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圳同行|唐杰:从华为事件看后工业化 深圳发展要走向科研引领

与深圳同行|唐杰:从华为事件看后工业化 深圳发展要走向科研引领
2020年10月15日 14:25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阅读】

  与深圳同行|唐杰:解决土地问题 深圳应从行政城市向空间城市演变

  文|王茜

  “党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40年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新浪财经对话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唐杰分享了他对于深圳产业链升级、土地问题、消费经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科学基础研究建设等领域的看法,从高格局和大视野为我们推演了深圳下一个四十年的沙盘。

  本文系对话的下半部分。在华为遭美国制裁的事件中,芯片断供导致“巨人”华为被“卡脖子”。唐杰认为,这一事件反映出深圳面临着基础研究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深圳倾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项目,自建和合办高校的影响力均有大幅提升。唐杰表示,未来深圳要走向科研引领,实现持续发展。他期待,“深圳未来会以科学创新驰名于世界。”

  深圳自建大学和合办大学进步速度都非常快

  新浪财经:这些年我们看到深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很多高水平的院校落地深圳;同时,深圳也在着力推动基础研究项目的发展。您认为未来深圳有没有可能在高等教育领域或者在整个教育领域弯道超车呢?

  唐杰:高等教育实际上跟国家布局有关,比如现在大学云集的地方,都不是一座城市发展起来的,那跟全国教育布局有密切的关系。深圳想要做教育的时候就两条路,一条路是我自己办,例如深圳大学。大家可能不知道,(关于)深圳大学,小平同志曾经在1985年的时候说过,深圳要办好两件事,一件是建好深圳大学,一个是建好大亚湾核电,建一座大学的难度可想而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国内大学没有一百年的(历史)可能都进不了名校(名单)。

  现在,我觉得深圳出现了一个新变化:第一,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进步速度非常快;第二,深圳采取合作办学方式办的大学,进步也非常快。对此,我认为是这样的:第一,这个城市的规模体量形成,人才需求形成,就能够更多地支持高等教育。当你有更多的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时候,你吸引人才的水准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有深圳大学现在的超越式的发展,三年从(排名)150进到了全国的30左右。南科大最近被评为全国排第八的学校,南科大自己很惶恐,但是从另外一个指标看,全国新建大学中,南科大排在前五,这是肯定的。从这两所学校能够看出来,都是政府在重点学科发展上,在人才引进上,给予了足够的经费。

  我觉得有句话可能是对的,“办大学,只有钱是不行的。没有钱,肯定是不行的。”这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深圳能够有更多的财力来支持大学。包括中山大学发展地很快,那是跟广东的财力有关。

  同时,深圳又出现了新的(办学)方式,就是合作办学。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如果按照录取排名,它已经进入到百里挑一的状态。还有一所学校,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深圳市合作办的学校,这个学校招生四年,现在进入千里挑一了,它在十几个省的招生都是排在本部前面的。排在本部前面,不意味着它的水平超过了本部。因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在有三个校区,叫哈哈(哈尔滨本部)、威哈(威海校区)、深哈(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很开明,在深哈的毕业生,学位证、毕业证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学生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会跟城市有关。

  假如我们要算一个账,最近五年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累计投入,超过千亿是肯定的。现在很少有城市能够对高等教育有如此大的支持,这就是深圳高等教育现在处在一个起飞状态的原因。同时,产业的发展对大学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它能够支撑大学做更多的研究,有更高的投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特征。未来我想深圳(大学)在全国(来说)数量不可能多,但是假如有5所学校能够进入全球前50名,它的影响力就会非常大。

  深圳的城市文化正在形成当中 创二代有归属感

  新浪财经:大概十年前,深圳还被称为“文化沙漠”。

  唐杰:深圳所谓的“文化沙漠”指的是一种特有的现象。十年前,你在街上问一个深圳人“你是哪儿人?”好像问不到他是个深圳人。这十年就很普遍了,为什么?是因为深圳创业者的第二代长大了,他们认为“我是深圳人”。但要问我这个岁数的人,我还会说“我从哪儿来的”,“我从哪儿来的”我就认为我是哪儿人,我好像不会说我是深圳人,我会说我在深圳住。

  我觉得文化是一种移民构成的地方性特征,比如说上海的海派文化,一百年前有吗?没有。它是个移民(城市)不断形成的(文化)。我觉得这样的城市文化正在形成当中。

  比如深圳口号,深圳在这40年中有三个著名的口号。第一个著名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个口号反映了一代人要通过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愿望;另一个几乎所有深圳人都能够说出来一个口号,叫“深圳,你被谁抛弃?”这个口号能够畅响深圳,主要就是深圳人的危机意识;第三个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就更代表现在的深圳文化。应该说深圳文化是个包容、创新、不断求变的文化。但是要形成这样一个文化,能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各种作品中反映出来,我觉得可能还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华为事件反映出深圳面临基础研究不足的问题

  新浪财经:您认为这座城市如果要在下一个40年再造奇迹,有哪些决定性的因素?或者是说深圳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多做一些巩固,多做一些铺垫?

  唐杰:我觉得深圳在40年内走完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从初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的变化。深圳从装配起家,然后做模仿制造,做简单制造,到目前为止做高端的制造业。深圳涌现出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它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

  现在看起来,华为走在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什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基础研究不足。所以,对深圳未来而言,要我个人判断,它应该属于在高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当中做交替。我们过去常常会认为后工业化就是虚拟化,其实现在看起来是不对的。后工业化一个很大的特征上是把制造和科学研究分离,所以现在人们经常会说一个词“生产服务业”,(其实)“生产服务业”也不准确,实际上是科研引领。有关数字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等,这些研究的突破都在工业。所以,深圳走向后工业化的确切含义,是意味着是深圳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它要走到科学引领。我们要有更多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产业提供突破的根据,不是简单的“拿来”。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就要形成高校、研究机构创新和企业创新的融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这样一个融合过程,应该说全国也没有解决得特别好,深圳就还没有经验。假如要让我期待,我期待深圳转向科学引领,转向以研究引领,大幅度提高我们经济增长的创新含量、科研含量,能够尽快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出新的路子。

  应该说,深圳其实最近五年转型的速度很快,体现在人才,体现在重点方向转型上,深圳在科学城的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是不遗余力的。在大学的重点学科创办上,它把重点学科、科学城、重大科学装置是统一起来了。这样说可能更准确——深圳现在的创新体现在专利上,这些专利主要是由企业做的;未来我们的创新可能需要反映在什么领域上?反映在更多的科学发现、科学论文上,能够从科学论文走向产业创新。这个难度是很高的。

  很多人说写篇文章能创新吗?华为的经验就告诉大家,别人的一篇文章,经过华为就变成了熊熊燃烧的5G技术。当我们走到前沿的时候,可能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能够使更多的科学发现变成产品的基本技术,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假如您要让我说一句话,我觉得深圳走过了初级、中级工业化,走到了科学引领,我希望又闯出一个新的蓝天,能够实现深圳的持续发展。深圳未来会以科学创新驰名于世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9 九号公司 689009 --
  • 10-16 前沿生物 688221 20.5
  • 10-15 欣贺股份 003016 8.99
  • 10-15 中胤时尚 300901 8.96
  • 10-15 广联航空 300900 17.8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