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房住不炒”,房地产税、公积金改革更谨慎?

重申“房住不炒”,房地产税、公积金改革更谨慎?
2020年05月22日 23:02 华夏时报

  原标题:两会热点展望 | 重申“房住不炒”,房地产税、公积金改革更谨慎?

  进入全国两会时间,房地产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提及多项房地产相关内容,包括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房地产税、公积金改革、租购并举等,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着每一个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成为两会期间市场热议话题。

  公积金制度迎来改革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文件的正式提出,为公积金制度改革“撕开”了一个口子。

  使用率低,大量的公积金在账户上长期沉睡,是公积金制度一直以来遭受诟病的主要因素。2月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几点建议”中提道,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在他看来,现在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但这个针对疫情之下的建议,直接引发了公众关于公积金存费问题的大讨论。近期明星企业家、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赞同黄奇帆观点,取消公积金,这个公积金是完全没有必要”。

  为什么公积金制度会引来如此大的争议呢?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困难,公积金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舆论中不乏有取消公积金政策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压力观点。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积金制度的设计是为人们买房子提供便利,减轻购房者的经济压力,但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了,公积金使用起来手续繁琐,很多人想用却用不上。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是公积金制度引发讨论的一大原因。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公积金福利,只有部分企业的劳动者有这个待遇,有的企业并没有给员工缴纳公积金,另外农民大部分也享受不到这个待遇,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

  在具体的改革方向上,牛凤瑞建议,这个制度是对购房者有益处的,所以还是不能一刀切地取消,而是要改革其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要让贷款的程序更加便捷,使更多购房者享受到购房优惠;另一方面,公积金的贷款利率要比银行贷款利率有更大的优惠,才能真正帮助购房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积金在审批申请方面较为繁琐,由于种种限制,很多人很难申请下来,导致大量资金躺在账上,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目前公积金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买了房的人们还是要交公积金、不想买房的人也要交,这就需要一个灵活的机制来调节,包括租房如何更方便的提取,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房地产税改革更谨慎

  《意见》中提道,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今年关于房地产税的提法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而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稳妥”和“稳步”的提法只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一样。

  张波分析,从措辞来看,今年对于房地产税的落实会持更为谨慎的态度,稳步推进更强调推进的节奏,而稳妥推进更注重落地后的实际影响。房地产税推进涉及的维度众多,需要更多法理层面的推进,对于居民实际的影响也会逐步凸显。

  目前,房地产税开征还存在多方面的难点,牛凤瑞分析,第一,我国整个房地产信息建设还没有完成,征收工作开展难度不小;第二,因为房产的属性,每一栋、每一套的价值都不一样,房地产价值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评估,征收工作面临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

  房地产税预计何时落地呢?张波分析,房地产税进程加快是个业内的共识,但进程加速并不代表着很快落地,只是相比以往3-5年的常规落地准备期来看,目前房地产税的出台确时在加速。

  房地产税的推出会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吗?朱晓红分析,现在很多人手上有多套房子,征收房地产税增加了持有成本,可以起到一种调节收入的作用,但对于房价的作用影响不大。

  张波也表示,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并不是降房价,而是改变现有赋税重流转、轻保有的现状,达到优化房地产税制的效果。目前流转税一方面限制了房屋交易,变相减少了存量房供应,另一方面本应卖房者承担的赋税容易转嫁给买房者,变相抬高房价。房地产税立法后,谁持有谁纳税的方式会更合理。此外,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制度相比,后者是一次性收入,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通过房地产税收则变成长期现金流,细水长流的方式更能让地方政府着眼于长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覃肄灵

房地产税 公积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7 松井股份 688157 --
  • 05-27 博汇股份 300839 --
  • 05-27 浙江力诺 300838 --
  • 05-27 燕麦科技 688312 --
  • 05-26 浙矿股份 30083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