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作者: 杜川
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过程中,信贷需求有所放缓,贷款平稳可持续投放难度增大,稳货币稳信贷挑战增多。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文指出,新时代金融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合理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其中,几个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新表述,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提升货币信贷引导效能
对于下阶段如何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货币政策司在《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文章中指出,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
央行称,接下来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央行同时表示,要从更长时间的跨周期视角去观察,更为合理把握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理解和认识。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将M2和社融增速锚定于名义经济增速的方式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内嵌进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中,有利于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
他认为,基本匹配既不是短期概念,也不意味着“完全相等”。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需要略高或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体现逆周期调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对M2和社融增长的影响会在当期体现,但对产出的影响相对滞后,因此M2和社融增速会高于名义经济增速。“我们要从更长时间的跨周期视角去观察,而不是苛求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要匹配,这样才能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结构方面,则是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央行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截至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7.0万亿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提升货币政策的引导效能,主要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一方面引导信贷资金更多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这些环节。
张旭对第一财经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起到引导带动作用,激励商业银行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牵引其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有助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快速提升商业银行在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价格方面,平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央行表示,将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在传导上协同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货币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还特别提出,要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
当前存量货币信贷池子已经不小。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与财政支出不同,货币投放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形成存量积累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现在整个人民币贷款规模已经比较庞大。存量盘活空间很大,我们往往关注新增贷款规模,其实存量的效率提升,直接效用会更大。”董希淼表示。
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从存量续放服务看,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运用,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便利度得到大幅提升,比如续贷方式上,“无还本续贷”得到普遍运用,大幅提升转贷效率,减少了过桥费用;比如抵质押方式上,贷款不再唯“抵质押”论,获得信用贷款也更加便利。
货币政策仍具有加大实施力度空间
作为少数几个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我国货币政策近年来虽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稳健的基调一直保持不变。
央行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支持扩大内需,3月、9月两次在关键时点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每月均到期超额续做,适时投放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促进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维持贷款在去年高基数上延续两位数增速,有力实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与实体经济需求逐步向好的正向反馈,助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二季度稳住恢复势头、三季度增速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近期随着增发国债政策落地,市场对后续央行加大宽货币力度也存在一定预期。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货币政策仍具有加大实施力度的空间。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今年两次全面降准和调降政策利率后,下一步可继续推动政策利率适度下行,同时考虑到特别国债等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四季度还可以实施一次降准,在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同时,再次传递支持经济恢复的明确信号。除总量工具外,还可以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以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这几个指标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目标。
明明认为,当下我国信贷需求修复进度仍然偏缓,宽货币发力的必要性仍然较高。此外,10月以来,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持续倒挂,银行间流动性市场水位不足的格局较为明显。结合历史宽财政周期中央行在数量端的常用工具,预计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责任编辑:李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