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中国市场经济30年(1992-1996)——机制创新:市场经济的艰难起步
中国市场经济30年(1997-2001)——思维创新: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出品: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主笔:庄文静 任慧媛 辛国奇 杨光
时代综述
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有时候也只有站到更高的层面时,才会真正关心自己的脚跟是不是稳健。开始面对全球的中国企业家,也不得不开始面对内心:“我为了什么而做企业?我要把企业做成什么样?”
而使命,对于在新中国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来说,在刚过去的20世纪,既不是问题,又是一个问题。
说不是问题,在于那时他们可能什么都缺,但独独不缺家国情怀。强国梦,是他们早已融入血液的基础使命。要说是问题,则在于他们过去20年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大潮更迭中,一直不知道自己作为不同于政治家、科学家的企业家,将家国使命具体落实在企业经营层面时,该用怎样清晰的标准,来清晰地界定自己的企业家使命与价值。
“省优!部优!国优!创税!创汇!”……广告激昂却似是而非,关键在于它们都不是直接来自市场。
直到一本美国财经杂志《财富》,跨世纪时选在上海召开了一次以“中国未来50年”为主题的论坛,并顺便带来了一个叫“财富500强”的榜单。从此,中国企业家才豁然发现,作为企业,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来参加全球排名,是一个证明自身实力最直观的标尺!而进入榜单的企业数量,又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尺!——而1999年时,中国企业这个数字还不到两位数。截至2022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的中国企业已达145家,中国成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于是进入21世纪并开始迎接WTO全球化挑战的中国企业,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纷纷把“进入《财富》500强”,作为了自己企业的使命目标。为了迅速求大求规模,以致于那几年“拉郎配”、“舢板变航母”成为了现象级热潮。
但很快务实的中国企业家就发现了“做大”并不是企业经营的真谛,如果拼凑而低效、虚胖而亏损,这有意义吗?于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成为了那几年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时代命题。又随着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都已拼搏了近20年,“未来时”正变得越来越现实,于是“做久”又成了企业使命独立于“做大”与“做强”的一个新维度,那几年开始出现了“不做500强,要做500年”的新使命。
然而也是在那几年,中国企业家中最前瞻也最早走向世界的那部分“小众”,开始第一次跳出企业自身发展的狭隘视角,来看待审视自己做企业的使命。他们开始关注一个企业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责任,甚至进而开始“不着边际”地思考比社会责任更高远的人类责任和地球责任。虽然此时他们明显高处不胜寒,但中国企业界如今开始习以为常的价值使命,及其迭代创新,都是从本世纪加入WTO后的5年内,开始发端出现的。它们,成为了中国企业未来20年在全球化大潮下继续腾飞的价值观引擎,甚至同时成为了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门票与门槛。(杨光)
时代大事记
2002年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旋即全面提速。这一年起,中国被正式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中国企业面临的考验又是前所未有的:在与跨国企业合作时,各项门槛和标准要比之前更高。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还有更多的功课要补齐,这也是国际化后中国企业必须要迈过的门槛。
2002年1月15日
“东方魔水”健力宝股权转让,创始人李经纬被迫出局。民营企业家该如何面对资本的觊觎,企业该如何保护自己,又一次成为民营企业绕不开的命题。
2002年11月
作为加入WTO的第一年,适逢党的十六大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全面阐释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首次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年,这个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中国外贸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吸引外资第一大国。
2002年
民法典首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首次明确私有权。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基础,都是法治。作为国家三大基本法之一、规范各种民间行为的民法典进入立法程序,无疑影响深远。
2002年
据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是2002年亚洲乃至全球并购最为活跃的市场。国际并购市场一片萎靡,而中国的并购市场却逆势上扬,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中国企业终于在加入WTO一年后,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并购的盎然春意。2002年,是中国WTO元年,也是中国并购元年。
2003年4月
SARS(非典疫情)爆发,成就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吹响了电商颠覆传统零售的号角。思维创新改变的不仅是企业,更可能是整个产业。正所谓颠覆你的不是你的对手,而是时代。
2003年
“温州炒房团”抛出千亿资本全国炒楼。同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提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城镇化进程加速。国人的财富开始大量涌向房地产业,隐患和弊端也在积累。
2003年
民企“造车运动”爆发,先后有福田、比亚迪、万通、华翔、中大、华普、长城、华泰、众泰等3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战国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角逐汽车整车制造这个大工业时代的枢纽产业,标志着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积淀了1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始从市场经济中的“群演”到“配角”后,决心再一次跃升为“联合主演”。
2003年11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和全面阐释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这是中国告别短缺经济、“发展就是硬道理”、开始建设小康社会后,围绕发展本身的质量、结构、节奏等时代性课题而进行的一次重要使命探索及思想创新。
2003年12月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举行。强调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004年1月1日
世界首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正式在上海浦东运行。虽然磁悬浮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但这是中国轨道交通开始从铁老大转型升级为高技术含量的“高铁”的重要信号,是高铁时代下中国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乃至模式发生巨变的先声。
2004年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这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在最高级别进行的最重要基础性确认。
2004年8月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开始质疑部分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国企业的创新重点,逐渐从过去10年的以治理结构为核心的机制创新为主,明确转向了随后以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市场创新为主。
2004年12月18日
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IBM连续多年亏损的PC业务,“蛇吞象”的现象逐渐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中陆续出现。跨国收购思维乃至胆略开始“走上去”的重大转变,也让中国企业更快地融入国际高端市场。虽然这个阶段的探索,短期学费更高,但却为中国企业在10年后开始成功逐鹿高端国际市场,开启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4年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结束,这次普查以其规模大、范围广、调查内容丰富,为国内外统计界所罕见,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一年,我国GDP总量为159878亿元。而在1992年,市场经济初期,国内生产总值为26923.50亿元,十余年间翻了近6倍。
2005年
苏宁、国美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开始迅速崛起。国美掌门人黄光裕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这是中国流通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开始。
2005年8月5日
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日便成为年度全球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新星。随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启了海外上市潮。
2005年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承载体,“神六”在世界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的工程体系里,以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精彩表现,在太空完美演绎了“中国制造”。从“神一”到“神六”遨游太空,在党中央带领下,中国社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2005年11月13日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死伤近70人,约100吨工业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引咎辞职,企业领导被停职受审。对于有使命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来说,安全、环保这类看似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多立竿见影的投入,才是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底层基础。使命不是停留在思维中的意识,更是要践行的行动。安全与质量永远应该是“一票否决制”,这是企业与市场的命脉,是无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2005年
人民币采取弹性汇率机制。首次变革,都是一次打破舒适区的革命。然而,它一定是有利于建立新的平衡且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正如人民币汇率机制,它不仅可以促进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并且,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一切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2006年5月17日
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消息一出,可谓四座皆惊。此后的政策出台亦可谓疾风骤雨,短短半年相关部门陆续出台13大房地产调控政策,涉及住房结构、土地管理、税收、信贷、交易秩序,甚至反腐等各大环节——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调控风暴席卷中国。但“越调越涨”的怪圈也开始出现。
2006年
中石油以1422亿元的业绩,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世界500强”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
2006年9月8日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实行,该规定在规范外资并购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2005年时,外资企业凯雷欲控股中国徐工,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006年6月事件再次发酵:三一重工时任执行总裁向文波连续发文叫板这一事件,宣称“徐工被贱卖”,要“阻止外资并购徐工”。这一事件,将外资并购国企引入到“国退洋进”的漩涡中。从今天来看,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外资的介入对于中国产业的整合与振兴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一切都必须有法可依。
2006年12月11日
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带来了更多的产品选择和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银行业的“战国”时代到来。
2006年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1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这一经济交流活动举世瞩目。首次对话的主题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此后,作为定期对话机制,中美战略对话定期在中美间轮流举行。中美双方利用这一战略对话机制在事关两国关系的深层次、战略性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
恳谈会时代主题
2002年
第1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03,中国企业新思路·新环境
在入世一年的背景下,官产学各界近50位嘉宾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了思想碰撞。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经济顾问朱民兴奋地表示:中国第一次融入了全球产业链。10年前,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资源满足中国的市场;5年前,中国的本土企业开始利用本土的资源满足全球市场;而2002年,中国企业头一次开始整合全球资源以满足全球市场。这是非同寻常的一个变化。
当谈到中国入世一年的成绩单时,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表示:大多数指标超过预期,人均GDP近1000美元,可谓一个突破,而中国的出口增幅达到世界第一。时任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著名WTO专家刘光溪表示:中国入世要“政府先入世、观念先入世”。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解读十六大报告时表示:政府不再作为企业进行资源分配及制度设计的主体,将转向为服务型政府。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也提出了警示:入世三年后,面临冲击将更大。同时,中国的就业、城乡二元化、人才利用等问题还有待解决,中国企业必须保持风险意识。经济学家艾丰还提出:中国企业要不断学习,注意框架式学习、观念转变和思维的调整、追求学习的成果、擅用外脑。
2003年
第1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04,在转折与多变中持续成长
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非典从天而降、全球经济低迷、国内产业整合之际,2003年中国经济环境究竟怎样?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之路是否平坦?与会嘉宾就全球资本市场与中国金融改革有何新动向、如何降低融资风险、如何在并购中实现有效整合、如何做好跨文化管理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时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兼总经济师姚景源提出,中国消费品市场有三个特点:第一,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二,凡是适应消费升级的商品都会成为热点商品;第三,市场自主的力量不断增强。这些都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时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在谈到2003年全球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时表示:加入WTO后,全球对中国的制裁、反倾销、抵制增多,首先,一定要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贸易冲突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很正常,要看到全球化是一个激烈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调整的过程。当下就是要做好产品,要做好“世界工厂”。
彼得.圣吉(左三)作为中国企业在跨世纪与世界接轨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是由《中外管理》率先引进的。2004年,他在“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与台湾管理学家石滋宜、蒙牛牛根生、东软刘积仁、柯达叶莺和本刊杨沛霆教授,共同构成了"中外管理"的时代记忆
2004年
第13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05,崛起与遏制中的企业战略思维
2004年,“反倾销”“知识产权”“环保”“企业伦理”“行业标准”“能源争夺”“货币政策”“市场经济地位”等话题,成为热点话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要在“系统思维”中崛起。
本届恳谈会上,世界级组织管理大师、《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亲临现场,以“如何提升企业团队竞争”为题做了主题演讲,并与中国企业家就如何推动系统思考、如何形成团队依赖、如何建立有效的共享愿景、团队学习如何避免形式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与中国企业家对话时,彼得·圣吉表示:如果我们想改变别人,首先就要创造一个帮助他人、与人分享、共同学习的环境。人们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实践、再实践。因此,不要关注自己是否是学习型企业,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努力做什么,而不要关注这个标签是什么。
彼得·圣吉作为中国企业在跨世纪与世界接轨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是由《中外管理》率先引进的。他在本届恳谈会上,与中国台湾管理学家石滋宜、蒙牛牛根生、东软刘积仁、柯达叶莺和《中外管理》创办人杨沛霆教授,共同构成了中外管理的时代记忆。
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演讲中表示:企业“崛起”,人本管理是潮流,80%的高级管理者都要把精力放在处理人的问题上,这是管理趋势。同时,他还提出要树立企业文化观:“泛泛地提创新,起不了作用,要针对企业自己的特点来制定企业文化和发展方向。”
大会通过剖析七个方面的系统问题,即国际政治VS国际贸易、内政行为VS全球规则、中国“气候”VS世界“风云”、世界工厂VS社会责任、技术标准VS成本标准、企业机制VS技术创新、企业文化VS宏观生态,为中国企业家们打开了新思路,碰撞出了新战略和新对策。
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高潮(左1)、原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林宗棠(左2)、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左3)、海尔集团张瑞敏(右3)、中国台湾著名知识经济学者高希均(右2)、时任IBM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沈安石(右1),在会前亲切交流
2005年
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06,中国企业“赢”思维
当市场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只有强化和提升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自传《赢》,给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全新的启示。因此,大会借此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大会特别邀请了美国杜克基金会董事长比尔·波拉德,他以《全球化与人——领导者的“赢”思维》为主题进行了演讲:领导不是总裁,是榜样;不是挣钱最多的人,而是承担风险的人,不是推销自己的人,而是推动别人发展的人;不是管理者,而是创新者,不是发言者,而是聆听者,人们需要的是能够滋养灵魂的领导力。
时任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时隔七年,再次登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舞台,他分享了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创新模式,以及海尔多元化的文化创新。
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谈及“全球化VS贸易保护的新思维”时表示:“政府要大力支持,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企业要积极应对,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紧密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同时,主题论坛《“中国造”如何和谐国际化》《中国企业拿什么创造?》备受关注。时任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绝大多数贸易摩擦的行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为什么不能将问题前置、形成较好的协调呢?未来贸易摩擦依然会常态化,我们要适应、习惯。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一定要相应做出改变。中国企业走出去后,更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要与当地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全国人大时任副委员长成思危,曾多次出席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并做主题演讲,深受企业爱戴。他既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还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更是《中外管理》传媒事业最重要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之一
2006年
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管理“平”天下
这一年,《世界是平的》一书风靡全球。而全球经济舞台也被互联网“铲”平了。在这个被铲平的世界,管理创新就成为唯一的出路。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以《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做好、做强、做大,一方面需要认真学习和吸收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应该很好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我们自己的管理实践。成思危还提出了自己对于经济全球化本质的理解:一是以金融为核心;二是以知识为基础;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四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演讲中表示,全球化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参与的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而是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欧洲人在做的事情,或者是已经完成的事情。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在走,所以中国不可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丢掉自己的经济主权。“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关税税率、银行利率,中国是参与全球化而不是融入全球化,我们还是要保持自我,而且这个‘自我’还很强。”
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以“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为题做了主题演讲,她表示,世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深刻影响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关系的格局,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发展的成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主动。
时代企业:远大集团
1990年代末,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企业家,更是第一个拥有私人驾照的企业家。于是2002年,张跃作为演讲嘉宾,是亲自驾着飞机来京参加恳谈会。当时,这一消息轰动全场。张跃俨然是一个耀眼而令人艳羡的明星。但仅仅几年后,张跃却主动把飞机锁到了库房里,再也不飞了。
为什么?
入世前后,已然通过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彻底实现个人创富使命的张跃,开启了全新的思考。张跃曾面对各种争议和评价说:“上世纪末,我就开始思考做企业的意义。我希望远大不只是一家追求经济效益的公司,更是一种能够影响社会甚至是能影响世界的力量。”曾经张扬的富豪企业家,在事业巅峰时却做了出人意料的转变,张跃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提倡低碳生活,他的环保理念直接影响到了日后的企业发展理念和企业战略。而远大的业务也从空调、空气净化器,从关注温度、新鲜度,到关注空气和整个大气环境。
在过去的20余年,远大的所有技术都以节能、节材、洁净、耐久和智能化为核心,比如已经投入应用的非电空调、洁净空气产品、不锈钢芯板结构建筑等在内的环保创新研发,在多方面都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甚至达到零排放。张跃始终在关注,如何通过技术来支撑“远大”的责任感与理想。
2003年,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很多中国企业也开始了全新的思考。中国企业该如何从野蛮生长,过渡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阶段。
后来,经过12年漫长的研发、80亿资金的投入、1000人的努力,远大活楼终于问世了。有媒体评价张跃是中国版的“钢铁侠”,不仅因其产品理念、创新技术,更因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体现出的责任感与担当。
而更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将责任、信仰,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工具和发展准则,这也成为未来许多中国企业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王婉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