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RCEP:全球化逆流下的突围与反击
作者:张明明 ▪ 徐天辰(张明明系京东数科研究院研究总监,徐天辰系京东数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历时八年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1月15日正式签署。作为涵盖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的实施旨在带来更广泛的货物贸易零关税,以及更高层次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
当然,考虑到中国此前已与RCEP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国家有过双边贸易协定,与东盟自贸协定也已经削减了90%的关税,且下一步关税减免并非一蹴而就,而在二十年内逐渐推进,因而预期RCEP的短期影响是有限的。
RCEP最大的突破在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进展,以及首个中日贸易协定安排。同时,在近年来逆全球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东亚区域一体化的突围,有助于发挥区域供应链优势,促进更广泛的合作与融合,中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也会迎来新契机。
RCEP战略意义显著
在疫情不退、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之时,RCEP签署本身具有战略意义,是新形势下推广多边主义的一块基石。
一是RCEP是对逆全球化思潮的反击。过去四年,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先是退出奥巴马时代签署的高规格、高覆盖面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其后对传统贸易伙伴施压,重新签订《美墨加协定》等贸易协议,试图推动汽车等制造业回流北美或直接回到美国本土;再是在谈判中向日本等国提出“毒丸”条款。对此,依赖全球贸易的东亚国家对贸易自由化态度反而强烈,为RCEP谈判提供难得的窗口期。
二是亚太全球产业链枢纽优势进一步巩固。2019年,RCEP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RCEP已成为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同时,亚太内部合作紧密,产业链完备。
今年前三季度,东盟已一举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与产业链布局有关的资本品贸易、中间品贸易和直接投资迅速增长。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进一步降低了区域内部产业链合作成本,也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回迁产业链面临更高的相对成本,有助于使产业链留在亚太。
三是RCEP是中日首次加入同一自贸框架。由于中国与除日本外的14国都有双边贸易协定,因此,此次中日自贸安排是最大的增量。
日本是仅次于东盟、欧盟、美国的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对日出口143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服装(12.1%)、计算机(6.8%)、手机(6.2%)、电器;中国自日本进口1715亿美元,主要为机械(12.2%)、汽车及零件(10.3%)、集成电路(10.1%)和精密仪器,美妆和食品亦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但相比与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发展迅速,中日贸易规模过去十年停滞不前。RCEP预计将对中日出口有较大提振,预期未来日本出口至中国的机械、汽车零部件和食品,以及中国出口至日本的服装、鞋帽、箱包将是双边关税逐步减让的主要受益者。中日电子、电气和精密仪器等产品领域的贸易已经实现双边零关税,基本不受影响;中国自日本进口的汽车、美妆产品关税保持不变,受影响较为轻微。
不应高估RCEP的短期影响
RCEP意义更多体现在长期,短期影响和改变是有限的。具体体现在:
第一,整体关税减让力度并不大。
诚如上文所提,RCEP签署前,大部分国家便已缔结了多项自贸协定,如作为谈判发起方的东盟本身已经构成单一市场,并在“东盟+1”框架下与中、日、韩和澳新分别签署了四项自贸协定,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已经削减了90%的关税。除了缺少中日、日韩的“拼图”外,亚太地区的贸易版图已经基本上完全被双边自贸协定覆盖。
此外,从中国进口角度来说,关税仅是海外商品税收的一环,更多税收来自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今年前三季度,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合计1.1万亿元,远高于关税的1899亿元,显示单是关税减让对最终购买者而言影响有限。
第二,关税减让周期长,进展快慢与政治经济环境相关,存在不确定性。
RCEP关税减让是个长期过程,协议中大多数减免设置了10~20年的过渡期,之后才实现零关税。相比之下,号称“现代自贸协定”的《欧越自贸协定》在生效后立即取消71%的关税,剩下7~10年完成剩余关税的逐步取消,最终取消99%的关税。此外,即便在同一自贸区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化减税标准,如在服装鞋帽等品类,日本承诺RCEP生效后立即免除对东盟和澳新的全部关税,但对中韩则是渐进削减关税,说明国家战略与地缘政治考虑、产业结构竞争性的考量均是影响合作深度的重要因素。
第三,RCEP目前主要以货物贸易协定为主,在服务贸易与投资协定方面的进展并不显著。
与如今经贸协定越来越多涉及服务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有别,RCEP主要停留在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规则涉及较少,特别是缔约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分歧较大,围绕电商跨境的数字产品交易、隐私保护、消费者保护和跨境数据存放等问题现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框架。
RCEP对服务贸易采用正面、负面清单结合模式,与仅采用负面清单的CPTPP在开放程度上有所区别。同时,RCEP对数据、环境、劳动力工作条件等非贸易要素要求不高,这也使得该协定更容易被缔约国接受。
综上,笔者认为,RCEP的签订是全球化逆流之下,多边主义的一次突围和反击,对于推进东亚产业合作,加速中日韩贸易一体化,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然,东亚区域一体化是起点而非终点,考虑到关税减免是个长期过程,且政策层面的日韩争议等仍将左右贸易区成员的紧密程度,RCEP的短期作用与效果不宜高估。
展望未来,中国仍需以RCEP为基础,加快推动建设更高质量的经贸协定与对外开放,一方面升级RCEP至更加实质的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借助RCEP尽早促成中日韩自贸区协议签订,以实现更加紧密的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
责任编辑:薛永玮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