无法用完的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地球的地热能及生物质发电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是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上的重要突破,也是在整个建筑行业碳中和路径上重要一步。

  谭伟光先生表示,朗诗十多年来坚持每年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投入到碳中和路径的技术研发,朗诗在太湖边上的研发基地,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建筑示范研发基地。布鲁克被动房就是朗诗打造的节能、环保、舒适的高性能人居产品。研发专家通过高性能门窗实现保温隔热;通过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实现热能回收和室内空气净化;并将高度建筑整体气密性和建筑无热桥设计融入每个开发的产品、项目中。

  谭伟光先生还分享了朗诗地产参与支持广州市住建局委托的“如何解决广东回南天”的课题。面对气温提升导致的高湿度的“回南天”,朗诗地产不仅给出应对存量建筑的方案:提高建筑气密性,增加高效除湿的新风体系;还指出应对增量的方案:建造被动建筑,采用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将未来的建筑都打造成节能又舒适的绿色建筑。

  二、南京王家湾的增能房

  朗诗地产开发的项目中,有接近50个获得绿建三星认证的项目,其中,南京王家湾的增能房是国内首例增能建筑。

  注:增能建筑指通过与当地气侯相结合的设计和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大幅降低整个建筑的基础能耗。另外,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建筑产能大于建筑的能耗。增能建筑产生的能源不仅可供给自己,还可供应给附近的建筑。

  增能建筑通过围护结构,对外墙K值进行精细计算,以最合适的K值作为整体设计的数据基础;

  通过平衡建筑四面的展示性、景观行、隐私性与遮阳性,实现遮阳最优化;

  采用地源热泵+水冷磁悬离心机实现暖通系统优化;

  通过识别人员、自然光及昼夜节律照明控制,实现灯光优化;

  通过电梯节能设计、景观楼梯实现电梯能耗优化……

  经过一系列优化,合理引入自然风,满足室内热能释放,还能减少空调使用。除此以外,增能建筑还能反向要求人们行为节能,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力量。

  最终这个增能建筑使能耗降低到每平米28千瓦时。这次尝试的成功,不仅能带动整个建筑产业发展,还能助力碳中和。谭伟光先生表示,增能建筑也是非常好的创业方向,希望能给创业者带来启发。

  三、助力低碳转型

  谭伟光先生指出,助力低碳转型,精细化设计是必然的,无论是能源系统设计,还是户内系统设计,抑或是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都需要在项目初期就把精细化设计做足。除此之外,朗诗地产会持之以恒地进行技术创新,也呼吁有志之士共同投入到建筑行业的碳中和事业中。

  作为SDGs创业挑战赛的共益产业伙伴,朗诗地产也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SDGs创业挑战赛优胜项目应用场景机会)中贡献一份力量。朗诗也很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技术,包括其在增能建筑的一些实践,在南方、在深圳,和大家一起实践,一起探索,一起绽放。

  主旨分享二:零碳社区的公益路径探索

  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陈一梅女士进行了主题为“零碳社区的公益路径探索”的分享,讲述公益与零碳社区的关系。

  一、万科公益基金会在社区的实践

  万科公益基金会是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由王石先生担任理事长。2018年以来,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新的五年战略规划框架下,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为理念,以“可持续社区”为目标,推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的关系。基金会当前着重围绕社区废弃物管理、绿色环保、社区发展和专项支持四大业务领域开展工作,聚焦以社区废弃物管理为切入点的旗舰项目,打造公益强生态。

  自2018年确立社区废弃物管理旗舰项目后,万科公益基金会探索了垃圾处理的前、中、后端。陈一梅女士提到,正是在可持续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万科公益基金会发现社区不是一个单纯技术的、物理的、硬件的、一次性工作的地方,而是一种动态,需要在社区废弃物管理实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同步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中,万科公益基金会搭建了贯穿不同场景的试点,如:办公场景、学校场景,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故宫零废弃等,将不同试点工作中收获的成果和经验“工具化”,,进一步赋能给相应的合作伙伴,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同时也注重面向大众进行“零废弃”理念和实践的传播。

  在做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战略规划时,万科公益基金会就识别出了两个最重要的痛点:

  第一个痛点就是人的行为改变是非常难的,不管有多少政策、激励机制,甚至技术改进,最终都很难落到人的行为改变上。但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前端——垃圾分类又很强调社区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特别是社区居民。

  第二个痛点是有机垃圾的处理,尤其是如何对厨余与绿化垃圾进行生物式处理与社区在地资源化利用。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而社区主要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区的“细胞”。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在社区、城市中都有着什么样的身份?根据我们的身份,各自又能做什么呢?陈一梅女士分享了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是消费者。《中国环境报》指出个人低碳消费的减排潜力约占中国人均碳排放的七分之一。消费者可以思考如何进行可持续消费,商业和市场可以思考如何推动可持续消费。比如,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上都有“中国能效”标识,这个标识是20多年前能源基金会在中国开展的一个项目,通过研发一套标准,引导可持续消费,助力碳减排。这些是公益组织可以做的:识别消费类型,推广可持续消费,让这个标准被市场所接受。

  第二,我们是社区的居民。陈一梅女士以青岛你我创益社工中心为例,讲述如何在社区中实现垃圾回收的小闭环。

  第三,我们还是一个公民。万科公益基金会去年和平安信托发起了全国唯一一个以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倡导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慈善信托,并举办了“717我是善食君创意大赛”,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唤起大众“珍惜粮食、减少食物浪费”的意识。同时,自2019年起,万科公益基金连续两年举办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希望通过搭建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更多相关方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探索社区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二、专业的公益机构可以在零碳社区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

  万科公益基金会已在零碳社区建设中探索出一条自己的公益路径——零碳社区新发展生态圈。

  一方面,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发起恒星计划、行星计划等项目,旨在支持在可持续社区、可持续生活方式发挥着引领作用的公益组织及社会企业领导人,通过持续的资金支持和系统性赋能,助力他们在组织力、业务力和影响力上的成长突破,进一步带动更多的社区和社群来回应低碳需求。

  另一方面,万科公益基金会和政府、政策、法规密切联系,积极落实相应法规政策,通过试点和案例影响低碳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社区厨余垃圾分散式堆肥模式已被北京等城市纳入新的垃圾分类条例。除此之外,万科公益基金会也希望进行一定的市场对接,如推动在社区以黑水虻养殖的方式来处理厨余垃圾,高效、生态,有市场潜力。

  主旨分享三:产业投资发展趋势

  青云创投合伙人卢琦女士进行了主题为  “零碳社区与产业投资趋势”的分享,针对零碳社区的几个重要相关领域,分享了她在关注的投资机会及投资案例。

  首先,卢琦女士指出,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农业、电力、建筑、交通、信息通信与数字化、新材料、负碳排放、工业几乎都可以在城市或者社区中找到应用场景。卢琦女士重点分享了几个青云创投正在关注的零碳社区相关产业: 

  一、零碳社区-建筑与用电

  社区的一个重要物理构成是建筑,而一个建筑从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建设、运行、维护到使用、连接都是非常耗电的,这也意味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其中,在建设与材料领域,涉及到了很多重工业产业,比如水泥、钢铁、玻璃制造。2020年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为14.8亿吨,要实现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建筑材料工业的碳减排很重要,也带来了技术创新和投资机会,如,固碳水泥、氢还原钢铁冶炼、绿色环保新材料、可再生能源供电、采暖。

  在建筑运行与维护领域,建筑物内的供热和制冷占能耗35-60%,产生了约40%的城市碳排放。在这一领域中,青云创投十分关注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及节能运维管理的投资机会。在建筑的使用与连接领域,青云创投关注智能家居、万物互联及农村、乡镇微电网等投资机会,其中,爱优特是其投资的一家专注于制造高效安全的空净产品的清洁技术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甲级写字楼、星级宾馆、医院学校等。

  除此之外,卢琦女士还为大家介绍了CarbonCure,一家致力于解决建筑材料碳排放的加拿大公司。CarbonCure开发了一项独特的技术,通过储存二氧化碳和回收混凝土中的废弃物来实现碳捕获,其估值接近10亿美元,被列为加拿大大西洋地区最有前途的创业公司之一。借此案例,青云创投也表示其对更多创新技术型公司参加SDGs创业挑战赛的期望。

  二、零碳社区-智慧出行

  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是交通与出行领域的发展趋势。青云创投也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充电桩、氢能(重卡及长途运输、远洋船舶与航空)、共享出行、V2X智慧交通城市智能路网、储能与虚拟电厂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卢琦女士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已近全球销量的一半,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中国的拳头行业,也是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低碳领域都十分引以为豪的一个行业。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麦肯锡、红杉中国、亿欧智库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麦肯锡、红杉中国、亿欧智库

  在新出行领域的投融资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现在非常火热的自动驾驶行业,卢琦女士提到,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是紧密联系的。因为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车载电力做支撑,且很多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更激进地使用自动驾驶技术,这也是青云创投关注的投资方向。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麦肯锡、红杉中国、亿欧智库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麦肯锡、红杉中国、亿欧智库

  下图简单罗列了青云创投在可持续出行领域的部分投资项目,其中Lucid Motors是美国加州的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已于近期宣布将通过SPAC上市,是目前为止最大的SPAC上市项目,今年下半年Lucid也将量产下线一款比特斯拉Model S更高端的豪华电动车。

  三、零碳社区-食品与农业

  近几年,全球在食品农业这方面的投融资在不断攀升,而在中国,利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进行精细化养殖、无人机植保等项目处于风口期,2020年涌入200多家厂商;产业与财务资本关注度开始向上游转移,如植物肉、蛋白替代等生物技术成为新重点。城市周边有机农业、辅助养殖绿色技术(如可降解地膜、有机肥料等)、固废处理与循环经济、智慧农业(如农业物联网、无人机巡检、环保农机等)……都是可持续食品农业领域的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Crunchbase,《以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国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减排路径》、食芯资本、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来源:Crunchbase,《以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国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减排路径》、食芯资本、联合国粮农组织

  卢琦女士为大家分享了青云创投投资的一家做清洁煤技术及生物质固废处理的企业——永恒能源。永恒能源创立于2011年,是唯一入选工信部推荐名录的煤粉锅炉企业,2019年,永恒能源从传统工业类节能企业转型到了农业相关方向,进入生物质领域,采用独特专利技术,以纯零排放为核心,专注于处理城市周边重污染的畜牧业与种植业固废,目前已为蒙牛与中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山东寿光服务,每年减少碳排放7.7万吨,替代3.11万吨煤,为周边农田提供15万吨的灌溉用水。   

  借此案例,卢琦女士也指出,除了TO C的生活场景,零碳社区场景背后有着大量的TO B的创业机会,希望各企业可以关注到。

  四、零碳社区-城市再生资源循环

  在再生资源循环领域,卢琦女士提到,除了外卖、快递等新经济产生的大量废品的回收与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可以关注金属、电池、部分电器电子等危废品的再生利用技术、再生品牌及平台建设、碳市场等。

  卢琦女士为我们分享了城市再生资源循环领域的4个案例:百川科技(塑料再利用)、美团青山计划(外卖塑料全降解&可回收)、西恩科技(锂电池回收)、闲豆回收(废纸回收与再利用),其中百川科技已为宜家、耐克、阿迪达斯等大品牌供货,闲豆的客户也不仅限于社区或消费场景,拥有很多B端客户。

  五、零碳社区-智慧互联与数字化城市

  最后,卢琦女士强调道,现代化新兴零碳城市应向智慧化与数字化发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各个产业环节,使各行业互补互通互助。智慧城市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147.9亿美元,达到2020年的262.3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2.1%。

  卢琦女士分享了几个企业案例:

  SENSORO(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作为城市级数据服务提供商,SENSORO 拥有端到端、超低功耗、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平台,面向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与核心要素提供全域数字化服务方案,将数字化治理与民生体验实现最佳协同。

  特斯联(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打造 AI CITY, 为政府、企业提供城市管理、建筑能源管理、环境与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特斯联科技利用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已发展成为科技赛道的独角兽企业。

  文安智能是国内第一批探索人工智能视觉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先行者,核心团队由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和清华大学AI博导领衔创建。与市场很多其他做计算机视觉的公司不同的是,文安智能拥有从算法到硬件产品、数据分析、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能力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城市交通的拥堵点、一些省道、国道和乡村小路的交汇点等路口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每年有众多人员伤亡。如果需要在这些路口搭建相机以分析拥堵原因,就需要铺设光纤通电,造成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不适合在短期进行布局。而文安智能通过优化算法,开发出一款耗电不到一瓦的具有分析和识别功能的智能相机,可直接通过太阳能驱动,可以随意搭建和更换地点。正是因为文安智能拥有算法优化能力、硬件产品设计迭代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后续数据分析能力等一系列能力,才可提供以上的系统的产品服务,而这只是他们众多案例中的一例。借此案例,卢琦女士也再次指出,在零碳社区及更大的低碳城市的场景下,有很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及需求,产生了很多低碳可持续领域的创业机会,创业者和企业家们都可多多关注这个方向。

  圆桌讨论

  最后,由新浪财经ESG频道负责人李涛先生对话朗诗地产华南区域公司总经理谭伟光先生、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女士、青云创投合伙人卢琦女士,就碳中和趋势下的产业与投资机遇、趋势等进行探讨。

  问:自去年国家提出了“3060”的双碳目标后,越来越多国内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绿色低碳的发展。从资深的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绿色地产能为居民带来哪些比较直接的好处呢?

  谭伟光先生:自去年国家提出了“3060”的双碳目标后,在房地产建筑领域里,首先政府层面,各个地方都出台了鼓励以及要求零碳或者低碳减排的法规条例,动作力度非常大,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行业导向。在此背景下,将会对房地产领域的碳排放、绿色建筑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居民而言,在建筑领域的碳减排最大的好处是——舒适。

  消费者对于房子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想有房子、到希望房子大一点、漂亮一点,到想要功能更齐全、更健康更舒适的房子、社区。让居民为了碳减排而放弃舒适是不现实的,也难被市场认可,而如何兼顾碳减排与居民舒服度,是房地产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朗诗在过往的研发、实践、追求上,一直在做低能耗、高舒适度的科技健康人居空间,也因此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朗诗的二手房市场交易价格及租金都比周边的同等片区、同等品质、同等时期开发的房子要高20%-30%。这与市场的限价、指导价无关,纯粹是在二手市场交易中,消费者用自己的感知投票的市场结果。这也说明了消费者对朗诗的恒温恒湿恒氧承诺、零甲醛承诺,对生活其中的健康与生活舒适度的追求与认同。

  朗诗近年来在绿色建筑与健康舒适的系统上投入了近20亿元进行研发,拥有400多项专利,并建立了一支包括50多位博士的200多人的专家团队。而这背后都是市场的认可、商业的成功在一直支持朗诗坚守,并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从零碳社区的角度来讲,有很多C端和B端的创业机会跟平台,朗诗也会在其中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问:为了促进零碳社区的建设,社区居民应该如何参与进去呢?他们每天应该做点什么具体的事情?

  陈一梅女士:零碳社区一定包括了SDG(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提到的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生产。作为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加符合可持续原则的产品;通过开电动车、骑自行车、步行等可持续出行方式出行;还有践行垃圾分类,这是每一个消费者应承担的责任,作为社区的一员、小区的业主、一名公民,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生活区域的整洁、可持续,也有助于邻里关系。零碳社区是可持续社区的一个面向,应协调整全发展。

  问:最近几年,关于绿色产业投资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结合今年的主题,围绕零碳社区的投资方式有哪些?投资者可以如何参与进来?如何投资?

  卢琦女士:首先需要先看一下市场上可能会投资零碳社区的不同投资主体。从不同的纬度来分析,市场上有纯财务型投资人,即只看财务回报的投资人;也有战略投资人,包括政府、大型企业等,他们投资这个领域,是带着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比如地产类的投资也一般会希望这一领域能和自己的地产项目有一定的协同。

  如果是纯财务型投资人,还是要从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入手。比如,青云创投会长期追踪很多技术方向,但真正投资时非常谨慎,因为很多技术的发展呈N型曲线,青云创投并不会在市场最热捧的时候进行投资,而是在前瞻性地观察到这个技术可得到市场化应用,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去做布局。

  如果是战略投资人,比如政府,会引入产业集群需求。在投资布局和产业引入时,政府和地方的龙头企业可多梳理和挖掘所在地方的产业优势,其实在很多细分行业有着非常多的机会,可以很容易地在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挖掘产业技术引入的方向。

  从另一纬度来看,市场上有股权类投资和债券类投资,股权类投资中分一、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中分VC、PE、Pro、IPO轮的投资。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青云创投的关注是不一样的。青云创投更擅长对风投到早期成长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布局。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做自己的选择和布局。

  这是政策导向型的行业,也有大量的债券类投资机会,比如,刚才分享提到的百川,除了股权类融资外,这个公司每做一个生物质项目,项目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此时股权投资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投资方式,这时就需引入银行等进行债券类投资,现在也有很多的绿色低碳的银行,他们有绿色相关的贷款指引及标准,针对绿色领域进行布局。

  还有一部分投资人是相对偏个人的,或者是家族类的投资人,他们对自己的投资策略等可能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梳理。

  在这个市场上,也有很多资金管理方,二级市场现在也有一些ESG相关的基金,这也是可以选择的方向。在这个领域,也有专门服务ESG领域的很好的数据服务商,我所知道的一些二级市场的基金管理的公司也都在长期使用这些数据,以更专业地把握具体行业和方向,规避在ESG方面存在风险的企业等。

  整体来说,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向,首先需要基于自己的需求和擅长点,选择自己在这个大的领域中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策略。如果自己在这个领域并不是有很多擅长的方向,不妨考虑把资金给到专业的基金管理方来进行管理。

  SDGs创业挑战赛·零碳社区是由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与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子雨孵化器与可持续发展青年委员会承办的国内首个聚焦“零碳社区”的创业挑战赛,旨在招募具备可持续发展创新基因的优质创业项目,共创全国首个“零碳社区”。

  大赛聚焦碳中和趋势,招募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出行、资源回收四大板块,及其他与“零碳社区”场景融合的初创项目。具体技术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绿色建筑、资源回收、环境保护、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碳汇、信息通讯、智能制造、5G……

  入选即有机会获得深圳国际低碳城场景应用验证,共创全国首个“零碳社区”!

  除此之外,还有:

  共创奖金50万元+10万元*N

  20+投融资伙伴交流机会

  30+产业伙伴交流机会

  全国各地政府及孵化器资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手打造的孵化课程

  创业导师一对一诊断辅导

  全球企业交流、参访

  20+主流财经媒体报道

  ……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社创号

  或

  添加小助手viky微信:

  ChinaVator2017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青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6 中熔电气 301031 26.78
  • 07-06 浩通科技 301026 --
  • 07-06 华蓝集团 301027 --
  • 07-05 倍轻松 688793 27.4
  • 07-02 读客文化 301025 1.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