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特区40周年成绩单: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

广东经济特区40周年成绩单: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
2020年09月25日 02:45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广东经济特区40周年成绩单: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催生出世界级创新企业

  特区建设发展40年,占据了经济特区名额三个席位的广东省,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经济特区率先打开国门搞建设,成立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率先推进价格闯关、土地拍卖、工程招标、证券市场等领域改革破题;探索出1000多项开全国先河的改革举措,比如敲下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诞生第一份劳动合同等等。

  经济特区从“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起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催生出华为、腾讯、格力等世界级创新企业,闯出一条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经济特区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占广东省1/3,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家在特区投资。

  9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兴瑞在国新办“介绍广东省经济特区发展成就”发布会上指出,回顾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觉醒、伟大革命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推动经济特区在理论上、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40年显赫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选择广东这块热土开篇布局。

  40年来,广东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勇立潮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从曾经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广东省已经一跃发展成为了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0万亿元、达10.77万亿元;财政收入达1.27万亿元,是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4万亿元,约占全国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300万户、约占全国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5万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4家。

  三大特区城市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马兴瑞总结,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城市经济竞争力位居全球前列;珠海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汕头从一座偏远小城日益发展成为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考察深圳时就曾指出,“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

  公开数据显示,1980年,深圳GDP仅为2.7亿元,人均GDP835元;到了2019年,深圳GDP已高达26927亿元,位居亚洲城市前列,人均GDP突破20万元。40年间,深圳特区GDP增长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国城市之首,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小而美”的珠海,近几年也在迸发大能量。过去几年间,珠海的GDP增速均位于珠三角前列甚至第一。2019年,珠海GDP为3436亿元,对比上一年增加了521亿元,名义增速高达17.9%。

  这或许只是珠海经济增长提速的起点。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不久前对媒体透露,珠海计划到2025年常住人口超过300万、GDP超过6000亿元;到2035年常住人口超过500万、GDP向2万亿元迈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

  汕头是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市长郑剑戈在发布会上介绍,汕头特区是因侨而立,开放而兴。全国有海外侨胞6000多万,潮汕籍贯就占1500多万,占全国的1/4。

  “40年来,汕头累计利用侨资近百亿美元,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也达到近百亿人民币,2019年全市GDP和居民收入都是40年前的一百多倍。这三个‘一百’,有力证明了中央办汕头特区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郑剑戈表示。

  三大经济特区禀赋各异

  经济特区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但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共性之外,深圳、珠海和汕头,各自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并且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深圳最瞩目的标签莫过于“创新”。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发布会上介绍,现在深圳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有436家上市公司,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二。深圳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像华为、平安、腾讯、中兴、比亚迪、大疆等,在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对比40年前,深圳拥有的创新资源几乎称得上“一穷二白”,全市仅有2名有职称的技术人员。现在,深圳有600多万人才。

  深圳的创新是如何发生的?陈如桂总结,深圳的创新模式主要是以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创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深圳从初期低层次起步,到进入全球分工体系,长达40年的演进构成了深圳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分化的分工体系,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分工效应。而这背后最主要的经验在于,坚持不懈地推进市场化、法治化。

  关于珠海的特色,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在发布会上强调,除了经济增长快,珠海还很重视生态文明,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环境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我们要代代相传,而且要做得越来越好。”

  宜居之外,珠海毗邻澳门,承担着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珠海与澳门联手,成为珠江口西岸的中心,其影响力能够进一步辐射扩展至整个粤西地区。

  汕头最突出的禀赋莫过于华侨资源。郑剑戈介绍,2014年,国家在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赋予试验区“21世纪海丝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的重任。“我们将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把试验区打造成为汇聚侨资侨智的重大开放平台。”郑剑戈说。

  特区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过去40年,经济特区的建设对整个广东省区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站在40年的新起点上,特区如何统筹发挥优势,更好地推动广东省的发展格局?

  马兴瑞表示,大家都以为广东发展相对比较平衡,实际上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珠三角9个市,而广东省有21个市,其中2个副省级城市,19个地级市。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需要攻克、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大的问题。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的时候,广东省委省政府汇报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设想。今年8月25日,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在广州召开,对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做进一步部署。

  具体而言,“一核”指珠三角九市,是核心区;“一带”是沿海经济带,广东省海岸线总长度4114公里,沿海有14个城市;“一区”指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5个城市。

  马兴瑞表示,怎样把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系统科学地解决好,不仅仅是特区的重要任务,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任务,更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马兴瑞指出,在这当中,经济特区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深圳,现在看来,它已经到了一个应该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时候。珠海本身也在核心区,又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与澳门共同打造另一个增长极,同样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汕头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珠海和汕头两大特区虽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两地都存在经济体量偏小的问题,这导致其在都市圈组团中的首位度不够,引领带动能力仍显不足。

  两地均在积极谋求与特区深圳的合作。今年的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不久前的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推动深圳与汕头、广州与湛江合作,把东西两翼两个副中心建起来。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圳发展到当前阶段,产业溢出动力非常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马兴瑞也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特别指出,“我们对深圳的期待是很大的,深圳应该能有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

  (作者:王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30 北元集团 601568 --
  • 09-29 泛亚微透 688386 --
  • 09-29 熊猫乳品 300898 --
  • 09-29 东鹏控股 003012 --
  • 09-25 金龙鱼 300999 2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