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医药长子”华北制药AB面

“共和国医药长子”华北制药AB面
2021年08月24日 14:11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21深度|“共和国医药长子”华北制药AB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见习记者魏笑 实习生彭欣怡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8月10日,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华北制药在维生素C反垄断诉讼案中胜诉,美国第二巡回法庭在重审中撤销了责令其赔偿损失1.53亿美元的一审判决。这一案件跨越了近17年,经历了一审、二审、再审、重审,被称作“美国对华反垄断第一案”。

  对于华北制药来说,最大的影响在于让企业摆脱了重金处罚和销售限制。被问及案件影响时,华北制药证券事务代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下属的维尔康公司没有官司的困扰了,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就不会受限了。”

  而对于其他中国企业来说,案件的示范意义重大。8月23日,浙江京衡(宁波)律师事务所律师章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一案件胜诉也给了其他中国企业一种信心,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京鼎臣咨询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立臣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目的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为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虽然赢了官司,但是在这十余年间,维生素国际市场和华北制药的维生素产品都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华北制药近年高层频频变动,近日又由于国家集采断供被纳入违规名单。华北制药身上的舆论话题不仅仅是维C反垄断诉讼案,还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考验。下一步棋应该怎么走?马拉松式的诉讼结束了,华北制药的转型还在路上。

  近17年反垄断诉讼长跑

  8月12日,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美国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再次以违反国际礼让原则为由,撤销了纽约东区法院2013年做出的责令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维尔康”)及其母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直接购买者原告三倍损失赔偿1.53亿美元的一审判决,退回案件并指令地区法院驳回原告起诉且不得再次起诉。

  近17年来,随着诉讼进展推进,华北制药曾多次发布公告更新案件进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相关公告,此案始于2005年6月,维尔康收到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送达的反垄断集团诉讼传票及诉状等相关诉讼文件。起诉人有美国Animal Science Products公司和Ranis公司,称中国的若干维生素生产商于2001年12月开始共谋控制出口到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维他命C的价格和数量,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同为被告的有华北制药(及其下属维尔康)、石药集团(及其下属维生药业)、江山制药和东北制药等多家中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

  至2013年3月,除维尔康公司和华北制药外的另外三家被告企业先后与美国原告签下和解协议,并赔偿了美方约3400万美元。同年,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作出裁决,判定全体被告连带承担约1.5亿美元赔偿。随后,华北制药公告称维尔康已经决定向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提起上诉。

  经二审法院历时近三年的审理,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在当地时间2016年9月20日对中国企业涉美维生素C反垄断诉讼案做出判决:撤销地区法院违反国际礼让原则的原判决,驳回原告诉讼,维尔康和华北制药迎来二审胜诉。

  二审败诉的原告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1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将案件发回原二审法院重新审理。

  终于,美国时间2021年8月10日,第二巡回法院对该案重审作出判决,华北制药胜诉,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和重审的中国企业涉美维生素C反垄断诉讼案至此告捷。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介绍,维生素C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低价竞争激烈、出口秩序混乱、国外反倾销预警频频等问题,国家自1999年起就在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其列为限制类产品,其出口也一直受到监管,从1998年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到2002年的预核签章管理,直至2009年起实行一般许可证管理。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评论称:“本案美国原告所指控的中国被告企业在2001年12月到2005年1月的有关行为实际上完全符合当时中国政府部门对维生素C出口所实施的‘预核签章管理制度’的要求。中国被告企业的行为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法律、法规。中国商务部曾经就此案以‘法庭之友’信函的形式向美国相关法院多次提交正式的书面声明,明确告知美国法院被指控的中国企业所实施的行为是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所做出。基于国际礼让的原则,美国纽约地区法院不应对此案行使管辖权。”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极具示范意义

  “该事项排除了国际诉讼对维尔康公司的影响,有利于未来国际市场销售和市场竞争,对公司损益无影响。”华北制药在8月21日披露的公告中指出。

  8月23日,浙江京衡(宁波)律师事务所律师章李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个案件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启示:“企业要充分了解海外目标市场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与本国法律有冲突,及时规避,避免后续产生法律问题。如果无法避免,要准备冲突的应急方案。在遇到争议案件时,也要积极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长久以来,美国利用其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将美国法律不断地往外延伸,导致在美诉讼案中,‘国际礼让’原则成为一纸空文,非美国公司几乎没有案件能够胜诉。但随着近些年,中国国力增强,在国际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中国也始终是个尊重并维护法律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在遇到诉讼的时候,要善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针对这起中国企业涉美维生素C反垄断诉讼案,河北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解永法在2016年曾指出,该案件具有示范意义。这场诉讼是美国对华发起的首例反垄断诉讼案,而美国又是判例法国家,因此这次的诉讼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他中国企业类似案件的结果,这也让中国本世纪初参与预核签章的出口企业从此免受美国反垄断威胁。

  “企业规范、合法化,是保持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身为中国企业,自然首先要遵守中国法律,这也是国际法上的通行原则。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其在接下来的国际贸易中对如何破防‘反垄断’等诉讼或投诉提供非常丰富的经验。”章李8月23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了华北制药坚持诉讼长跑的意义,“这一案件胜诉也给了其他中国企业一种信心,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更好地把握正常市场行为与‘垄断’等违规行为的界限。以及在遇到海外‘反垄断’等诉讼或投诉的时候,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是去靠妥协换市场。”

  8月18日,北京鼎臣咨询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立臣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美国的法律是判例法,美国对中国的第一个反垄断诉讼案件胜诉之后,中国其他企业面临到类似的诉讼就知道怎么办了,法院也会参考这个案件的判决,胜诉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他也表示,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目的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他进一步补充道:“其次还要注意市场竞争,如果某一国家产品和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之间竞争力度非常大,抢占市场份额时就非常容易遭遇反垄断质疑,就需要在熟悉当地法律、政策、市场、行政的情况下,充分整合利用相关人才。”

  终来的胜诉,式微的市场

  但这一反垄断诉讼案件推进的多年以来,维生素国际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动。

  北京市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柳晓峰曾公开表示,在过去十多年里,维生素市场供应方议价能力强,需求方议价能力弱。2016-2018年维生素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刺激行业投资增加,维生素生产能力扩张,产能过剩。

  柳晓峰介绍称,中国占全球维生素生产比重在70%以上,目前来看,贸易摩擦或壁垒对全球供需平衡影响有限,但会有阶段性、局部性的结构调整。不过,近年来维生素B2在欧盟注册受阻以及维生素E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变革,使得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如亿帆医药与美国Amyris公司达成维生素产品战略合作,公司正在研发新的维生素产品;广济药业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就维生素B12签订技术许可与委托开发的合同等。

  但2019年起,柳晓峰表示,因维生素产品竞争格局趋于分散,尤其是国内外下游用户基于后期需求的不确定性,理性采购等原因,使维生素下游需求减弱,用户议价能力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2020年一季度,维生素生产厂家因发运困难或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均对维生素价格做了不同程度调整,价格普遍上涨。

  “近几年,国家在环保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生产企业缩减了不少,另一方面产品的成本在上升,所以维生素类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史立臣表示,“国际市场上来讲,中国维生素企业产量所占份额整体是上升的,但是华北制药所占份额来讲整体是有下降的。”

  据2020年年报显示,华北制药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4.93亿元,同比增长0.31%,利润总额1.87亿元,同比减少28.38%,归母利润为9732万元,同比减少43.46%。在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制剂收入同比增长4.27%,医药中间体收入同比增长95.24%,健康消费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近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华北制药2000年以来财报发现,华北制药维生素业务在2000年至2005年发展较好,尤其是2003年,维生素类占收入比重25.13%,毛利率高达50.53%,而当年维尔康的利润也达到27126万元。

  而近几年年报显示,维生素类产品毛利率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华北制药的维生素及营养保健品在2016-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是12.89%、21.19%、22.09%,在2019和2020年的毛利率则降到了1.10%和2.57%。

  “共和国医药长子”在转型路上

  原来的维生素业务已经萎缩,巨头现已式微,近年来华北制药也走在不断转型路上。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被誉为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医药长子”。华北制药厂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改善。

  2009年,华北制药重组,由控股股东冀中能源开始主导华北制药的转型。在翼中能源主管接手下,2009年华北制药开启了以头孢项目启动华北制药转型。2011年前后,华北制药宣布“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从原料药向制剂药转变”的战略转型。

  2015-2019年,华北制药“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药”三大核心业务收入占比逐渐变化。2019年,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在华北制药营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31%、21.41%和12.66%。

  目前,华北制药的主要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心脑血管及免疫调节剂、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等领域700多个品规。公司青霉素系列、头孢系列产品品种齐全,覆盖了原料药到制剂的大部分品种,形成了从发酵青霉素原料到半合成原料药再到制剂的完整产品链。

  但华北制药日子并不好过。在2020年报华北制药指出,抗感染类、化学药制剂产品收入降低,一是由于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医院及门诊临床受到严格管控,疫情缓解后医院及门诊仍控制接诊流量,造成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化学制剂产品市场相对低迷,临床用药量降低;二是受国家集采、政府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中标价格低;部分地区丢标、弃标导致销量减少。

  2021年一季度,华北制药的业绩仍呈下滑态势,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719.99万元。

  8月18日,华北制药证券事务代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多年来环保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动等,抗生素产品毛利率越来越低,所以我们目前在从传统抗生素原料药向专业的高端制剂转型,提高毛利率和盈利水平,从传统制药领域向新制药领域转变,做大做强生物制药。”

  虽然确定了发展方向,但华北制药变革势头并不明显,而且也受目前政策影响较大。就在前几日,华北制药还收到一张集采断供罚单。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华北制药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但是,产品线过长,或许会消解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华北制药高层频繁变动,也带了了一定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自2016年以来董事长更是换了五位,最近的三任董事长都以辞职的方式离开岗位。8月13日晚,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收到三份高管辞职报告,分别来自副董事长刘文富、总经理周晓冰和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王立鑫。根据公告内容,刘文富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职务;周晓冰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和董事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王立鑫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职务。

  在问及高层变动对公司战略的影响时,华北制药证券事务代表表示:“每一个领导班子有自己的战略,现在还不太确定。”

  (作者:朱萍,见习记者,魏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中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6 时代电气 688187 --
  • 08-26 卓然股份 688121 --
  • 08-26 千味央厨 001215 --
  • 08-25 森赫股份 301056 3.93
  • 08-24 张小泉 301055 6.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