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10年A股上市折戟 房企回A缘何梦难圆?

万达商业10年A股上市折戟 房企回A缘何梦难圆?
2021年03月25日 09:11 新京报网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万达商业10年A股上市折戟,房企回A缘何梦难圆?

  历经多年长跑后,万达商业的回A之旅还是以折戟告终。

  3月24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商业”)披露通告称,基于自身战略的研判,决定对公司从事轻资产商业运营、科技、数据、人员等相关资源进行重组,以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因此决定撤回万达商业A股IPO申请。

  据消息人士透露,万达“弃A”后,下一站选择港股上市。“此次万达商业主动撤回A股申请是谋求轻资产物业服务概念重回香港上市的综合考虑。”

  回溯历史,2009年万达商业就曾试图A股上市,遭遇“挫折”后转赴港股,后因“估值问题”退市后欲再次冲击A股。从2015年至今,为了能完成上市,万达商业曾在内部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去“去地产化”,先后剥离了文旅、地产两大”核心“业务,转型成“轻资产”商管公司,可惜兜兜转转10年,万达商管的上市愿望仍未实现。

  纵观行业,回A失败远不止万达一家。之前在2020年11月,恒大与深深房A重组在年初以失败告终,此外,首创置业(02868. HK)、富力地产(02777. HK)、龙光集团(03380. HK)都在回A的路上屡屡碰壁。

  10年冲击A股屡碰壁,万达商业或重新谋求港股上市

  2009年,万达商业曾有过A股IPO计划,并一直为之准备。

  2014年7月1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该年度首发共终止审查企业129家,其中包括等待5年的万达商业。随后,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表了《关于万达商业地产A股上市终止审核的说明》,宣布今后将继续积极探索多种上市途径。

  之后万达商业选择了港股,并于2014年12月23日完成上市,当时每股发行价为48港元,创下自2012年至2014年期间港股最大规模IPO。

  但这之后,万达商业股价表现一直不大理想,最低价一度跌至31.1港元/股,仅5倍PE。“价值被严重低估”成为了万达后来从港股退市并转战A股的主要原因。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王健林曾表示,“我做了很多行业,有很多次投资,朋友跟着我一起投资,每一单赚着 很开心。唯一这一单,跟着我的朋友亏钱了。这是很重要一点,我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所以我们一定要私有化。”

  万达商业于2015年7月再次征战A股。当时万达公告称,将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监管机构,申请发行最多3亿股A股,预计总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2015年9月7日,证监会受理了万达商业的IPO申请。2016年9月,万达商业正式完成私有化从港交所退市。 

  这期间,为了2015年开始的地产调控政策,万达商业将文旅、地产两大核心板块双双剥离,只保留了轻资产的商管运营业务。

  2017年7月,万达集团以637亿元的总对价将万达商业旗下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77个酒店项目分别打包出手给融创、富力。

  2018年1月,万达商业引入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家股东,拆分成商管、地产两个子集团,将上市计划交付给万达商管。当时,万达商管承诺,在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至2019年底,万达商管对外宣布完成房地产业务剥离,成为彻底的商业运营管理企业,剩余房地产业务全部交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1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商业地产”到“商业管理”,万达试图与地产切割的态度可见一斑。

  这些努力最终“化作徒劳”。2020年3月,证监会最新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万达商业管理状态为“中止审查”。截至2021年3月22日,万达商业管理审核排在第三位,但状态仍为“中止审查”。

  不仅万达商业,地产企业回A多遇波折

  回A道路上遇挫的房产企业并非万达商业一家。

  近两年,融资渠道有限且债务较高的房企,自流动性承压之后,普遍们选择赴港进行IPO,以解燃眉之急。

  之所以选择赴港而非内地上市,主要与内地对地产企业融资收紧有关。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办发(2010)4号文件,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税收支持暂告一段落,过热的市场环境需要政策冷却;当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发(2010)10号文件,这个被称为“国十条”的房地产调控文件的出台,宣告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新一轮调控状态。

  此后便鲜有房企通过IPO方式登陆内地资本市场的案例,房企的增发、再融资等动作也一度被暂停。

  2020年11月8日晚,中国恒大(3333.HK)、深深房(000029.SZ)同时公告,双方的重组计划终止。据此,深深房于11月9日复牌,而此时距离该公司2016年9月14日停牌推进重组事宜,已有四年之久。

  比恒大、万达回A更加曲折的是富力地产。2007年4月,富力宣布回A计划。当时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富力曾计划向上交所申请A股发行4.5亿股,将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内地物业,同时拓展新的融资渠道,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

  这之后,富力先后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国十条发布”,“2013年被终止审查”。最终在2020年7月,富力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此外还有首创置业,早在2004年,首创置业就公开了A股IPO的计划。但在这条漫长的回A路苦苦等待了14年后,2018年9月,首创置业最终失去了耐心,同样宣布撤回建议A股发行申请。

  也有“幸运儿”,地产业务占比成A关键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A股市场对房企融资收紧的大背景下,也有些“幸运儿”存在,其中就包括复星地产、红星美凯龙

  复星地产能“回A”靠的是资产重组。

  早在复星集团旗下地产平台,复地集团在2004年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但其同样面临“股价被低估”的问题,且最终同样选择了从港股退市。

  这之后,复兴地产上市一直没有实质进展。直到2017年,复兴集团先是通过两家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复星高科合计26.45%股份,完成对豫园股份的控股,继而同年2月,豫园股份发行股票方式,通过资产重组将复地集团绝大多数地产子公司资产置入,最终顺利完成回A。

  红星美凯龙则是通过IPO方式回A。

  2015年6月26日,红星美凯龙登陆香港联交所,并募资约56亿元。这之后,其同样遇到港股市场估值偏低,同时H股的形式在融资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等不利因素影响。

  2016年5月13日,红星美凯龙发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开启回A路程。根据公告,因其与房地产的关联性问题,公司在过会时曾受到发审委质疑。在询问的五条内容中四条都涉及房地产业务,第四条还明确指出要发行人说明房地产业务是否实质性剥离。

  红星美凯龙主营业务是“家居”,但其因关联地产业务占收入比重过高,一度被认为是一家商业地产商。根据红星美凯龙招股书,截至2016年末,红星美凯龙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达669亿元,半年后,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该数值继续突破历史新高,达到697亿元。

  某机构人士此前告诉新京报记者,房企A股上市主要看主营业务构成,如果地产占比低于50%,就不会那么引起重点关注。1月份红星美凯龙成功上市,实现A+H的双上市平台,它的主营业务就是家居。另外在借壳上,带有商业、产业背景的地产物业,不会受太大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彭硕 段文平 编辑 徐超 陈莉 赵泽 校对 薛京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6 中洲特材 300963 12.13
  • 03-25 中金辐照 300962 3.4
  • 03-25 中农联合 003042 21.56
  • 03-25 真爱美家 003041 18
  • 03-25 华亚智能 003043 19.8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