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持续提质升级,已成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以“绿色新动力·世界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6月9日~11日在四川宜宾举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引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对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质量性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等多方面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一代电池攻关突破,同步提升大规模智能柔性制造水平和检测验证能力。此外,还将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同时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致辞时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迈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也成为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增长极。
万钢提到,要推动新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情况,要加快上游矿产资源的开发,建立关键原材料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关键原材料的稳价保供,加强产业链统筹协调以及行业监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全产业链共生共赢的生态圈。
“动力电池既是用能体,又是载能体,要研究动力电池和区域电网的双向互动,探索商业模式,发挥好动力电池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万钢说。
近年来,我国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产销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90.7%,占全球总销量的56.9%。今年1到4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车量累计达91GWh,同比增长41%。
同时,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形成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发展路线。其中三元电池单体和系统比能量分别达到每公斤300WH和200WH。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和系统比能量分别达到每公斤200WH和160WH,新型成组技术、钠离子电池等实现产业化应用。
此外,产业生态渐趋完善,建成完备的产业链条,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主材全球出货量超过70%,智能工厂、零碳工厂成为标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等产业链持续延伸,累计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0165个,基本实现了就近回收。
大会举办期间,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我国发布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包括全球指数、中国指数、企业指数三大类,每个指数的评测指标都超过了30个。相比2022年发布的指数,今年发布的指数增加了电池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动力电池上下游全产业链分析,体现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表示,在全球发展指数中,中国优势明显。在中国指数中,江苏、福建、广东、四川、湖北目前排前五,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
他介绍,前五省份各有优势,江苏在电池材料与电池制造领域处于领先,福建在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带动下产能与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广东在上游材料及后端电池回收方面具有优势,四川在电池产能及绿色制造上具有较大潜力,湖北在电池回收方面表现出色。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本次大会共签约项目64个,签约总金额达1063亿元。其中,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绿色新能源产业项目53个,央地合作和行业组织合作项目5个,新型研发平台项目6个。
本次签约的项目中,以长安汽车、深圳怡亚通、中科华联等代表的三类500强,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10家,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签约金额占总投资近60%。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800亿元、年税收超80亿元,新增就业人数近2.7万人,将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李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