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肯定了今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也清晰指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挑战,并要求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并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同向发力,总体看稳增长权重提升,逆周期调控有望适度加码。同时明年将继续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两端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将落实一批改革重大举措,民企有望迎来新一轮改革红利。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的表述相比以往也更加积极,整个行业层面的化险工作推进力度有望加大。综合来看,黄文涛认为明年经济将稳量提质并进,形势有望好于今年。具体点评如下:
一、形势判断:需求不足、预期偏弱,要求有效应对和解决
从公报内容看,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是非常精准的。
一是提出“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从数据上看,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5%以上,两年平均增速4%以上,相较于去年3%的增速无疑是恢复、回升、向好。当然回升幅度还不够,相比潜在水平仍有差距。二是针对恢复幅度不够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
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并且对“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差异有清晰认识,要求“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增强经济活力”“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因此明年对于拉动需求、提振预期等稳增长方面的工作力度会加大,确保实现中央“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要求,基准预期下,明年经济形势将好于今年,经济总量进一步向潜在水平靠拢,全年可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宏观政策:逆周期政策力度有望适度加大,更加协调配合、同向发力
会议一是提出明年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二是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相比其他场合的提法,将逆周期置于跨周期之前,因此政策考量上权重或适当多向逆周期倾斜一些;三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结合现在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的基本面,无疑指的是各类政策要往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方向上靠拢,不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的政策要自觉纠偏,并且指出也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总体上从大的方向看,明年宏观政策对经济支持的力度相比今年有望适度加大。
财政政策要求“适度加力”“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但也要求“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因此在今年新增万亿国债、赤字率提升至3.8%的背景下,明年财政稳增长的举措相比通常年份仍有望适度加码,预计2024年财政政策组合可能以“3.5%左右赤字率 + 3.8万亿以上新增专项债”的形式出现。此外,“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要求下,明年可重点关注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发行规模。
货币政策除要求“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外,此次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含义或是针对当前国内物价运行压力较大,CPI、PPI双降,与年初价格预期目标偏差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需适度加强社会融资与货币供应量规模,促进需求回升,提振物价水平。
三、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会议强调明年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供给端,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强调了“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我国现代化产业建设和科技创新有望实现新的进展和突破。此外,会议还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我们认为一方面是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考量,另一方面是以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然需结合中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而非简单的产业低效率地转移。
需求端,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重点强调培育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传统消费中强调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此外,明年还将“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投资端政府将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以及通过完善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
四、重点领域改革有望取得进展,民企有望迎来新一轮改革红利
会议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除国企改革外,明确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当前,民营企业在市场和要素获取领域面临不公平竞争,导致效率损失,在监管执法和权益保护方面面临不确定性,导致信心转弱。新一批举措如落地将促进公平竞争,建立更好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吃到长效“定心丸”,民营企业“56789”的特征决定了民企活力如进一步释放将带来新一轮改革驱动增长的红利。
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将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形势下提升我国贸易韧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也要求进一步放宽,有利于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提升自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五、继续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地产风险化解表述更加积极
会议一如既往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但此次采用的“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相比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的表述更加积极,整个行业层面的化险工作推进力度有望加大,一是针对民营房企融资,我们预计后续有望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明晰商业银行责任,推动切实加大对民营房企合理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城中村改造中的货币化安置以及保障性住房中收购现有商品房的比例如可观,都非常有利于地产行业风险的化解。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面提出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说明中央也关注到化债或使得债务高、经济弱的地区未来增长能力受到潜在影响,因此提出要更多依靠经济大省发挥稳增长作用。
责任编辑:郝欣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