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谢华安致力攻关农业“芯片”(科教人物坊)
谢华安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谢华安(右)与袁隆平。
寄语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的心里,中国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吃出健康。
谢华安是稻田的守望者。黝黑的皮肤、浓重的方言、朴实的衣着、炽热的心肠、渊博的知识,在他身上,院士与农民两个角色完美融合。出生于闽西山村的谢华安,小时候遭受过饥饿的困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从1972年农业学校毕业后开始育种算起,育种生涯已经整整49年,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曾连续16年居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之首。他育出的水稻品种,对中国杂交水稻的更新换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续写了新的篇章。
“我要育成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
从童年到少年,谢华安经常有饥饿、吃不饱饭的经历。对饥饿的感觉,他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次,我在田间锄地,距离田埂虽然只有几步路,但是我连跨过去的力气都没有。手里的锄头沉沉的,满脸冒冷汗。于是我就把锄头当拐棍,在田间歇上一会儿。这就是饥饿的滋味。”谢华安回忆说。
正因为从小就体验饿的滋味,才知晓有一碗饭吃是多么重要,谢华安从事水稻育种事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有碗饭吃而努力”。
1975年,谢华安带队在海南岛进行杂交水稻的制种,他发现了第一代杂交水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抗稻瘟病。稻瘟病是稻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当时因为稻瘟病的爆发,杂交水稻面临着是否要继续发展下去的问题。
“不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是没有前途的。”谢华安明确了选育抗稻瘟病品种的目标。他创造性地利用山多、病虫多的三明市作为“旱病圃”,将海南收回的种子分别试种在三明市5个县的稻瘟病重发区,通过自然诱发,筛选出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材料。
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筛选和试验,20世纪8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范围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成功问世。
“明恢63”组配有40多个品种,其中一个品种叫“汕优63”。官方数据显示,该品种自1986年至2001年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
“直到今天还没有听到说‘汕优63’这个杂交稻品种在种植区出现过大面积稻瘟病成灾的情况。”谢华安自豪地说。
1986年,袁隆平院士到福建,一见到谢华安,第一句话就说:“老谢,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了。”
“汕优63”选育的成功,谢华安认为有4个方面经验:第一,设定明确目标,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首先要能抗稻瘟病,这是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第二,是对丰产性的选择,大粒水稻的性状加上优良的株叶形态,这是创造好产量的基础;第三,多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互相促进,这是选育优良品种的支撑;第四,科研团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和挑战的科研精神,这是反复试验并选出稳定性状的关键。
“我们的南繁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
蓝天和稻田见证了中国人解决“挨饿”问题的执着。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海南的田间地头会出现一群追逐阳光的“候鸟”,他们是从事南繁育种工作的科技人员。所谓南繁育种,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的育种材料,在秋季收获后,到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新品种的竞争力和覆盖规模。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海南开始水稻育种事业,谢华安这一坚守,就是47年。提及那段峥嵘岁月,谢华安感触最深的是艰苦。
初到海南,谢华安和伙伴们借住在崖城藤桥偏僻农村一个仅有十几平方米的生产队仓库里,仓库里满是生产资料、化肥和农药。海南岛天气闷热,谢华安和伙伴们为了水稻育种工作毫无怨言,十几个人挤在一起打通铺睡觉,在仓库里一睡就是半年。
“海南岛没有冬天,冬末春初可以再种一茬水稻,这样1年就可以当2年用。”谢华安说,那些年,他奔波于福建和海南之间。买不到坐票,他在火车上一站就是40多个小时。春节回不了福建,他大年初一吃完早饭就去“守田”。
回首过往,谢华安对那段岁月十分感恩,他说,在20世纪70年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当地政府为了支持南繁育种工作,保证南繁人员一个月半斤猪肉。“今天来看,半斤猪肉实在不算什么,可是在那个年代,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一直很感激当地政府对南繁的支持。”
在农事空闲时,谢华安和伙伴们为了报答当地老百姓的恩情,主动和当地的农民一起挖地、砍甘蔗、修水利设施,并将自己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当地的农民分享,手把手教他们育苗插秧。“我就是想报恩。”谢华安动情地说。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海南具有优越的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助力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谢华安经常告诉自己的科研团队,海南属于热带气候,病虫多,要把在育种方面预防病虫害的科学技术与大家共享,来带动当地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谢华安曾说过,和海南近半个世纪的情分,他永远铭记于心,为海南贡献力量,这才对得起给予他无尽关怀的海南当地政府和民众。
“优良品种就是水稻产业的‘芯片’”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育种工作也可以“靠天”吃饭,把种子送上太空再回收选育,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2002年,谢华安主持育成的太空稻“Ⅱ优航1号”亩产创下高产纪录,同时还创下世界再生稻最高产纪录,可以说,水稻育种之路越走越宽。
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种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对于水稻产业来说,广大科研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高产优质的水稻“中国芯”。在谢华安看来,打造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不但要能够规避风险,而且还要能适应栽培环境,实现产量、质量、效益的统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为尽快补齐种业的短板弱项,我们这些育种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不但做育种专家、农学家,而且要成为国家农业战略专家。”在谢华安看来,要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把水稻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广适应性”综合在更高水平上,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种源自主可控。
“优良的种子对促进农业发展作用巨大。”谢华安强调,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如果我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我们一定要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发掘利用,做好育种技术储备,培育出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打好种业“翻身仗”。
“育种工作任重道远,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期待与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起,以‘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鞭策自己,不断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成绩属于过去,风吹雨打太阳晒,虽然辛苦,但是我将继续全身心投入种业研究,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谢华安坚定地表示。
责任编辑:张亚楠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